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系统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系统工程
信息系统工程

月刊

1001-2362

ise28354172@yahoo.com.cn

022-28354172

300201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39号

信息系统工程/Journal China CIO News
查看更多>>《信息系统工程》为科技类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天津市信息中心主办、国家信息中心及各省市信息中心全力支持的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系列期刊。本刊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内容,以信息技术的前瞻性、实用性、创新性为特色,面向信息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人员。自1988年创刊以来,已拥有众多国内外读者并获得业内人士的关注与好评。她已经成为我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的参谋、展示系统集成技术的窗口、交流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园地、沟通国内外信息产业的桥梁。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信息系统工程》杂志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并由“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也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信息系统工程》重点报道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交流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方案和成果,介绍信息技术和应用的实例和经验,基本形成了信息技术多层次、多领域、多内容汇集一刊的特点,得到全国各级信息化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好评。愿《信息系统工程》成为广大读者的益友、成为中国CIO制订并执行IT战略的助手,让我们共同为中国的信息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区块链的知识共享平台演化博弈研究

    金俊哲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网络平台也逐渐兴起。运用演化博弈的理论方法,建立了基于区块链的知识共享平台中知识创造方、知识传播方和平台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在博弈模型中引入通证奖励与监管强度,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的方法对平台中各方的策略进行分析,进而识别出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平台方对投票成本以及奖惩力度的控制是影响知识共享主体策略选择的关键,对完善平台的激励与监督体系,提高知识共享效率以及加速内容平台生态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区块链知识共享演化博弈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职课程教学的应用场景与可行性分析

    刘豫章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与AI深度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通过教育与AI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同时还有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AI可以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法,助力教师高效管理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与AI的深度融合,从高职教育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在高职课程教学中,推行生成式AI教学平台的应用场景,并对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高职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AI教学平台应用场景

    深度学习中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优化

    郑丹宋思楠贺强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在处理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时的计算量大、参数冗余等问题。采用模块化与层次化设计方法,应用数据增强技术与特征工程,通过轻量化模型设计、参数剪枝与量化技术,并设置实验环境、选取典型数据集,进行实验设计与评估,比较不同模型的分类准确率。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在分类准确率、计算量、训练时间和能耗方面表现优异。得出结论,优化模型在遥感图像分类中具备高实用价值,提升了遥感图像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

    深度学习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遥感图像分类

    人工智能在在线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中的应用与研究

    刘焱林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在线教育中教学支持服务的内涵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研究人工智能与在线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智能知识图谱、智能资源推荐、智能答疑等学术性支持服务和智能辅助学习、智能学习计划、智能问答等非学术性支持服务的应用,并讨论了机器学习、学习资源、人工智能伦理等问题对人工智能在在线教育教学支持服务应用的挑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人工智能在线教育教学支持服务

    油田低成本油气生产物联网技术研究

    陈立丽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行业广泛探索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尽管面临高成本、维护困难、低上线率和应用效果不佳等挑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有效应用。特别是在低油价背景下,传统的高投入物联网建设模式显得更加不可持续。油田企业亟须寻找既经济又有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应对精细化管理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需求。系统研究油田低成本油气生产物联网技术,探讨物联网在油气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物联网技术的可能路径,旨在为油田企业提供建设可行、易维护且成本效益高的物联网系统的参考。

    物联网油气生产低成本技术油田精细化管理

    5G网络下的高精度室内定位算法优化

    朱睿余德源孙利军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5G网络下的高精度室内定位算法优化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5G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和高连接密度等特点,通过优化信号测量、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定位计算模型,显著提升了定位精度和实时性。同时,引入低功耗策略,延长了设备电池寿命。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定位精度、实时性和能耗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为5G室内定位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5G网络室内定位算法优化定位精度低功耗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

    杜伟华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标准体系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重要依据,而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更是关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所对应职业标准的研究与分析,构建了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能够推动该专业职业技能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突出课程的可用性和实用性,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方位培养。另一方面通过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能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专业课程体系职业标准人才培养质量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仝武宁王晶王亚丽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通识必修课程,针对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色、学生构成,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从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对教师的启示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探索,拓宽了教师教学思路,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计算机教学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人工智能视域下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的框架构建和提升路径

    丁囡陈静艳贾佳和李萌...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智能化迅速演进,提升师范生的智能教育素养势在必行。从师范生"在读学生"与"未来教师"双重角色的视角出发,构建智能化学习素养、智能化教学素养和智能社会道德素养三个维度的培养框架,既符合师范生"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能力标准,又适应未来教师岗位需求。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带来的挑战,师范院校应通过智能化环境建设、教师教育课程优化更新、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三方面,着力提升师范生的智能教育素养,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教育接班人。

    人工智能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

    基于"1+X"证书制度软件技术专业"课证融合"综合实训教材开发研究

    韦霞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述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特点,及其在软件技术专业中的应用和影响。随后,深入分析了软件技术专业"课证融合"综合实训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详细探讨了软件技术专业"课证融合"综合实训教材开发的内容与结构,明确教材的目标定位、划分教材内容模块、设计从基础到实践的系统化教材结构,并结合实际案例编写实训项目,构建一套符合"1+X"证书制度要求的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教材。通过实施该教材体系,学生能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个性化发展。

    1+X证书制度课证融合实训教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