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殷为宏

月刊

1002-185X

rmme@c-nin.com

029-86231117

710016

西安市51号信箱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Journal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稀有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为报道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技术刊物。《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主要报道钛、难熔金属(钨、钼、钽、铌、锆、铪、钒)、贵金属(金、银、铂、钌、铑、钯等)、稀散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材料的研制;稀有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熔铸、粉末冶金、压力加工、热处理、机械加工、爆炸复合、涂复、焊接及其它特种加工工艺);稀有金属材料的化学分析及机械、物理性能测试;同时还报道超导材料、陶瓷材料、磁性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新型材料及先进的材料研制、设计、制造工艺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u/TiBN电接触材料的导电性及抗电弧侵蚀机理

    张秋涛刘双宇陆萍刘梦冉...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渗硼烧结法合成了一种新型TiBN粉体材料,它兼有陶瓷性和金属性,电阻率为2.6×10-3Ω·cm.以TiBN和TiN为增强相,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 Cu/TiBN和Cu/TiN电接触材料,研究了不同含量TiBN和TiN的电接触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与TiN相比,TiBN增强相能明显改善Cu基电接触材料的导电性能、抗氧化性能、硬度和抗电弧侵蚀性能.当含量为5%(质量分数)时,Cu/TiBN电接触材料的抗电弧侵蚀能力最好,质量损失仅为1.5 mg.电弧侵蚀时,在Cu/TiBN表面生成TixOy、B2O3和N2等产物,这些产物能明显改善Cu/TiBN电接触材料的抗电弧侵蚀能力.新开发的Cu/TiBN电接触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抗电弧侵蚀性能,在电接触行业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TiBN导电陶瓷Cu/TiBN电接触材料粉末冶金法抗电弧侵蚀

    AZ31镁合金板材纵波轧制形变规律及边部损伤分析

    贾睿刘江林张明泽王涛...
    197-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波轧制+平辊轧制(LFR)是一种减轻镁合金轧制边裂的新型轧制工艺,通过一道次纵波轧制+二道次平轧,可有效减少镁合金板材边裂.为了进一步明晰LFR变形规律,通过对比AZ31镁合金板材纵波轧制+平轧(LFR)及平轧+平轧(FFR)热-力耦合有限元虚拟轧制对比和物理实验,分析了纵波轧制变形区金属变形规律及其对板材边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纵波轧制形成了异形搓轧区,板材各部位受到较大的三向剪切作用;急速金属流动产生的塑性变形热避免了板材边部温降,有利于提升塑性;剪切及温度影响促使LFR板材形成混晶组织,降低了波谷部位损伤,进而有效抑制了镁合金板材边裂的产生及发展.

    镁合金纵波轧制有限元法应变金相组织损伤

    几种合金在450 ℃/23 MPa超临界水氧化环境中腐蚀行为研究

    王琳琳侯坤磊查向东欧美琼...
    204-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 4种典型镍基耐蚀合金在450 ℃/23 MPa下Na3PO4、Na2SO4、NaCl超临界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50 h后,合金表层均匀分布着短棒状、针状的腐蚀产物,主要组成为NiCr2O41 Cr2O3,NiO,Ni3(PO4)2,CrPO4和Na3PO4等.500 h后,腐蚀层的厚度明显增大,依据腐蚀层厚度的增大速度,4种合金的耐蚀性顺序为:X-1#>X-2#>625>C-276.

    镍基合金超临界水氧化腐蚀行为

    镍/碳化钨钎涂层界面行为与力学性能

    王星星李阳武胜金杜全斌...
    215-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高耐磨、抗腐蚀、高硬度的镍/碳化钨复合涂层,在盾构部件、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为提高水力机械过流部件服役寿命,以WC颗粒和镍基粉状钎料为原材料,采用真空钎涂在201不锈钢表面制备镍/碳化钨复合钎涂层,借助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对钎涂层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之间元素扩散主要表现为钢基体中Fe、Cr和Mn元素向涂层组织中溶解扩散,在界面处偏析沉淀:含有25%(质量分数)wC钎涂层显微硬度分布均匀,是钢基体的4.6倍;钎涂层耐磨性随WC含量增加而提高,添加15%~35%WC可显著提高基体表面耐磨性,复合钎涂层耐磨性是钢基体的8.4~15.7倍;钎涂层表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裂纹开口平整,呈脆性断裂.

    真空钎涂镍/碳化钨涂层界面行为耐磨性断裂特征

    变形参数对FGH4113A粉末高温合金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

    何英杰马向东李远肖磊...
    22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种新型粉末高温合金FGH4113A(WZ-A3)进行了一系列热压缩实验,探究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应变量对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获得细小均匀γ+γ'双相晶粒组织的热变形参数.结果表明:在温度1100℃、应变速率0.1 s-1、真应变0.1~0.7范围内,应变增大有利于促进动态再结晶以及细化晶粒.随应变增加,γ'相体积分数先减小后增大,随后保持稳定,并且在热变形过程中γ相形貌逐渐趋于球形.在温度1100 ℃、变形量50%、应变速率0.01~1 s-1范围内,应变速率增大能够提高动态再结晶程度并细化晶粒.应变速率由0.01~0.1 s-1增大至1s-1时,由于绝热温升以及位错滑移加剧,γ'相体积分数减小约2%.在应变速率0.1 s-1、变形量50%、温度1070~1160 ℃范围内,变形温度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随着变形温度升高至1130 ℃,γ'相己大量溶解,钉扎晶界能力大幅减弱,平均晶粒尺寸增大至12.1 μm.在变形温度1100 ℃、应变速率1 s-1、50%变形量条件下可以获得均匀细小的γ+γ'双相晶粒组织,晶粒度能够达到12级以上.

