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亚非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亚非洲
西亚非洲

杨光

双月刊

1002-7122

waaa@cass.org.cn

010-64039151 64039158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3号东院(北京1120信箱)

西亚非洲/Journal West Asia and Afric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主办、西亚非洲杂志社编辑、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刊物。自1980年创刊以来,《西亚非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要刊载研究西亚非洲地区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历史、宗教、文化和社会问题的学术论文,一是我国中东中东、非洲研究学者的权威性理论学术园地,也是我国政府部门决策和研究人员、国内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国际问题教研人员,以及全国外经贸企业业务主管和市场调研人员的重要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的中东战略调整:环境塑造与秩序重建

    唐志超
    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历届政府持续调适其中东战略,这与全球格局变化、美国全球战略面临的挑战、中东地缘政治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实质是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且服务、服从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当下,在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塑造战略环境以"竞赢中国、限制俄罗斯",是拜登政府在全球推行大国战略竞争的中心任务.由于过去十年美国持续从中东战略收缩致使美国在中东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后美国时代的中东"开始浮现.被美国视为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的中国和俄罗斯以及区域主要挑战者伊朗在中东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美国在地区的主要盟友和伙伴对美国离开中东担心加剧,以离美疏美为特征的战略自主趋势不断发展.为此,美国确立了由战略竞争主导的新中东战略,将遏制中、俄在中东影响力作为中东战略的主要目标.该战略以重建美国区域领导地位、重塑地区规则、重建美国与地区盟友和伙伴关系、重建区域安全体系、重塑区域供应链和价值链为主要内容.美国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并无新意,且带有明显的冷战思维、集团政治和零和博弈的色彩,不利于中东发展与稳定,也注定难以实现其战略目标.

    美国的中东战略拜登政府战略竞争环境塑造中东秩序

    非洲关键矿产的大国竞争:动因、特征与影响

    周玉渊
    2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能源转型、供应链多元化需求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上升,凸显了非洲关键矿产的战略价值,进而塑造了当前大国在非洲关键矿产上的竞争.西方国家企业依然是非洲矿产包括关键矿产的主要外部投资者,但中国凭借关键矿产的贸易、产业和市场优势,建立了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重要地位.当前,大国在非洲关键矿产上的竞争呈现出竞争战略的阵营化、竞争程度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工具化的特征.阵营化表现为美国领导的关键矿产联盟与中国关键矿产供应链体系之间的关系;差异化表现为关键矿产联盟内不同力量,如美国和欧盟以及国家内部不同利益攸关方在战略执行程度上的差异;工具化表现为大国把关键矿产当作博弈和竞斗的工具.拥有关键矿产或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的一方实行出口管制或所谓"断供",或者将资源治理政治化,通过炒作、攻击、矮化竞争对手的矿业合作,影响和削弱竞争对手.大国竞争正对供应链安全、非洲发展以及中非合作带来多重影响,进而构建了以关键矿产为中心的复杂的大国与非洲关系.这一变化给中非合作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挑战,但同时也凸显中非协调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非洲关键矿产大国竞争能源转型关键矿产联盟供应链

    欧盟对非洲政策再调整的地缘政治转向

    金玲
    5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缘政治变局背景下,欧盟对非洲政策进行了再调整,致力于实现欧非关系的地缘政治转型,以服务其自身现实利益,即参与大国博弈的地缘政治目标.中美博弈、世纪疫情及乌克兰危机重塑欧盟世界观,赋予欧盟调整对非洲政策的结构性动力;欧盟自身试图通过绿色和数字双转型谋求竞争力,是其调整对非洲政策的内生动力;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则使欧盟对非洲政策调整加速度.当前,欧盟对非洲政策再调整的重要方面是从地缘战略视角重新认知非洲,并希望通过再平衡援助、投资和贸易的关系,聚焦其自身绿色和数字转型所需的关键原材料领域.作为其对外政策地缘政治转型的重要试验场,欧盟同样希望加强在非洲的安全存在,其对非和平与安全政策面临十字路口.与此同时,欧盟对非洲政策调整面临一系列深层次挑战,包括利益与价值观的悖论、彼此力量和利益的非对称性以及欧盟自身对非洲政策的期待与能力差距.

