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盐湖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盐湖研究
盐湖研究

张彭熹

季刊

1008-858X

kejichu@isl.ac.cn

0971-6301683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18号

盐湖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Salt Lake Research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类自然科学期刊。主要刊登内容:盐湖、地下卤水、油田水等资源的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志盐元素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溶液化学和盐卤分析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报告与论文。盐湖、地下卤水、油田水等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分离提取技术,采选矿技术,无机盐化工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科研及应用技术成果,有所创新的阶段性研究及应用报告。以盐湖固体矿产和卤水资源为基础的无机材料和计算机技术在盐湖卤水等研究及生产中的应用。有关上述内容的综合性评述、专论、调研报告、简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子力显微术在水合盐相变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宋文淇曾金波耿占立李翔...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合盐相变材料作为潜热储存技术的储能物质在建筑、电池、微电子、热疗等热管理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可以实现水合盐相变材料表面的纳米尺度形貌表征和纳米力学成像,有助于在纳米尺度上原位跟踪和揭示材料表面发生的热物理性能演变,从根源上提升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文章回顾了AFM在水合盐相变材料研究中的一些应用.作为AFM表征的前提与基础,首先,介绍了水合盐相变材料的精确制备.其次,讨论了AFM形貌表征和定量纳米力学成像在水合盐表面演化、共晶点确认、纳米尺度相分离、聚合物复合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

    原子力显微镜水合盐相变材料峰值力定量纳米力学相分离

    东台吉乃尔盐湖沉积物硼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

    杨建文卢晓航马云麒苏维刚...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硼(B)同位素组成可以反映地质成因及演变,因此,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对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台吉乃尔盐湖沉积物开展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矿物组成与分布及水溶组分B同位素的研究,得出剖面沉积物B含量在5.82~677.70 μg/g之间,平均含量为296.26 μg/g;δ11B值的变化范围在-8.52‰~7.93‰之间,平均值为-2.81‰,B含量与δ11B值相关性较弱(R=0.15).结果表明,东台吉乃尔盐湖自晚更新世以来历经盐湖沉积演化的逆向(氯化物型-硫酸盐型)及正向(硫酸盐型-氯化物型)演变,具体表现为,(1)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中期(27~4.6 ka):干冷气候条件下,湖水处于蒸发浓缩过程;(2)全新世中期至晚期(4.6~0.3 ka):暖湿气候条件下,湖水处于淡化过程;(3)全新世晚期至今(0.3 ka~):湖水受蒸发作用影响,沉积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较弱,总体上处于蒸发浓缩过程.这不仅重建了东台盐湖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化过程,也为现阶段该盐湖的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东台吉乃尔盐湖沉积物硼同位素古环境

    江西上湖遗址的石英光释光年代及其信号晒退研究

    刘剑刚文欢于禄鹏安萍...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靠的年代学框架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然而考古遗址的沉积过程通常比较复杂,这可能会对光释光测年造成很大的问题.本研究利用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对江西上湖遗址的6个样品进行了光释光年代测定,通过不同粒径石英测年结果的对比分析上湖遗址样品的释光特性和晒退程度,并为遗址文化层提供初步的年代结果.(1)基于三个样品进行了不同粒径(大测片)石英光释光测年结果对比,可知4~11、38~63和63~90 μm三个组分的光释光年龄范围分别在50~63、67~78和71~94 ka.(2)对所有样品的粗颗粒(63~90 μm)进行的小测片测试结果非常离散,这表明样品存在晒退不均匀的问题;据最小年龄模型计算得到SH01-06的年龄结果分别为:4.1±0.9、6.8±1.9、32±4、47±8、28±4和28±4 ka,比不同粒径的大测片结果更加年轻,表明所有粒径组分均存在信号晒退问题.(3)研究初步确立了上湖遗址古人类活动的时间在距今30 ka左右,晚于47 ka,但该年龄结果仍然可能被高估.

    上湖遗址石英光释光测年不完全晒退残留剂量旧石器考古

    青藏高原东北部60多年来的气候暖湿化:来自德令哈水文气候的记录

    曾方明董博张西营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柴达木盆地水文气候的变化影响该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采用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方法对德令哈60多年来的气象和水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德令哈的气温和降水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1956-2022年升温速率为0.45℃/10 a,1956-2018年降水增加速率为26.6 mm/10 a.冬季气温升高最快,可达0.75℃/10 a;夏季降水增加最多,为17.1 mm/10 a.德令哈水文站的平均流量也呈显著增加趋势,1960-2020年增加速率为1.03 m3/s/10 a;夏季增加速率最快,为2.89 m3/s/10 a.平均流量主要受控于降水量,气温对其影响次之.Mann-Kendall检验显示平均流量在2009年发生突变.尽管1973-1980年的蒸发量处于高值,但1956-2003年的蒸发量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风速很可能是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素.湿润指数(降水量/蒸发量)呈升高趋势,表明德令哈气候近60年来朝湿润化方向发展.托素湖、尕海、青海湖湖面上涨及柴达木盆地植被覆盖度增加进一步印证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的暖湿化特征.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气温降水气候变化

