首页期刊导航|新型建筑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

张美强

月刊

1001-702X

nbm999@163.com

0571-85175100 85062600

310003

杭州市中山北路450号

新型建筑材料/Journal New Building Material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全面面向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大型科技月刊。主要报导: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石膏制品、装饰装修材料、化学建材、塑料管材及异型材、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建筑胶粘剂、减水剂、保温材料、建筑轻钢结构及金属建材、建筑陶瓷制品等。本刊为大16开本,彩印28页,内芯72页,全部采用进口纸胶印。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免蒸养混凝土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王恒范国栋夏京亮王晶...
    52-5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混凝土工程质量和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免蒸养混凝土技术应运而生.首先总结目前发展的免蒸养混凝土技术,其中,早强免蒸养以早强组分促进Ca(OH)2生产,而CO2矿化技术促进水泥熟料中C3S和C2S反应,此外,微波养护和太阳能养护技术以低碳高效的升温方式达到混凝土免蒸养的目的;对比上述免蒸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发现,早强免蒸养技术成熟应用广泛,CO2矿化是目前研究和发展重点,微波和太阳能养护虽然有设备和地区局限性,但都因为较好的低碳效益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最后分析了免蒸养混凝土技术在特殊环境、固废/气协同以及技术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免蒸养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期望从养护工艺角度为混凝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混凝土早强剂CO2矿化微波固化太阳能养护

    钢纤维形状及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稷良马淑梅沈永飞高建...
    58-6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研究了钢纤维形状及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分析研究其演化机理.结果表明: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UHPC的工作性能变差,且端勾型钢纤维对工作性能劣化最明显.当钢纤维掺量为1.5%~2.5%时,端勾型和长直线型钢纤维UHPC的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较高;当钢纤维掺量超过1.0%后,UHPC的拉压比会出现大幅提高,折压比相对提高不明显;当钢纤维掺量为1.5%~2.0%时,短直线型钢纤维UHPC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最佳.SEM分析发现,钢纤维在基体中错向连续搭接分布,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能够阻止宏观裂缝的产生和微裂纹的发展,使UHPC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形状流动度力学性能

    复合石灰石粉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及性能研究

    马必聪王新科李威刘民...
    63-6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单纯型重心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掺合料比例下石灰石粉-矿粉-水泥三元胶凝体系清水混凝土的流变特性、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外观质量.结果表明:石灰石粉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屈服应力,提高流动性;矿粉有利于增加混凝土的塑性黏度,提高抗离析性;适量石灰石粉和矿粉掺入可以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增强清水混凝土的外观均一性及色泽度,但掺合料掺量越高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低;当石灰石粉掺量为10%~15%,矿粉掺量为0~15%,水泥掺量为85%~88%时,复合石灰石粉清水混凝土在满足3、28 d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外观质量.

    石灰石粉清水混凝土单纯型重心设计法流变性能

    易流型辅助胶凝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李清胡卓强张荣华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四川地区的锂渣、钛矿渣、磷渣3种固体废弃物,开展固废基易流型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通过与各种掺合料多元体系复配获得了性能优异的易流型掺合料,并系统研究了该辅助胶凝材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渣粉、钛矿渣粉和石灰石粉复掺替代粉煤灰时,混凝土浆体的屈服应力有小幅下降,扩展度普遍大于550 mm,工作性能得到优化;改性锂渣粉、钛矿渣粉和石灰石粉复掺替代矿粉时,在锂渣粉掺量不高时,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较优,但锂渣粉掺量过大时会增大混凝土塑性黏度,掺量建议不超过胶凝材料的10%.