    欧盟与非洲关系地缘政治乌克兰危机伙伴关系价值观

    超越发展援助:欧盟的萨赫勒战略调整

    张凯
    7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盟于2011年出台萨赫勒战略,试图运用综合方式介入萨赫勒地区事务,将欧洲的安全边界向萨赫勒地区拓展,并彰显欧盟在非洲的影响力.然而,该战略对安全的过度关注使欧盟未能有效平衡不同政策工具,综合方式呈现明显的"安全化"特征.军事安全手段的运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移民、难民经萨赫勒地区向欧洲的流动,但并没有使萨赫勒地区变得更加安全;相反,军事政变频发、恐怖主义扩散、暴力冲突加剧折射出萨赫勒地区依然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在对萨赫勒地区局势进行分析和对过去十年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基础上,欧盟于2021年出台新版萨赫勒战略,突出强调要在运用综合方式时聚焦于政治和治理,以破解萨赫勒地区暴力冲突的深层根源.从政策叙事层面看,欧盟的萨赫勒战略呈现以治理为中心的转型.但在实践层面看,面对乌克兰危机延宕和大国博弈加剧,欧盟更加强调战略自主的重要性,其对萨赫勒地区事务的介入也体现出明显的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色彩.欧盟的零和思维使其难以成为萨赫勒地区挑战的解决者,反而会成为萨赫勒地区问题的一部分.

    欧盟的对非政策欧盟的萨赫勒战略《欧盟在萨赫勒地区的综合战略》安全治理综合方式

    非洲发展传播的理论范式与实践进路

    张艳秋陈远
    9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问题一直是非洲各国面临的核心议题.梳理非洲国家通过大众传播促进发展问题解决的历史性实践与尝试,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非洲发展问题并拓展中非媒体对话空间.非洲国家在长达几十年的发展传播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亲历了发展传播学话语情境与研究进路的变迁,其中,现代化范式、批判范式及参与式传播的赋权范式为非洲发展传播实践注入了动力.然而,由于政府与媒体未能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发展传播在非洲一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尤其是冷战后西方自由主义媒介体制的引入更使非洲媒体一度脱离了发展传播的初衷.非洲国家学者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发展新闻、建构性新闻等实践成为非洲国家探索发展传播"中间道路"的重要尝试.展望未来,非洲发展传播实践的前景在于从宏观上重新反思其媒介体制的设置及自由主义的新闻理念,在新媒体传播技术赋权的历史机遇下,建构政府与媒体的良性合作与共生关系,重新发现符合非洲本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传播路径.

    发展传播发展新闻非洲媒体现代化参与式传播

    新时代语境下中国对非洲传播的叙事范式探析

    李玉洁
    11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关系中的话语权和软实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叙事之争.中非关系作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也充满多重叙事,譬如中西媒体就讲述了不同版本的中非关系故事.虽然中西媒体的叙事也有趋同之处,但两者的差异凸显.相较于中国媒体重点讲述的中非友好故事,西方媒体更多演绎了中非对立冲突的"故事版本",由此中西媒体也呈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友好合作叙事与过期殖民叙事、偏好宏大叙事主题与善用多重具体叙事、传统的正面叙事与违规的负面叙事.在国际舆论场有关中非关系的话语权争夺愈趋激烈、非方接收中国对非传播的叙事不甚畅达、中方对与时俱进的中非关系需要叙事更新、新技术驱动对非传播的叙事转向等多重挑战之下,从基于现实的全面叙事、基于价值的共同叙事、基于互动的数字叙事等路径创新中国对非传播的叙事范式,就成为遵循叙事理性、言说好中非关系的重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非关系国际传播能力中国媒体西方媒体叙事特征叙事理性

    文化认同理论视域下中国对非洲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探索

    卫白鸽
    14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深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传播成为当今世界引人瞩目的文化景观.跨文化传播建构过程可以概括为跨文化理解、跨文化尊重、跨文化互动和跨文化认同4个维度.总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对非洲跨文化传播主体日益扩大,传播内容日趋丰富,传播渠道不断拓展,传播受众逐步增多,传播成效较为显著.与此同时,中国对非洲跨文化传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在认知层面,文化差异影响中非跨文化理解;在态度层面,文化中心主义影响中非跨文化尊重;在互动层面,文化帝国主义影响中非跨文化互动;在认同层面,"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影响中非跨文化认同.鉴此,中方需加强中国对非洲跨文化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促进中非文化交融与相互理解;创新议程设置,加快构建中国对非洲跨文化传播叙事体系;畅通跨文化互动环节,最大限度减少中非文化折扣;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文化间性以实现文化间性落地,进而促进中非价值认同、身份认同和命运共同体认同.

    中非关系跨文化传播跨文化认同文化差异文化共性文化中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

    Abstracts

    171-176页

    《西亚非洲》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