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南宁市2018-2022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构成及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2022年南宁市手足口病例病原学监测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8-2022年南宁市检测手足口病病例5 285例,PCR核酸阳性4 516例,总阳性率85.45%,不同年份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4,P<0.001).阳性标本CVA6型构成比最高(47.54%),EV A71型构成比最低(占比0.58%),各病原型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足口病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多分布在4至7月和9至11月,不同月份病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432,P<0.001).各县(市、区)均有手足口病病例,均以CV A6型毒株为优势株,CV A16和其他肠道毒株型别交替流行,各县(市、区)优势流行毒株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0.731,P<0.001);3岁以下儿童病原阳性检出率高,占总阳性数82.71%;临床表现轻症多以CV A6、CV A16毒株为优势株,重症以其他肠道病毒、CV A6和CV A16毒株为优势株,轻重症感染的不同毒株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58,P<0.001).结论 2018-2022年南宁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优势流行株不断变化,以CV A6型毒株为主要流行株,CV A16、CV A10和其他肠道毒株交替流行,呈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分布,各县(市、区)应根据手足口病病原学的变化规律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科学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