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何海生

双月刊

1671-0630

jnbjb@chinamotorcycle.com

022-27406607

300072

天津大学内天津内燃机研究所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Journal Smal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otorcycl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承办的技术性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本刊重点报道小型内燃机、摩托车行业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内燃机、摩托车相关专业的科研和生产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行业动态、产品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分析

    刘建辉王仲太吉文博王磊...
    52-5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汽车因操作便捷、噪声低、节能环保等特点,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续驶里程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性能之一,广受关注.分析了影响续驶里程的能量流向,然后以能量流向为基础,分析了电动汽车的整车参数、动力电池、电机及其控制器系统、制动能量回收等因素对续驶里程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增加的方向.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整车参数动力电池电机及其控制器系统制动能量回收

    基于不同标准的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生产一致性判定对比研究

    耿培林雷利刚周猛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分析了国家标准GB/T 18386.1-2021与欧洲标准(EU)2018/1832中对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生产一致性判定的试验流程、统计量计算与生产一致性判定方法的差异.根据两种标准的不同规定,分别对某一型号的纯电动汽车进行了相关的生产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按照GB/T 18386.1-2021标准中生产一致性合格判定准则,该型号纯电动汽车可判定为合格;按照(EU)2018/1832标准中验证生产一致性合格判定准则,该型号纯电动汽车可判定为通过验证.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生产一致性国家标准欧洲标准

    电动汽车不同测试工况下的经济性差异分析

    孙龙李涛杜宪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不同测试工况对电动汽车经济性产生的影响,根据欧洲工况WLTP、通用阿特拉斯循环CADC、德国高速工况BAB 3种测试循环以及不同空调温度、挡位、驾驶模式、环境温度设计了 15个不同的测试工况,共进行了 12次常温试验和3次非常温试验,对15个测试工况下的电机能量消耗量、制动回收能量、瞬时制动能量回收功率、DCDC能量消耗量、车辆座舱温度、充电效率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WLTC、CADC和BAB 130的常温测试中,不同挡位、驾驶模式、空调设置、试验顺序对电机能量消耗量的影响不是很大;在WLTC高温测试中,电机能量消耗量稍有减少;在-7℃的WLTC低温测试中,电机能量消耗量明显增大.在WLTC-2循环中,车辆在B挡、运动模式、-7℃低温测试下的回收能量分别比WLTC标准测试多4.1%、少4%、少11.5%;在CADC-2循环中,B挡的回收能量比D挡的回收能量最多多8.7%.在高SOC状态,低温下,制动能量回收功率被限制在5 kW以内;常温下,制动能量回收功率最多为17.5 kW.车辆的DCDC基本功率需求在300 W上下浮动;在室温下开启HVAC系统,风速为极弱时,DCDC最低功率比基本功率高了约100 W;在低温环境下,车辆加热增大了功率需求,DCDC功率最高.大部分测试工况,车辆座舱内温度与HVAC的设定温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在常温低风速测试中,座舱内的平均温度比HVAC的设定温度高出2℃;在常温中等风速的WLTC和BAB 130测试中,座舱内温度均较高;在车辆驾驶模式为运动模式时,座舱内温度比HVAC的设定温度约高2.5℃;在高温测试中,座舱内温度比HVAC的设定温度高3.7℃;在5℃和-7℃低温测中,座舱内温度分别比HVAC的设定温度高3.5℃和6℃.电网到电池的效率和电网到车轮的效率分别为93.01%和88.42%,说明车辆在各种模式下耗电后,充电效率稳定.

    电动汽车经济性测试工况

    高原环境下修正的道路阻力对轻型汽车排放及油耗影响研究

    顾王文王猛许卿云王计广...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GB/T 19233-2020标准中推荐的高原阻力修正方法,将轻型汽车平原环境下的道路阻力系数修正为海拔1 900 m的高原环境下的道路阻力系数.在平原道路阻力和修正后的高原道路阻力下对车辆排放和油耗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平原道路阻力,在修正后的高原道路阻力下,NOx排放升高了 8.5%,THC排放下降了 20.1%,CO排放下降了 26.6%,PN排放下降了 14.3%,油耗下降了 10.7%.可知,高原条件对车辆排放及油耗影响比较明显.