    全新世以来察尔汗盐湖沉积物的OSL年代学研究

    周震鑫卢晓航杨建文苏维刚...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察尔汗盐湖沉积物记录了柴达木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信息,但全新世以来沉积剖面的研究比较稀少且相关年代数据也比较缺乏.在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东部,别勒滩区段西部和达布逊区段东部的沉积剖面中各发现2层细碎屑夹层,采集了相应的光释光样品,以研究察尔汗盐湖全新世时期的沉积年代.结果表明,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区段东部剖面(DBX)的2个碎屑层分别形成于6.2 ka(8.90 m)和2.8 ka(1.96 m),别勒滩区段东部剖面的2个碎屑层分别形成于2.9 ka(3.20 m)和0.9 ka(1.40 m),别勒滩区段西部剖面的2个碎屑层分别形成于2.4 ka(3.10 m)和0.7 ka(1.50 m).由于晚第四纪盐湖沉积松散且易溶造成样品的成分及来源复杂等影响,造成了剖面OSL数据远小于 14C、U-Th测年数据(8~9 ka).3个剖面沉积速率计算表明,察尔汗盐湖达布逊区段沉积速率大于别勒滩区段,而别勒滩区段东部的沉积速率高于西部,察尔汗盐湖与东台吉乃尔盐湖的沉积速率整体上保持一致.

    察尔汗盐湖光释光测年全新世沉积速率

    哌啶基离子液体在钠离子电池中的高温性能研究

    孟嘉祺贾国凤杨红军唐发满...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碳酸酯类电解液与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相容性较差,选择合适的电解液添加剂是提升硬碳电极电化学性能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合成了含烯丁基的哌啶离子液体(pp14),并以不同比例添加至基础电解液中,探究哌啶基离子液体在高温下对硬碳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15%体积比的pp14电解液可以有效提升HC电极的高温电化学稳定性及倍率性能,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循环时形成了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

    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离子液体含烯丁基哌啶高温性能

    造粒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基吸附剂对卤水中硼的吸附行为与机理

    崔香梅李可昕董明哲潘彤彤...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湖卤水中硼资源丰富,存在形式复杂多样,分离和回收硼的意义重大.基于N掺杂强静电与多羟基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硼阴离子的分离机制,设计以水合肼为N源,多羟基的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CNTs)为多羟基络合基,采用简单的一锅水热法合成了N掺杂的碳纳米管硼吸附材料(N-CNTs).此外,以改性的聚丙烯腈为造粒剂,经造粒后,最大硼吸附容量为20.45 mg/g,特别在低浓度硼的分离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使N-CNTs成为硼的高效吸附材料.吸附机理为一维碳纳米管和改性聚丙烯腈的高比表面积上多羟基与N掺杂位置发生强静电协同增强络合吸附.硼吸附过程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在高浓盐多离子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硼吸附性能.该吸附剂在东台吉乃尔盐湖卤水中硼的吸附容量达18.92±1 mg/g,该技术在盐湖卤水及水处理行业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盐湖卤水吸附法碳纳米管聚丙烯腈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油田卤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王昊张耀玲杨克利冯海涛...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地区油田卤水中无机盐资源丰富,但油田卤水中高含量的有机物会对该地区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油田卤水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物质,对VOCs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油田卤水有机物的组成特征.文章采用单因素分析法,通过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实验条件,建立非目标性分析油田卤水VOCs物质组成的方法.结果显示,四种不同萃取纤维头对油田卤水中VOCs的非目标性富集效果存在较大差别,富集效率由好到差依次为 50/30 μm Divinylbenzene/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DVB/CAR/PDMS)、75 μm CAR/PDMS、65 μm PDMS/DVB和100 μm PDMS.基于富集到的VOCs组分总峰面积和峰数目,选择50/30 μm DVB/CAR/PDMS萃取纤维头,最佳萃取条件为在80℃下恒温30 min、萃取50 min、解吸3 min.从南翼山地区油田卤水中共检出56种VOCs,主要包含苯系物、烷烃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以及部分含杂原子有机化合物.本研究结果可丰富南翼山地区油田卤水中有机物的物质组成数据,为该地区油田卤水综合利用过程中有机物的有效处理或去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地区高盐油田卤水中VOCs的分析方法提供借鉴.

    南翼山地区油田卤水挥发性有机物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察尔汗盐湖别勒滩矿区低钾原卤溶矿试验初步研究

    金青明朱登贤刘青青王召邦...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浅部固体钾盐为研究对象,尝试利用低钾原卤为溶剂,开展野外固液转化试验,分析其溶矿变化特征.试验结果显示:试验过程中试验区内水位显著上升,试验后6#试验渠卤水及探坑涌水中KCl含量上升、NaCl含量下降,原卤质量明显得到提升.此现象有力证明了低钾原卤作为溶剂可以将区域内的固体钾盐转化为液相.鉴于低钾原卤对于石盐是饱和的,且在含钾矿物的溶解过程中会析出石盐矿物,试验过程中不会大规模破坏盐层的骨架,不会对采卤设施造成影响.综上所述,采用低钾原卤作为溶剂实施固液转化的策略是可行的.

    察尔汗盐湖低品位固体钾盐低钾原卤固液转化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架构研究

    姜莹莹李岩赵润身王士强...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盐湖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外盐湖产业界尚无统一的标准体系,不利于推进"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顶层设计.论文归纳梳理了全球盐湖产业相关的现行标准,系统分析了青海盐湖产业相关标准的现状和地位,初步构思了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基本框架,提出了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建议.研究工作切实发挥好标准化对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规范和引导盐湖产业创新发展,深入落实国家标准化有关政策要求都具有参考意义.

    盐湖产业标准体系现状分析框架结构举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