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习与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习与探索
学习与探索

张磊

月刊

1002-462X

xxts@chinajournal.net.cn

0451-86211635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联发街62号

学习与探索/Journal Study &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习、探索、开拓、创新”作为刊物的灵魂,以从理论上回答历史进程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为目标。以原则性、学术性、探索性、时代性办办刊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个结合"视域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探究

    朱培蕾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实践经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高度凝练,也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现了以下三重逻辑: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意识形态理论建设,提升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坚持正本清源,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谋划系统布局,将抓好内部建设与抵制外来渗透相结合,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两个结合"意识形态建设党的领导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统筹兼顾

    被忽视的守护者:草原执法中的牧民——以内蒙古Z旗为例

    陈柏峰哈布日
    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关于法律执行偏差的研究,较少从执法对象的视角展开.本文以内蒙古Z旗为例,着眼草原执法中的牧民这一特殊角色,从而实现研究视角的转换.草原执法有着鲜明的特性,牧民在其中扮演着执法对象与执法资源的双重角色.作为执法资源,牧民在草原执法过程中可以充当信息渠道和人力资源,协助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工作,从而缓解草原执法目标与执法空间、执法资源之间的张力.牧民的双重角色之间存在可调控的转变机制,牧民可从执法对象转变为执法资源,这为提升执法能力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在生态移民政策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对牧民的角色资源仍缺乏充分的认识.草原执法与牧民互动的经验表明,在执法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动员群众、依靠群众,践行执法的群众路线来实现执法目标.

    草原执法执法对象执法资源牧民内蒙古Z旗

    全球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结构化审思

    林家骏
    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持续发展原则内蕴的环境与发展一体化、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可持续利用这四个要素,在无序排列下,其本真含义被遮蔽,被诟病为具有现代主义、虚无主义、本质主义及保育主义这四种异化的生态伦理价值取向,造成该原则与外在的国际合作及公民参与、预防行动及污染者负担、共同但有区别责任、风险预防这四项次级原则发生张力,在全球环境治理实践中容易诱发狭隘的单边行径.在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语境下,应澄清可持续发展四要素各自对应的生态正义的程序、分配、能力和承认面向的价值意蕴,使其依次与外在四原则结合生成全球环境法治理论.基于这种可持续发展原则结构映射,揭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倡议的底层逻辑,并以形成中的《世界环境公约》的相关共识为指引,依托"一带一路"示范法定位,提出有序引导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正义《世界环境公约》"一带一路"倡议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与机制

    曲丽丽李美娆刘畅
    9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对满足粮食生产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力量.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 2011-2022 年中国 31 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测算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并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农地流转水平、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粮食生产安全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弱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平衡和深化不同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应用;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服务粮食生产的效率;增强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与粮食生产深度融合的保障机制.

    数字普惠金融粮食生产安全农业技术创新农地流转风险分散

    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

    陈英姿周倩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互助养老作为农村地区应对家庭养老服务弱化的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得到国家层面大力支持.本文采用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经济特征、心理特征四个维度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为,年龄、照料需求、婚姻、经济收入以及相关心理特征对老年人的互助养老意愿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基于此,在设计和选择互助养老服务时,要充分考虑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具体特征和心理状态,针对低意愿组人群的年龄较高、收入较低等特点,结合地域特征和人口结构,制定多种类型的个性化社会养老服务项目,联动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的意愿.

    互助养老养老服务模式农村老年人东北地区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与投资长效机制构建

    陈小亮吴韬
    11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部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面临"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三大阻碍,导致全社会投资需求相对不足.企业"不能投"的重要根源在于宏观经济结构失衡导致投资空间受限,"不敢投"的重要根源在于TFP增速下滑导致投资回报率偏低,"不愿投"的重要根源在于预期转弱和信心不足.这不仅涉及投资成本升高等短期因素,而且涉及经济结构失衡和增长动力不足等长期因素,不仅涉及需求侧因素,而且涉及供给侧因素.然而,传统投资理论主要通过分析短期投资成本的变化来判断投资需求不足的成因,与之相匹配的,传统宏观政策理论主要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短期稳定政策予以应对.这意味着,基于传统投资理论和传统宏观政策理论,难以找到投资需求不足的深刻成因,也就难以给出有效对策.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通过加强结构政策、增长政策与稳定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更全面地挖掘企业"不能投""不敢投""不愿投"的深刻成因并提出有效对策,为构建投资长效机制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第一,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拓宽投资空间,促使企业"能投资";第二,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提升TFP增速,进而提高投资回报率,促使企业"敢投资";第三,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速进一步向好回升,从而切实改善企业预期,促使企业"愿投资".

    投资长效机制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新质生产力

    产业政策兴衰起落与"再次回归"的理论逻辑

    李伟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各国产业政策实施历史可以发现,产业政策呈现时强时弱、时轻时重的兴衰起落变化.当前,产业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再次强势回归,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现有文献鲜有从产业政策兴衰起落的理论视角探讨当前产业政策回归的逻辑和特征.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兴衰起落的根源在于政府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之间的相机选择,这一选择受到技术产业革命演进阶段、国家间竞争位势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当前产业政策强势回归正是新一轮产业革命、大国竞争和全球经济下行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政府强化产业政策使用的结果;其回归的独特特征为产业政策目标呈现"发展"和"遏制"并重,产业政策关系呈现"合作"与"对抗"并存,产业政策领域呈现"分化"与"趋同"并现,产业政策工具呈现"泛化"与"协同"并用;其回归的具体内容表现为构建全领域的产业安全政策体系、全流程的创新政策体系、全方位领先的政策支撑体系、全局协调的政策体系.针对当前新一轮全球产业政策回归,我国应加快推动产业政策模式转型予以应对.

    产业政策产业革命国家竞争经济周期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

    丁任重高雨萌
    128-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大论断深刻阐释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辩证关系.作为以绿色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导向,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基础,以新动能新要素为牵引的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绿色发展理念规定了新质生产力的性质与内涵,"双碳"目标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导向,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新动能、发挥新要素作用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经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涵养现实生产力的绿色底蕴,对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绿色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双重效应

    柯阳谷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其对产业升级具有双重效应:既包含有效降低污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正面效应;也包括增加企业研发负担、冲击传统产业市场结构以及导致技术性和结构性失业等负面效应.同时,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推广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消费者接受度低、市场认可度不足等.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要素市场扭曲与政策支持不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冲突,以及技能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不协调,使得绿色技术创新在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政策扶持与引导,完善市场机制、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做好人才培养与引进.

    绿色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

    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与跨文化诗学

    刘锟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话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方法和人文理念贯穿在巴赫金的小说理论、语言哲学以及文化诗学之中,同时它也可以为跨文化交往提供思想和理念的指引.作为跨文化交往最直接体现的文学文本以及思想、理论等文化文本的跨文化接受和阐释的内在系统和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跨文化诗学.跨文化诗学作为理解当今世界语境中不同文化之间交往和互动的理论话语,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巴赫金跨文化诗学对话主义他者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