    高原轻型汽车道路阻力排放油耗测试

    油耗仪放置高度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油耗测量的影响

    贺文杰张松王青张智轩...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我国在2019年6月4日发布了 GB/T37692-2019《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工况法燃料消耗率限值与测量方法》,并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通过对油耗仪在测量时的放置高度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油耗测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为我国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油耗测量提供一些参考.

    非道路移动机械小型点燃式发动机工况法燃油消耗率测量高度

    正时链条张紧器低速敲击噪声降低方法的研究

    罗秋萍刘胜强刘川杨建林...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发动机正时链条张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低速时产生敲击噪声的机理,对3款机型正时链条张紧器低速敲击噪声降低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减少机油泄出量增大正时链条张紧器阻尼力、增大正时链条张紧器单向阀进油量和增设低压储油腔、增大主油道机油压力,均可有效降低正时链条张紧器低速敲击噪声;增大正时链条张紧器柱塞弹簧力,可有效降低发动机起动时正时链条张紧器敲击噪声.

    正时链条张紧器阻尼力单向阀低压腔高压腔

    汽油机冷机间歇性抖动问题的研究

    黄锋汪西力徐小翔曾小春...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油机冷起动后,催化器需快速达到较高温度,才能具有一定的转化效率.此阶段的控制策略往往是通过提高转速、减小点火提前角、加浓混合气等手段使排气温度迅速升高,但会影响到NVH性能和驾驶性.针对某汽油机催化器加热阶段严重的抖动问题,首先通过对源头和传递路径进行分析和排查,确认起燃阶段燃烧稳定性差是引起抖动的根本原因;然后对相关硬件进行排查,对多组控制参数下的座椅振动、燃烧稳定性进行扫描试验以及对排放进行摸底试验,寻求出一套排放和NVH性能均达标的控制参数;最后通过调整挡位转速控制策略,解决起步阶段突兀的驾驶性问题,使该汽油车型冷机怠速工况各性能指标均达标.

    汽油机催化器加热抖动燃烧稳定性控制参数

    某发动机冷起动哨声产生原因分析及消除措施

    张杨甄洪梅杨隽栾永东...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发动机在冷起动时产生哨声.根据零部件的频响特性,对该发动机进行了振动测试.通过对机体进行振动测试和分析,得出冷起动哨声产生的源头为曲轴驱动齿轮与平衡轴齿轮之间、2个平衡轴齿轮之间的间隙过小.适当加大曲轴与平衡轴中心距的公差以及2根平衡轴中心距的公差,可增加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避免因齿隙过小产生哨声问题.

    冷起动噪声频响振动

    某车型起动过程起动机退齿异响的分析

    刘后发邵杰孙百重祝君志...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乘用车驾乘感受及行驶品质都有了质的提高,但消费者对乘用车的驾乘舒适性及整体NVH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传统乘用车由于起动机受制于结构及功率限制,起动时往往会出现异响、拖尾声、振动、退齿撞击声等问题,影响乘用车的NVH性能.对某新车型起动时退齿异响问题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起动机P轴齿轮参数进行优化,结合起动过程中的NVH性能测试、主观试驾评审,研究了起动机P轴齿轮参数优化对起动噪声的降低效果.结果表明,通过优化P轴齿轮参数,降低了起动机起动退齿异响.

    起动机退齿异响优化P轴齿轮参数

    国内外电动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性测试标准研究

    张松贺文杰吴广顺李真铁...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摩托车的核心部件,对电动摩托车的性能和使用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研究了国内外电动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系统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环境安全等的安全性测试标准,对比分析了 ISO 18243:2017、UL 2271:2018、UN ECE R136:2016 以及 GB/T 36672-2018 标准中的测试条件和参数要求,指出了相关标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不同标准之间因测试条件不同而不具有可比性,为建立更加科学的电动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性测试与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

    电动摩托车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性测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