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校园(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校园(中旬刊)
新校园(中旬刊)

李珂(兼)

月刊

1672-7711

xxyzzsxx@163.com

0531-82591985 82591992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189号山东新华传媒大厦6楼

新校园(中旬刊)/Journal New Campus
查看更多>>《新校园》是由山东出版集团主办、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山东课程资源教学中心协办的面向全国高校、高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服务的综合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三班主任如何应对学生的"初三现象"

    黄维
    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很多初三学生会遇到"初三现象",那么所谓的"初三现象"到底指的是什么?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初三现象"是指学生迈入初三,中考的压力、心理生活上的无助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上出现的异样化现象.初三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学生的"初三现象"处理不当,将会出现不良的结果.本文就"初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教育对策进行探究.

    班主任初三现象教育管理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李武彬
    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过渡期,强烈的情绪波动、逆反心理、自闭自大心理等都使得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异于其他学段.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初中教育管理工作,找到与这一学段特征学生相符合的策略和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初中班主任工作有所助益.

    班主任自主管理措施

    论融合正义与关怀的班主任管理

    耿燕
    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中时期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对其人生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正常的思想、良好的心态的坚实保障.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对学生进行正义的影响和教育,对学生施以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爱护,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形成坚守正义、懂得关爱的良好品质.本文对融合正义与关怀的班主任管理进行了简要探究.

    融合正义关怀班主任管理

    浅谈初中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

    郭晓丽
    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是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行业的发展.初中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阶段,其教育管理方法变得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才能够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本文主要对初中班主任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探究.

    初中生班主任教学管理

    论做好中职班主任的核心工作

    姚淑红
    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琐碎、细致、复杂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只有抓住三个核心,细化班主任工作,才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的放矢,建设好班集体.

    中职班主任工作核心

    "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效性探究

    张兆萍
    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主任在学校活动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唯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和革新,班级管理才能日趋完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主两翼"的班级管理模式,旨在通过这一模式解决传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一主两翼班级管理实践探索

    "互联网+"时代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姚军贤
    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下智能手机已经深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并对其日常学习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互联网+"时代下班主任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当前中职学校管理中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学生沉迷智能手机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互联网+智能手机管理策略

    农村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汪照瑞
    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群体是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对象,但是,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都是在早期的学生时代形成的.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较低,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备的落后都会为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笔者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学生卫生习惯养成策略研究

    凌武泰
    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勤劳操作、求实研索等习惯.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其中,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教育学生卫生习惯养成策略

    理性养成智慧教育——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雷复生
    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生日常教育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实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理性养成教育,实现智慧教育,本文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塑造学生良好品行道德观念的需要,提出了几点措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