    固体废弃物易流型掺合料锂渣粉钛矿渣粉磷渣粉

    高低温循环作用下纤维增强面板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林文华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止抽水蓄能电站堆石坝面板混凝土的开裂是电站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电站运行过程中,温差循环对面板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通常容易被忽视.在面板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采用环境试验箱模拟5~85℃高低温循环作用,研究该高低温循环作用对纤维增强面板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50次高低温循环作用后,普通混凝土和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较90次高低温循环时分别下降了 29.1%、26.3%,极限拉伸应力分别下降了 43.1%、32.5%;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损失,且对混凝土拉伸性能的改善程度是抗压强度的5倍左右;聚丙烯纤维在抵抗大温差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拉伸破坏中起到了良好的阻裂和桥架作用,纤维增强混凝土表现为延性破坏特征.

    高低温循环面板混凝土聚丙烯纤维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

    不同填料制备硫磺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

    彭杰李海凤郑吉卉秦广付...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不同质量比的焦炭、粉煤灰和金尾矿粉作为填料制备硫磺混凝土(SC),研究不同填料SC的强度、变形特性、抗氯离子渗透性、冻融循环耐久性,测试SC的水稳性能和高温抗车辙等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硫磺掺量一定时,粉煤灰掺量越多,SC的峰值应力越高;使用焦炭制成的SC峰值应力低于金尾矿粉制成的SC,填料中含有金尾矿粉的SC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较高;随着硫磺掺量的增加,SC的孔隙率下降,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提高;与未冻融时相比,经历200次冻融循环后,硫磺掺量为30%时SC的峰值强度降低了 29.5%,屈服强度降低了 30.2%,杨氏模量降低了 41.5%;金尾矿粉替代焦炭的SC动稳定度更大,高温抗车辙能力更强.

    硫磺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路用性能氯离子渗透冻融循环

    增幅冲击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动态响应分析

    黎可然刘宇航邓嘉瑞赵泔霖...
    83-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冲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动态响应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采用LS-DYNA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 3次连续冲击荷载下的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了 CSCM本构模型的可靠性,分析3次冲击破坏模式得到位移时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增幅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范围逐次增大,放射状裂缝逐次增多,冲击响应复杂程度加剧;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剪力墙吸收能量的效率逐渐降低.墙体中心峰值位移随着冲击头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中心位移从12.83 mm增至49.08 mm;峰值位移周期随着墙体损伤程度的加剧而增长.

    增幅冲击动态响应剪力墙破坏模式

    JC/T 2629-2021《秸秆复合墙板》建材行业标准解读

    孙宝昌陈继浩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JC/T 2629-2021《秸秆复合墙板》编制背景、编制目的、主要技术内容、标准实施的意义等内容进行介绍,秸秆具有质轻、可再生等特点,可制成保温性好、绿色环保的秸秆板材,通过标准促进秸秆资源在建筑领域的高值化、产业化利用,为低碳可持续的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和固碳减排提供新的技术路径.

    秸秆复合墙板绿色建材标准

    建筑垃圾多级破碎筛分及台模振压制砖资源化利用

    雷斌孙晓辉李欣霖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建筑垃圾多级破碎筛分及台模振压制砖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将破碎站、筛分站模块化设计组合,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级破碎、筛分,将符合制砖要求的物料与水泥、水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形成拌合料,通过砌块成型机台模振动压制成成品砖,该制砖过程无须烧结,通过自然养护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环保砖.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达到了绿色、环保、经济的效果.

    建筑垃圾多级破碎筛分振压制砖环保砖资源化利用

    装配式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内隔墙板性能研究

    黄洋茂黄榜彪黄秉章张恒...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废弃混凝土回收、破碎、筛分制得再生细骨料,采用再生细骨料替代天然砂制备装配式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内隔墙板,对其抗压强度、干燥收缩、抗弯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替代率为20%时,内隔墙板的抗压强度较基准组提高了 10%;再生细骨料替代率为10%~20%时的干燥收缩值与基准组接近;再生细骨料替代率≤40%时制备的内墙隔板抗压强度、干燥收缩均符合JG/T 169-2016要求,且吊挂处无裂缝,抗弯破坏荷载为内隔墙板自重的1.5倍以上.采用再生细骨料替代天然砂可以降低内隔墙板的生产成本,也符合低碳的要求.

    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装配式结构内隔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