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张治安

季刊

2097-0544

xb@ylsy.edu.cn

0999-8120432

835000

新疆伊宁市解放西路448号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伊犁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双百”、“二为”方针,立足本院、面向全国,突出边疆、多民族和师范的特点,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内涵、历史底蕴和实践路径

    周煜宸周普元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贯通古今的现代文明,是理论、历史与实践的统一.同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亦具有极为丰富的意蕴,是多维度的现代文明.从理论内涵、历史底蕴和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探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理论和历史的生发逻辑下,把握其"根脉""魂脉",阐释其历史观、历史文脉及历史必然性;从"第二个结合"出发,积极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内涵历史底蕴实践路径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探析

    曹均学赵艳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人才匮乏、文化吸引力弱化、文化环境堪忧等现实困境.只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优化乡村人才体系,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乡村文化治理,才能更好地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精神面貌,力求以乡村文化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而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

    习近平文化思想乡村文化振兴文化自信

    "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十周年:成就、挑战与发展策略

    罗霞余晓钟
    13-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先行领域.十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能源政策、能源投资融资、能源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贸易、能源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能源合作领域充实,合作规模扩大,合作质量提升,为共建国、区域、全球的经济发展与能源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融合全球碳中和进程与各国不同诉求,"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面临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国际竞争、经济与技术成本等多重风险与挑战.我国与共建国家应抓住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机遇,顺应碳中和新形势,契合绿色低碳新要求,在"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开放共享、共同能源安全"四个方面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

    新时代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关系论述

    阿依吐松·苏旦居来提·司马义张先革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处在深度变革时期,风险和机遇推动世界各国积极寻求合作,这为中国和俄罗斯合作提供新驱动力.国家利益的契合是新时代中俄合作的内在基础.中俄外交战略目标和原则取向高度一致,有着共同的安全和发展威胁,这促使两国合作不断加深加强.新时代中俄双边合作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学术层面都表现得非常活跃,在经贸、科技等领域合作密切,体现出两国关系的高度互信、深度融合、外交立场一致等特征.此外,捍卫多边主义成为中俄相互支持、精诚合作的又一表现,展现出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高水平.总之,在高度契合的国家利益和坚实的务实合作带动下,中俄关系将行稳致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新时代中俄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

    再论当代中国的司法参谋制

    李可李庆航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中国司法语境中,法院围绕个案裁判积累了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生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司法参谋制.作为一种司法制度或司法惯例,它有着自己生效的条件、作用的方式和功能的边界.司法参谋制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司法体系,蕴含着中国独有的司法制度基因和纹理,是当代中国司法审判权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参谋制展现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经验探索和悄无声息的组织蜕变,始终与自上而下的制度建构并存、博弈和斗争.要充分发挥司法参谋制的正面制度功能,对其组织形态进行类型化,进而总结、归纳提炼出它的基本特征,探究其生成、演变机理和规律,并反思其变异原因,最终通过厘清司法参谋制的参谋权限、规范司法参谋制的参谋程序、祛除司法参谋制的行政化色彩、强化司法参谋制的决策职能等途径,深化对司法参谋制的制度改革.

    司法参谋制审判权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司法参与

    全球海洋法治视域下BBNJ国际协定信息交换机制优化探析

    吕祯祯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信息交换机制是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一领域进行全球治理的一种创新法治手段.若将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纳入国际法的规制范围将更有利于整合和共享公海海洋资源.但在国际会议讨论中的信息交换机制在设立理念、设立数量、具体职能、管理机构和运行方式等方面仍存诸多缺陷.需对其他国际文书所使用的信息交换机制进行精华萃取,通过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纳入法律规制范畴、创建全球-区域-国家三级共享网络体系、明确及细化信息交换机制的具体法定职能、设立由秘书处和其他现有机构组成的联合管理机构、建立专家和从业者互联互动的网络平台等路径优化BBNJ国际协定信息交换机制.

    生物多样性国际协定信息交换机制

    "破b"类词语的历时演变探究——以"破"为例

    董紫薇曹祝兵
    4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古汉语词汇同一性原则,再论"破"类词语内部同一性的二分现象."破"是"破b"类词语家族中的典型成员,句法方面,古汉语"破"的结构句式主要有SVO(主动宾)、SV(非被动主谓式)、SV(被动主谓式)、V1V2(O)(连动式)、VC(O)(动结式)、VO(偏正式)六种,"破"总体呈明显的自动化发展趋势.语义特征方面,由于饰语"破"相对占比的增多、使动式的衰落、动结式的产生等多种原因,"破"的[+性状性]语义特征凸显趋势明显,而[+动作性]语义特征则在逐代减弱.

    "破"同一性自动化语义特征历时演变

    现代汉语词法研究述评

    颜刚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非构式语法视角下不同的语言学背景分析汉语词法研究状况,从构式语法视角来看词法研究中的新进展,得出构式语法视角相对于非构式语法视角在研究词法问题中的优点:构式语法研究注重结构整体意义的挖掘;注重对人类一般认知机制的探讨;注重词法构式能产性限制条件的探究,可以更好地解释构词过程中存在的构式压制现象.

    构式语法词法词法构式

    新工业诗歌:孤独的升华和形上之思——以马行《地球的工号》为例

    董迎春王雨桐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业诗歌以中国科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为背景,关注在现代文明、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命意义及工业社会中人的孤独和异化.马行跟随地质勘探队深入广袤无垠之地,西部的自然环境既有残酷艰难的一面,也有壮美广阔的一面.马行怀着真挚的工人情感为石油工人群体立言,书写了一种"工业田园"式的图景,在诗意的栖居中消解了"异化"的孤独,体现出一种昂扬乐观的诗意精神,进一步阐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度思考.

    马行新工业诗歌西部孤寂诗写

    在场·望乡·重构——叶梅生态书写的三个维度

    牟欢张凡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作家叶梅的生态书写转向自觉,进行了专门的生态散文写作.从广义的生态意识到严格意义上的生态自觉,作家叶梅的生态书写整体包括三个重要维度:一是通过在场的生态观察表达具身共在的体悟;二是通过回望原乡完成审美经验的复归;三是通过重构达成文化记忆的再生.叶梅试图通过以上三个维度的建构激活自身文学实践,呼应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创作的内在要求.

    叶梅生态书写在场原乡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