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乡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乡医学院学报
新乡医学院学报

李东亮

月刊

1004-7239

xxyxyxb@163.com

0373-3029086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省级刊物。设制栏目有研究性论著、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综述等。我刊1992年在国内率先采用结构式摘要。1995年学报荣获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三等奖,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1996年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8年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2000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全国报刊索引》、《中国药学文摘》和《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恒温扩增检测及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郑歌韩冉寿好长郑献民...
    952-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恒温扩增检测(TB-SAT)、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35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83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52例.135例患者均进行外周血T-SPOT.TB、胸腔积液TB-SAT和胸腔积液ADA检测,比较3种方法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T-SPOT.TB、TB-SAT、ADA单独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TB-SAT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显著高于T-SPOT.TB、TB-SAT、ADA 单独检测(x2=4.990、13.410、14.590,P<0.05);T-SPOT.TB+TB-SAT 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与T-SPOT.TB、TB-SAT、ADA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00、2.420、0.060,P>0.05).T-SPOT.TB+ADA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显著高于ADA单独检测(x2=4.069,P<0.05),与T-SPOT.TB、TB-SAT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5、3.384,P>0.05).T-SPOT.TB+ADA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显著低于T-SPOT.TB、TB-SAT、ADA单独检测(x2=4.370、12.511、5.371,P<0.05).TB-SAT+ADA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与T-SPOT.TB、TB-SAT、ADA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00、2.604、3.213,P>0.05).TB-SAT+ADA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显著低于TB-SAT单独检测(x2=5.765,P<0.05),与T-SPOT.TB、ADA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782、1.251,P>0.05).T-SPOT.TB+TB-SAT+ADA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显著高于T-SPOT.TB、TB-SAT、ADA单独检测(x2=6.760、15.755、16.966,P<0.05);T-SPOT.TB+TB-SAT+ADA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显著低于 T-SPOT.TB、TB-SAT、ADA 单独检测(x2=4.370、12.511、5.371,P<0.05).T-SPOT.TB+TB-SAT 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显著高于T-SPOT.TB+ADA、TB-SAT+ADA联合检测(x2=4.090、4.990,P<0.05);T-SPOT.TB+ADA联合检测与TB-SAT+ADA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0,P>0.05).T-SPOT.TB+TB-SAT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显著高于T-SPOT.TB+ADA联合检测(x2=4.371,P<0.05);TB-SAT+ADA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与T-SPOT.TB+TB-SAT、T-SPOT.TB+ADA联合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0、1.490,P>0.05).T-SPOT.TB+TB-SAT+ADA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与T-SPOT.TB+TB-SAT联合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0,P>0.05);T-SPOT.TB+TB-SAT+ADA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显著高于T-SPOT.TB+ADA、TB-SAT+ADA联合检测(x2=5.750、6.760,P<0.05).T-SPOT.TB+TB-SAT+ADA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显著低于T-SPOT.TB+TB-SAT联合检测(x2=4.370,P<0.05);T-SPOT.TB+TB-SAT+ADA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与T-SPOT.TB+ADA、TB-SAT+ADA联合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1.490,P>0.05).结论 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效果理想,外周血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TB-SAT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总体效能最好.联合检测能有效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核病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腺苷脱氨酶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微RNA-320a-3p的表达及意义

    王敬敏李卫闫佳敏赵凯...
    957-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外周血微RNA(miR)-320a-3p的表达水平及miR-320a-3p调控PCOS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焦作市人民医院的149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PCOS组),另选择月经周期规律(28~35 d)、无高雄激素临床或生化表现、超声检查未发现卵巢多囊样变的健康志愿者18例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2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2组受试者血浆中miR-320a-3p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偏相关分析血浆中miR-320a-3p表达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miR-320a-3p对PCOS的预测价值,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评估miR-320a-3p与雄激素受体的关系.结果 2组受试者的年龄、臀围、促卵泡激素(FSH)、催乳素(PR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腰围、总睾酮(TT)、抗米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A-I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雌二醇(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COS组患者血浆中miR-320a-3p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iR-320a-3p水平与TT呈中度负相关(r=-0.594,P<0.05);与腰围、FINS、2h BG、HOMA-IR、LDL-C 呈低度负相关(r=-0.293、-0.208、-0.227、-0.208、-0.208,P<0.05);与臀围、AMH、FSH、E2、PRL、FBG、TG、HDL-C 无明显相关性(r=-0.079、0.020、-0.042、0.089、0.005、-0.141、-0.116、0.059,P>0.05).miR-320a-3p 预测 PCOS 的曲线下面积为 0.968(95%置信区间为 0.922~1.000,P<0.05),截断值为0.515,敏感度为0.917,特异度为0.789,约登指数为0.706.miR-320a-3p能够负调控雄激素受体.结论 PCOS患者外周血中miR-320a-3p呈异常低表达,其可能通过负向调控雄激素受体使TT水平升高来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对PCO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多囊卵巢综合征miR-320a-3p雄激素受体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患儿预后的关系