    粉末高温合金热变形γ'相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

    CLA16F/M钢燃料元件电磁渐进成形规律及精确控制研究

    郑勇邱绍宇魏连峰严思梁...
    234-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LS-DynaR8.0软件平台建立CLA16F/M钢燃料元件电磁渐进成形电磁场-结构场顺序耦合有限元-边界元模型,对不同放电电压、内外管间隙以及外管壁厚条件下燃料芯体多道次电磁渐进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与样件试制,研究其局部塑性流动及缺陷形成规律,并多方位表征其成形质量.结果显示过大的放电电压会导致变形区域向集磁器两端集中,覆管与基管碰撞加剧,引发截面畸变;过小的放电电压无法激发覆管与基管碰撞、变形与贴合,从而导致连接失效.合理选择覆管-基管间隙可以有效避免失稳起皱与壁厚不均匀缺陷.经过模拟燃料元件电磁渐进成形多参数优化,实现了全流程高质量精确成形与缺陷控制,试件覆管-基管贴合精度达到10 μm.

    燃料元件CLA16铁马钢电磁渐进成形成形缺陷

    不同晶粒尺寸FGH96合金热处理冷速研究

    崔金艳尧健何英杰马向东...
    24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满足性能前提下,获取热处理工艺参数边界对优化FGH96涡轮盘性能意义重大,尤其是某一晶粒尺寸的FGH96合金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所需的最慢冷速边界.对不同晶粒尺寸、不同冷却速率的FGH96试样室温、650 ℃以及750 ℃的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和合金成分、晶粒尺寸、γ'尺寸和体积分数相关的多机制强化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性好.利用该模型得到了最慢冷速与晶粒尺寸的匹配关系:当最慢冷速为55 ℃/min时,晶粒尺寸需小于14 μm;当最慢冷速为72 ℃/min时,晶粒尺寸需小于16.8 μm;当最慢冷速为81 ℃/min时,晶粒尺寸需小于20 μm.最慢冷速边界值与晶粒尺寸关系可为通过数值模拟指导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提供判据.

    FGH96最慢冷速边界晶粒尺寸多机制强化模型

    Er、Zr及热处理对高锌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潇博荣莉黄晖魏午...
    250-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Al-30Zn-3Cu-2.5Si高锌铝基合金为研究对象,探究稀土元素Er、Zr对铸态及热处理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和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添加0.10%(质量分数,下同)Er和0.10%Zr元素后能够明显地细化合金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由74.28 μm减小至60.01 μm,且a-Al晶粒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晶.稀土元素Er、Zr的添加会在合金内部形成Al3(Er,Zr)细小的粒子并能够起到钉扎位错的作用,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添加Er、Zr后,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由未添加稀土元素的323.01 MPa提高到了 358.29 MPa,提升了 10.93%;屈服强度由309.33 MPa提高到了 315.00 MPa,提升了 1.83%;延伸率基本未发生变化.合金经固溶时效热处理强化后,添加稀土元素合金的抗拉强度为449.48 MPa,屈服强度为408.51 MPa,比铸态合金分别提高了 25.45%、29.68%.粗大的第二相存在于晶界处,导致合金的延伸率仍较差.

    高锌铝合金稀土元素热处理组织力学性能

    选区激光熔化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及缺陷研究进展

    王楠李金国刘纪德徐伟...
    257-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区激光熔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温合金制备研究中.介绍了选区激光熔化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基础上,梳理选区激光熔化过程中的气孔种类及特征,回顾了裂纹种类及开裂倾向性模型的发展过程,综述数值模拟技术在选区激光熔化高温合金性能优化的应用,并对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冶金缺陷裂纹

    超细钼粉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杜胜敏王庆相张石明王瑞芳...
    270-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钼因低的热膨胀系数、高温强度、高弹性模量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石油化工以及核工业等尖端行业,是推动高科技领域发展不可或缺的材料.钼粉作为钼制品的基础原料,其物化性质与钼制品的性能密切相关.相比于普通钼粉,超细钼粉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活性以及更低的烧结温度.目前制备超细钼粉的方法主要有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热还原法通过调整还原工艺达到阻止晶粒长大的目的;而热分解法的发展主要涉及到装备的升级改造与工艺的优化完善.本文着眼于超细钼粉的制备工艺、反应机理以及产物状态,重点分析了典型工艺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总结了超细钼粉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当前技术工艺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超细钼粉制备工艺的发展与工业化应用提供思路.

    超细钼粉钼制品热还原法热分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