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技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技术研究
工程技术研究

张若生

双月刊

2096-2789

yjcktg@126.com

020-81899270

510381

广州市芳村大道1号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大楼3楼

工程技术研究/Journal Metallurgical Collection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由广州市金属学会主办。多年来,坚持以导向、实用为特点,全面报道冶金及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面向广大冶金行业及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水淡化工程反渗透装置加载施工工艺研究

    郑亚杰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联酋乌姆盖万海水淡化项目采用先进的"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工艺,拥有数量庞大的反渗透膜,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及控制反渗透膜加载进程.文章通过分析反渗透膜加载施工工艺,创新性地提出四个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提升反渗装置膜加载技术水平.

    海水淡化工程反渗透膜反渗装置反渗透膜加载

    深厚软土基坑测斜管埋设深度对比分析

    梁伟俊
    100-10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总结深厚软土基坑测斜管埋设不同深度的变形规律,文章以广东珠海横琴某深基坑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比各测斜监测点在不同深度曲线变形情况,发现测量深度与桩深越接近,测量结果中底端位移的稳定性越强.这种自下而上的测量资料整理方法,以底部为基准点,能更准确地反映位移情况,符合规范要求.

    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软土基坑数据分析

    排土场边坡光伏支架基础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李振宇郭文景宋雨宝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坡区域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当前对此类区域的光伏支架基础型式研究较少.文章针对单桩和双排单桩顺坡向连接这两种基础类型,研究了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的相互作用和桩身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基础型式中桩周最大位移出现在桩身右侧坡体顶面处,桩身最大应力出现在桩底位置处;双桩基础型式中,1号桩桩周最大位移出现在桩身入土深度一半位置附近,且桩身应力分布较为均匀,2号桩桩周最大位移出现在桩身右侧坡体顶面处,桩身最大应力出现在桩底处.

    边坡桩基础ABAQUS有限元光伏支架

    薄壁墩连续梁桥静力学特性及静力稳定性分析

    谢晓辉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广东省深—汕西高速公路某双肢薄壁墩连续梁桥为例,通过Midas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墩壁厚度对桥梁上部结构、墩身静力学特性及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墩身厚度对桥梁上部结构弯矩的影响顺序为边跨、主跨、左肢支点、右肢支点;墩身厚度显著影响墩顶和墩底弯矩,均随壁厚增加而增大,最大变化量出现在左肢墩底,为 23.14%;墩壁厚度对整体稳定性影响不大,各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均高于设计规范值.研究结果可为桥梁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桥梁工程双肢薄壁墩连续梁桥静力分布稳定性系数

    超级双相不锈钢内部化学清洗关键施工工艺研究

    吴黎明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联酋乌姆盖万150MIGD海水淡化项目是全球第二大膜法海水淡化项目,拥有数量巨大的反渗透膜壳(ROPV).反渗透膜壳的渗透侧与盐水侧均离不开超级双相不锈钢管,长期运营后污垢附着在不锈钢管表面,会影响淡化效率.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安全方便、环境友好的化学清洗方案,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两大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可供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海水淡化化学清洗超级双相不锈钢反渗透膜壳

    粉质黏土地层盾构废弃泥浆处理絮凝剂配比优化试验研究

    孙警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粉质黏土地层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废弃泥浆处理的难题,结合济泺路穿越黄河隧道工程,对泥浆处理过程中添加的絮凝剂开展了室内试验研究,对比了有机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的水分离析效果,并对絮凝剂添加量进行了优选.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可有效降低泥浆的含水率,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均无法有效降低泥浆的含水率.添加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后,泥浆水分离析较缓慢,水分离析效果不好.当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添加量为 0.09%~0.12%时,比阻达到最小值,水分离析性能最优.

    粉质黏土泥水平衡盾构泥浆处理絮凝剂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裂缝的成因及防治

    冯毅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路面以其良好的行车性能、较低的造价成为高速公路面层的首选材料.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车辆荷载的增加,沥青路面难免产生裂缝等病害,威胁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服务寿命.文章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沥青路面面层的裂缝类型、成因,从优化设计、裂缝灌缝、表面铣刨重铺以及加铺沥青面层四个方面提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裂缝防治对策,以期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科学预防与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裂缝荷载型裂缝非荷载型裂缝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探析

    展国海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管理问题,文章构建了包含人员风险、设备风险、材料风险和环境风险四个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TOPSIS模型对三个施工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各方案与理想解的贴近度结果.结果显示,方案 1的贴近度最高,表明其安全风险管理效果最佳.该研究有助于为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TOP-SIS模型

    基于BIM平台的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严志权陈伊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施工管理过程中安全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过程管理粗放等问题,文章基于BIM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期间以BIM为核心,自主开发了BIM质量安全管理平台框架,通过构建统一的协同管理平台系统,开发了实名信息管理、安全文明线上检查、质量验收流程精准化改造等创新功能,将复杂的建筑信息转化为直观、可视化的数据,提升了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也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了数据的可追溯,打破了传统管理中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了项目参与各方的实时信息共享与高效协同工作.

    BIM平台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安全巡检质量验收

    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

    陈能辉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测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质检方法,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数据预处理、挖掘运行和结果整理三个步骤,对大数据挖掘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聚类分析和Apriori算法设定交互质检目标,并结合双向三维数据挖掘建立了质检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文章设计的质检方法在准确性、效率和适应性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为测绘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测绘工程项目管理大数据技术测绘数据数据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