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研究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西藏研究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仓决卓玛

双月刊

1000-0003

xzyj1981@sina.com

0891-6902340

850000

西藏拉萨市色拉路4号

西藏研究/Journal Tibetan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学术类期刊。它是了解西藏现实情况的一面镜子,是考察西藏历史的一扇窗口,是思想者交流的园地,是政治家决策的明鉴。栏目有经济、历史、宗教、文化、格萨儿、考古、文物、档案、语言、教育、民俗、旅游、藏医、藏学等。有参考文献、英文栏目和摘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43年国民政府行使治藏主权军事行动之探析

    高栋张皓
    8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3年初,西藏地方政府上层中的亲英派企图阻止盟国援华物资经由西藏运往内地,此举引发国民政府强烈反应.国民政府积极采取军事行动,向青海玉树地区秘密部署军队,这一系列举动引起西藏上层亲英派和英国的高度关注.英国采取种种外交手段阻止国民政府用兵西藏计划,并劝说西藏地方政府重启陆运.驻扎于青藏交界地区的军队在陆运重启之后并未返回原驻地.英国在太平洋会议上得到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关于国民政府不会发动内战的口头保证,以为事情告一段落,却得知国民政府在西藏东部再次增兵.英国认为国民政府有借武力解决西藏地方政府不服从中央政府命令等问题的计划,可能会损害其在藏利益,遂联合美国不断向国民政府施压.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国民政府实现重启陆运,确保治藏主权.

    国民政府西藏地方政府治藏主权玉树

    身份、待遇与生存发展空间——北宋西北边疆蕃官与蕃兵再探

    张向耀
    10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宋、夏对峙格局下,宋朝对西北边疆归顺的部族大体以族帐除授军职实职官和以功次除授武官阶虚职官.北宋陕西路蕃官体量十分庞大,元丰初约占全国汉蕃官员总数的五分之一,俸禄支出占比却较小.蕃官非常重视军赏,把立军功作为升迁的主要途径.那时蕃兵的指代范围进一步得到扩大,不仅包括宋朝境内的蕃兵,还指代直辖郡县之外的部族兵.蕃兵在神宗前以归顺的部族兵为主体,以招募的蕃部兵员为补充,神宗后以招募的蕃弓箭手为主要组成部分.招募的弓箭手以田土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其经济收入明显高于部族兵,甚至高于禁军的平均收入水平,这进一步丰富了学界对蕃兵经济待遇的认识.

    北宋蕃官蕃兵待遇生存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西藏实践与经验启示

    阿孜古丽·玉素甫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战略上作出谋划和部署,事必躬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形成了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西藏不断推动这一重要论述的贯彻落实走深走实,在生动实践上,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各族人民文明素养显著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提升,党对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在经验启示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理论武装,践行宗旨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鲜明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创新局面.

    宣传思想文化意识形态西藏实践经验启示

    论对口支援西藏的历史性贡献

    杨明洪
    12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为内涵的对口援藏,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西藏与全国一道推动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对口援藏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科学看待对口援藏自身的制度变化与历史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对口援藏的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为它是"差别化的区域性政策"的实现形式,在实践中逐步实现对口援藏的体制化、体系化以及培育出援藏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有机统一,为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更好地推动对口援藏迈向新阶段.

    对口援藏制度优势区域性政策体制机制援藏精神

    西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

    李国栋徐爱燕
    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生态产品是生态资源和人类劳动共同作用下生产的直接或间接满足人民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产品的总和,分为生态纯公共产品、生态准公共产品、生态俱乐部产品和生态私人产品.西藏生态产品具有多重价值,其价值在消费过程中转化为经济收入和民生福祉.当前,积极探索西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能够推动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对促进西藏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阐释实践指向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村寨绿色发展的实践逻辑与现实挑战——以川西S村的调查与分析为例

    段雨
    149-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村寨的绿色转型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命题.深入剖析川西S村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发现,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共治"推动S村草原生态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促使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得以成功激活,从而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构建利益共同体、促成多方联动和整合优势资源构成了S村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基础,但利益共同体基础不够稳固以及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也给S村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挑战.为确保S村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必须继续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拓展优势资源的价值实现路径,着力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推动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回应广大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乡村振兴民族村寨绿色发展

    Abstracts

    159-164页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