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沿海企业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沿海企业与科技
沿海企业与科技

双月刊

1007-7723

yhqj@263.net

0771-5865620,5856631

530022

广西南宁市新竹路5号广西社科院大楼607、613室

沿海企业与科技/Journal 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广西社会科学院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钱伟长担任名誉顾问,于光远、李京文、袁隆平等十几位专家领导担任顾问,韦克义、宋继东、钟启泉等组成本刊编委会。本刊创办于1996年,大16开本,档次高、品位佳,国内外公开发行,融知识性、理论性、指导性、权威性及可读性为一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企业环境刑事合规的实践检视与制度构建——基于人民法院参与下的制度路径

    马一鸣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全面参与企业合规改革的要求,人民法院参与企业合规改革具有秉持民事、刑事、行政一体化理念的特点.鉴于此,环境法具有跨民事、刑事、行政的领域法属性以及环境侵权私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一系列诉讼制度基础.同时,企业刑事合规的预防性、恢复性、协商性等原则与环境法的环境风险预防原则、生态恢复性司法理念等具有内在契合性.现阶段企业合规改革主要以企业刑事合规为主,其主导机关为检察机关.文章在现阶段改革基础上,聚焦企业环境刑事合规这一具体领域,总结当前企业环境刑事合规在实践运行中的经验,同时检视其症结所在.就此进一步探讨企业环境刑事合规在人民法院参与视域下的延伸,并根据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架构中的职能定位进行企业环境刑事合规的模式重构,提出"法检协同合作"模式下的企业环境刑事合规制度构架,其主要包括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启动、审判阶段合规监管机制第三方引入、刑法激励措施拓宽等具体制度建设.

    刑事合规环境刑事合规法院参与制度构建

    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及展望

    涂方祥张燕孙美娟杨秀华...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当前学界关于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一个二级或者三级指标体系架构.把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创新管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要素作为一级指标,把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战略规划、创新机制、科技投入、人才引进及培养、专利等因素作为二级指标,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调整和确定指标权重,以及去除内涵重复的冗余指标因子.文章在分析以往研究存在的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不够深入、指标不够精确等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聚焦科技型企业,深入分析企业科技创新的特点,进一步细化指标和准确计算指标权重等研究建议.

    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文献综述

    新时代出版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周玢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出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出版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版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出版"走出去"取得重要进展,这些共同推动出版企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然而,出版产业还面临着出版物"有高原没高峰",主题出版选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出版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服务大局和工作重点,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出版管理和品牌化建设,厚植人才根基,提升出版品质,持续塑造出版企业的新优势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出版企业新时代出版管理

    广西港航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秦佳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剖析了广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港航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对标推动广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广西港航系统应从机构改革方面增加编制、扩宽人才来源渠道方面做"大"人才队伍规模;在年龄、学历、专业、职称方面做"优"人才队伍结构;从重视对新进人员和后备干部的培养开发、导师带徒、创造展示机会方面做"强"人才素质提升;从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能上能下制度做"严"人才管理;从加强统筹谋划、资金保障、健全激励机制方面做"实"人才工作保障.

    广西港航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多维度互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路径考察——基于对"砂糖橘进东北"的个案阐释

    马光选陆涛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糖橘进东北"触发了广西与黑龙江之间的"双向奔赴",很好地阐释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路径.在桂黑两省区各族群众的省际互动中,通过文化、结构、认知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和空间、经济、文化、服务和心理等方面的"多维度互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经济、空间和情感的微观结构,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空间基础和情感基础.通过对"砂糖橘进东北"这一偶发性典型个案的考察,抽象和提炼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模式,希望能给其他省域内和省际之间常态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提供理论借鉴.

    砂糖橘交往交流交融全方位嵌入多维度互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旅游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

    李柏文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维度上具有互动性、对称性、传递性的同构关系,这决定了二者在"人口""共同富裕""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五个维度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高度契合关系.良好的旅游业态对中国式现代化主要发挥着"推动"或"服务"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层次的作用机理是在旅游强势领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挥推动和带动作用,比如在人口现代化、文明协调共处、旅游富民等方面;第二层次的作用机理是在旅游弱势领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挥服务和协助作用,比如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基于二个层面的作用机理构建出旅游推动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体系,可以得出旅游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将大有可为.

    旅游旅游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从"悦人"到"悦己":当代女大学生鲜花消费新探

    黎莹唐雍云杨婕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女大学生的鲜花消费逐渐流行,成为个性与时尚的重要标签.文章基于自我认同的理论视角,以广西G大学为例,对女大学生鲜花消费状况展开实地调查,发现鲜花消费由单一的"悦人"功能,转向复杂的"悦己"功能.赠礼性鲜花消费、冲动性鲜花消费和日常性鲜花消费,均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悦己性、随机性以及盲目性等共同特征,主要源于女大学生消费能力的层次化、传媒诱导的常态化、同辈群体的趋同化,还有心理需求的明显化.鲜花消费既是女大学生自我意识提升的直接反映,又充盈着自我认同感、幸福感与满足感,限于缺少固定的经济收入、尚未形成成熟的消费观念等现实条件,建议女大学生规避消费陷阱与盲目消费,建立健康的消费观念,进而实现理性的悦己消费.

    鲜花消费女大学生悦己消费自我认同

    新时代高校新闻舆论引导力提升路径研究

    朱润萍王秀杰刘若楠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位于西北地区部分省(区)的四所"985工程"院校开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基于梯次框架模型,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价值框架、议题框架、修辞框架、效果框架四个方面对推文进行分析,考察四所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进行舆论引导的现状与框架使用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四所高校在舆论引导效果上的差异较小,但是在框架应用上明显有着各自的倾向与优势.建议从倡导新闻发言人发声,构建校园互动对话机制;加强新闻议程设置,提升公众号传播效能;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推进高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重要效能.

    高校微信公众号网络舆论新闻舆论引导力提升路径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服务乡村振兴研究

    谭海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叙事,是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为更好满足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需求,建行积极开展金融服务改革与实践,构建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创新涉农信贷产品,打造农村金融服务场景,探索智能风险管控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服务乡村振兴的资源基础还相对薄弱,产品的市场能力有待提升,服务场景联动建设有待加强.应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普惠机制,优化涉农产品服务方案,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拓展智慧服务场景,深化风控体系建设,进而持续释放助推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效能.

    乡村振兴战略普惠金融金融科技新金融风险防控

    平台经济下数字零工的劳动形态、困境及其逻辑探究

    鲁彦楷张立伟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数字零工,促进了灵活就业.由于就业模式的不同,可将数字零工大致分为以共享平台为媒介进行供需匹配、通过在线劳动力市场从事众包就业和以自身影响力提供粉丝需要这三类.当前,此劳动群体还面临着劳动者职业保障建设不完善、劳动者"过劳"、平台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增大、情绪剥削等困境,使当下数字零工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面临着极大挑战,究其本质,在于劳动的异化.平台经济时代,数字零工在平台算法的监督下进行劳动,而劳动和资本也存在着特殊性.基于此,有必要在厘清数字零工生存困境生成逻辑的同时明晰其内在本质,需要政府以人为本,完善数字零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平台须关注零工长期需求,建立完整的健康管理机制;数字零工要树立法律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平台经济数字零工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