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金正一

双月刊

1009-3311

shekexb@ybu.edu.cn

0433-2732197 2732238

133002

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与“双百”方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努力形成自己的品牌与特色,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人才的成长,欢迎校内外学者根据《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历史、理论、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重逻辑

    胡剑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植根于文化发展历史的逻辑,它是对中华民族文脉传统的赓续与发展,是对我国历史文化逻辑的顺承与展开,是对古今中外文化进程的认识与思考.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严密而完整的理论逻辑,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学说、意识形态理论与文明互鉴学说并赋予其新时代的理论蕴涵.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实践,必将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开辟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中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建中开辟出崭新的实践理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是三位一体的整体,统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局.明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理论、实践逻辑将有助于在新时代更好地进行文化建设与文明创建.

    习近平文化思想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文明呈现与理论超越

    李铁英张豪永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生成逻辑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创新性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创造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性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阶段性展现和延续中国共产党现代化事业的百年历程.从文明呈现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文明、布局上是"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道路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生文明、目标上是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型文明.从理论超越上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五重超越"意义,超越了"西方中心论""资本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国强必霸论"和"历史终结论",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逻辑文明呈现理论超越

    犹太人问题与自由民主政体——基于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的考察

    吴言生马兰花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犹太人问题由来已久,但第一次提出该问题的当属斯宾诺莎.在斯宾诺莎的时代,尼德兰沦为帝国主义势力的角逐场.结合这一时代问题与历史问题,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对于好的政体,即自由民主政体有着细致的描述与刻画.透过自由民主政体的表象深入斯宾诺莎建构理论的逻辑基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运用历史主义和文献研读的方法,重构诸多概念,让神学与哲学、教法与世俗法分道扬镳,粉碎了犹太教固有的"永久选民"的优越感.其次,在《神学政治论》中,斯宾诺莎从人性观与自由观两个角度对犹太民族的民族基础予以重击.最后,斯宾诺莎在重构神学、重解犹太民族的基础上,建立自由民主政体.打碎之后建立的自由民主政体,作为后事之师不难发现其解决问题效力匮乏.在巴以冲突的当下,如何解决犹太人问题这一历史悠长的时代难题,也亟须学术界作出更多的研究与贡献.

    犹太人问题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民主政体

    朝鲜政府的五次币制改革及启示

    崔文李天国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朝鲜的币制改革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系统了解和把握其历次改革的动因与进程以及实施结果十分重要.1946年,朝鲜设立国立中央银行构建了独立发行主权货币的自主银行体系,并且相继进行了五次币制改革,即1947年、1959年、1979年、1992年、2009年的币制改革,带来了商品价格、价格标准以及社会货币流通量等的较大变化.不过,每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及政策效果是不同的,有时夯实了货币制度基础,提高了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但有时也引起了货币体系紊乱和过大价格波动,影响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朝鲜也正在不断总结经验,研究符合国内经济运行的新的货币制度及中央银行改革.

    朝鲜中央银行币制改革通货膨胀

    儒家社会理想与朝鲜人民乐园、强国建设的关联性探析

    张寿
    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同、小康是传统儒家宣扬的重要的社会理想.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儒家的社会理想不断被赋予丰富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朝鲜建国以来,在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积极调整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人民乐园和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朝鲜的人民乐园、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与传统儒家的大同、小康社会理想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联性.换言之,儒家的社会理想为朝鲜人民乐园、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提供了历史逻辑、价值遵循及实践进路.正确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和把握朝鲜"我们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特别是儒家社会理想的现代意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儒家社会理想朝鲜人民乐园社会主义强国关联性

    政策型立法: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韩国经验的镜鉴与拓展

    胡卫唐寅智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观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大致可分为综合型、分散型、单行法立法模式.其中,政策型立法承继了综合型立法的"全面性"特征,兼具引导性和灵活性.韩国是政策型立法的典型,其以气候正义为导向、以协商治理为重点、以机构设置引导形成合力,呈现为"基本法+支撑性法+辅助性法"的体系化立法路径,可资镜鉴.立足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立法现状,宜从分散型立法转向政策型立法,制定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作为基本法,以参与正义融贯"平行式"的气候治理路径,以矫正正义弥合社会转型的能力差异,建构超越行政主导的主体建设二元模式,形塑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韩国政策型立法整体主义气候正义

    韩国口译研究的主题、热点与前沿

    王宝霞苏冰鑫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借鉴Cite Space等相关文献计量方法的基础上,利用Web of Science中的KCI数据库的文献数据,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和关键词突现分析等方法,梳理韩国口译研究的主题、热点与前沿,对韩国口译研究进行结构化解析和图谱式呈现.韩国口译研究的发文时间分布在2002-2022年间,主题有"同声传译""交替传译""口译教学""口译译员""旅游口译""司法口译""医疗口译""口译策略"等."译员角色""口译技巧""翻译文本"是核心关注点,其研究较为成熟.除此之外,公共服务方面的口译研究在韩国也已较为成熟."口译策略"目前热度较高,是当今韩国口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韩国口译研究CiteSpace热点主题研究前沿关键词突现

    韩国环境健康管理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王雪梅王雅琳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保护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公民的健康状况,倡导"推动保障公众健康理念融入环境保护政策"理念,是我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在立法上妥善保护公民的环境健康利益,需要展开深入研究.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对环境健康管理进行单独立法的国家,韩国的《环境健康法》在环境健康管理立法方面具有代表性,其在风险预防原则和接触者中心原则的指导下,规定了针对环境健康风险的评估制度、与环境相关的健康损害预防和管理,加强易感人群的环境健康权益保护等.我国在环境健康立法保护方面可以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应专门法规,坚持风险预防原则指导下的易感人群保护,"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更有效地探索中国环境健康管理的立法保护之路.

    韩国《环境健康法》环境健康管理

    朝鲜译官金指南的《北征录》与穆克登定界

    李花子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朝鲜译官金指南跟随清朝乌喇总管穆克登调查中朝边境地区,留下了记录全程的日记《北征录》,这是研究穆克登定界的重要资料.金指南本人因年老的关系,未能登上长白山亲历查水源、立碑定界的过程,但他记录了朝方亲历者的驰报、报状,由于这段记录不是他的亲身经历,内容难免模糊不清,加之地名信息简陋,因此单凭《北征录》来判断穆克登确定的图们江水源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参考其他文献特别是双方的地图资料方能搞清全貌,分辨出穆克登定的"大红丹水上流"实指红土水而不是指今红丹水.《北征录》透露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中方隐瞒了制作地图(《皇舆全览图》)的最主要目的,而强调长白山定界,这是为了吸引朝方的关注,抵消对查界的疑虑,以完成边境地理调查和地图制作,反映了双方对查界关注的不同侧重面及宗藩关系下相互交往的实态.

    金指南《北征录》穆克登定界图满文长白山图大红丹水

    吉再的气节争议与《高丽史》中的"辛王之辨"

    陈博涵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氏朝鲜史学家围绕《牛山答问》展开的对高丽士人吉再的气节争议,因"辛朝"问题,牵涉到《高丽史》中的"辛王之辨".这一辩论表现为两种史学观念的交锋,即认同官修史书的人与反对官方叙事者的争论.追溯"辛王之辨"的形成可知,它是政权鼎革的产物,是以权臣李成桂为中心的政治集团利用宫廷伦理危机,在高丽末期发起的一场禑、昌二王为"异姓"之王的舆论斗争,并最终形成《高丽史》的官方叙事.客观认识"辛王之辨",对把握高丽末期士人的言行出处具有重要意义.

    《高丽史》吉再"辛王之辨"李氏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