    吉沛孙丽君徐红梅侯春梅...
    962-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病毒性脑炎(VE)患儿继发性癫痫发作期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V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脑电图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单纯VE患儿,n=30)和观察组(VE继发性癫痫患儿,n=66).另选择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健康组、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血清NSE、TNF-α水平.根据入院后24 h内是否再次发作将观察组患儿分为24 h内再发作组(n=48)和24 h内未再发作组(n=18),比较2组患儿血清NSE、TNF-α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SE、TNF-α水平与VE继发性癫痫患儿发作期的关系.根据出院时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将观察组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45)和预后不良组(n=21),比较2组患儿血清NSE、TNF-α水平及其他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E继发性癫痫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NSE、TNF-α对VE继发性癫痫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对照组患儿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对照组与健康组受试者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NSE、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对照组(P<0.05).24 h内再发作组患儿血清NSE、TNF-α水平显著高于24 h内未再发作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儿脑电图重度异常、头颅影像学重度异常、合并呼吸衰竭占比及血清C反应蛋白、NSE、TNF-α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质量、脑损伤部位、发热、低钾血症、低钠钾症、既往抽搐、应激性高血糖、合并脏器功能损伤、病毒感染情况、首发癫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抽搐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及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呼吸衰竭、血清NSE、TNF-α水平升高是影响VE继发性癫痫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血清NSE、TNF-α预测VE继发性癫痫患儿预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4(95%置信区间:0.672-0.776)、0.689(95%置信区间:0.637-0.734),敏感度分别为 82.22%、75.56%,特异度分别为76.19%、71.43%,二者联合预测VE继发性癫痫患儿预后的AUC为0.826(95%置信区间:0.774-0.87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3%、80.95%.结论 VE继发癫痫患儿血清NSE、TNF-α水平呈异常高表达,是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对患儿预后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白力允邢俊领
    968-972,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1 d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采用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CTC,根据CTC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TC阳性组和CTC阴性组.2组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21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例特征.采用Kappa检验分析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和CTC数目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患者3、5 a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CTC阳性组和CTC阴性组患者治疗后3、5 a累积生存率.结果 112例胃癌患者中,64例(57.14%)外周血CTC阳性,48例(42.86%)外周血CTC阴性.经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者分别为0例、76例、21例、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76/112).CTC阳性组患者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与CTC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阳性组与CTC阴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阳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9.38%(38/64),CTC阴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38/48);CTC阳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CTC阴性组(x2=4.926,P<0.05).RECIST评价标准与CTC数目评价标准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546).CTC阳性组患者3、5 a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6%、26.7%,CTC阴性组患者3、5 a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2%、46.6%.CTC阳性组患者3 a累积生存率与CTC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阳性组患者5 a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CTC阴性组(P<0.05).结论 检测CTC有助于评估胃癌患者肿瘤浸润程度、临床分期,且能够评估新辅助化疗效果,并对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有一定预测价值.

    胃癌循环肿瘤细胞临床病例特征新辅助化疗预后

    腹腔镜监视下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疗效分析

    李柯欣杨君王慧玲
    973-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监视下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29例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4).对照组患者行骶棘韧带悬吊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监视下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术后3 d内有无阴道肿物脱出,阴道内填塞纱布拔除后有无阴道流血情况,有无术后疼痛、血肿、感染以及拔除尿管后有无尿潴留发生.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期法计算患者Aa、Ap、Ba、Bp、C指示点的位置相对于处女膜缘的距离,并记录阴道总长度(TVL).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ISQ-12)评估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输尿管、肠管、膀胱、血管、神经损伤及肠梗阻、血栓等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生命体征平稳,术后3 d内均无阴道肿物脱出,拔除阴道填塞纱布后均无明显阴道出血.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4/1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2/14),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76,P>0.05).2组患者术前Aa、Ap、Ba、Bp、C指示点及TVL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Aa、Ap、Ba、Bp、C指示点测量值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TVL与术前比较显著增高(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C指示点测量值显著小于对照组,TVL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Aa、Ap、Ba、Bp指示点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ISQ-12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4、0.537,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PISQ-12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t=13.254、13.015,P<0.05).结论 腹腔镜监视下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相对简单、微创的手术方法.

    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疗效

    地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紫怡张来宾吕洁丽
    979-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是我国药食同源常用中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临床应用广泛,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以河南怀庆府产最为道地,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地黄全面深入地研究,其结构多样的化学成分、广泛的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备受关注.本文对地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地黄化学成分环烯醚萜药理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肾损伤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范正媛李亚李素云
    987-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除呼吸道病变以外,其还存在多种合并症.肾损伤是COPD重要的肺外合并症之一,发病率高,起病隐匿,不及时干预将进展为慢性肾病,极大地增加了 COPD患者的死亡风险和经济负担.肺与肾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但COPD相关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针对COPD相关性肾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OPD相关性肾损伤的临床防治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损伤慢性肾病合并症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谷胱甘肽铁死亡防御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周源吕洋李雪瑞杨晓悦...
    991-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死亡是一种以脂质过氧化物为核心的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可依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谷胱甘肽(GSH)抗氧化系统降低铁死亡敏感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较正常细胞更依赖胞内抗氧化机制,以GPX4/GSH系统为基础的铁死亡诱导表现出显著的治疗TNBC前景.本文综述近年来以GPX4/GSH为背景的铁死亡治疗TNBC研究成果,以期为TNB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铁死亡三阴性乳腺癌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骨关节炎疼痛机制及相关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金柱刘高卿徐文博刘林枫...
    996-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关节炎(OA)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关节疼痛是OA的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主要病理改变包括关节软骨破坏、滑膜炎、软骨下骨增厚、骨赘形成、关节韧带退变和关节包膜肥大.OA患者的临床病理变化和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也因人而异.目前临床中治疗OA患者疼痛的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但效果并不理想,且长期使用会带来明显的毒副作用,中医药在缓解OA患者疼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对OA的中药治疗及疼痛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缓解OA疼痛提供思路和参考.

    骨关节炎疼痛信号通路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