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机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陈庆云(院士)

月刊

0253-2786

bainji@sioc.ac.cn

021-54925244

200032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有机化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承办,集中反映有机化学界的最新科研成果、研究动态以及发展趋势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有机化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钯催化的碳(sp3)-硅键转化实现碳(sp3)-碳(sp2)偶联制备三氟丙基(杂)芳烃

    刘君君卢涛涛马平赵庆阳...
    1319-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商业可得的三烷氧基三氟丙基硅试剂,通过钯催化的碳(sp3)-硅键转化实现了 C(sp3)—C(sp2)偶联反应。该偶联反应方法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可以有效制备一系列含多种官能团的三氟丙基(杂)芳烃。氟离子添加剂和双膦配体的脂肪链的调节对于提高反应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钯催化桧山偶联反应氟烷基化有机硅试剂

    三异丙基硅烷(TIPS)保护苯酚的无过渡金属催化区域选择性硫氰化反应

    鞠国栋周冠宇赵应声
    1327-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芳基硫氰酸酯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广泛存在于农用化学品、药品和材料中。以NH4SCN为硫氰化试剂,过氧单磺酸钾/(2KHSO5·KHSO4·K2SO4,oxone)为氧化剂,实现了三异丙基硅烷(TIPS)保护的苯酚衍生物无过渡金属催化区域选择性硫氰化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良好至优异的收率实现了转化,并且多种官能团对反应条件都有良好的耐受性。该方法的实用性在麝香草酚、戊甲酚和苯乙基间苯二酚等生物活性分子的硫氰化反应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硫氰化三异丙基硅烷(TIPS)保护的苯酚无过渡金属催化自由基阳离子

    基于聚集诱导效应(AIE)-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效应的四苯乙烯荧光探针对Zn(Ⅱ)检测研究

    张继东杨垚张杰厍伟...
    1337-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种以四苯乙烯为荧光基团、邻香草醛为识别基团的聚集诱导效应(AIE)Zn2+荧光探针。探针的结构通过1HNMR、质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研究发现,探针对Zn2+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荧光强度随着Zn2+的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强。通过Job plot和单晶结构表征发现,探针与Zn2+是2∶1的结合模式,检测限为56。2 nmol·L-1。检测机理归因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和AIE效应。该新型AIE探针可作为分析测定Zn2+的一种便捷工具。

    四苯乙烯聚集诱导发光荧光探针锌配合物

    氧化锆负载硒催化苯酚氧化反应

    雍达明田杰杨瑞洪吴启超...
    1343-1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锆负载硒可以由易得的二氧化锆与硒氢化钠反应制备。研究表明,该材料可催化苯酚氧化,制备对苯醌。与传统硒催化氧化反应相比,该反应无需使用化学氧化剂,而是可以直接利用分子氧为氧化剂,从而显著降低合成成本,并且相对安全。氧化锆负载硒是一种稳定的含硒材料,可以反复多次回收利用而不会失活。其卓越的催化氧化性能有望应用于工业。

    氧化锆催化氧化苯酚对苯醌

    矮陀陀中一个新的脂肪酸苷类化合物

    刘培源韦玉璐宋静茹颜小捷...
    1348-1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楝科(Meliaceae)地黄连属(Munronia)羽状地黄连(Munronia pinnata W。Theobald)(矮陀陀)的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其95%乙醇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通过MS、IR、1D-和2D-NMR等谱学手段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为矮陀陀脂肪酸苷A(1)、2-[6-O-((2E)-6R-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基)-β-D-吡喃葡萄糖基]-2-甲基乳酸氧苷(2)、山奈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栗苷A(4)、山奈酚-3-O-(6"-O-顺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金色酰胺醇酯(6)、布卢门醇A(7)、蚱蜢酮(8)、curcusinol(9)和黑麦草素内脂(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的NMR数据为首次报道。生物活性筛查显示化合物1在160 μmol/L的浓度下对HCT116、A549、HepG2、MCF7和MDAMB等肿瘤细胞均无细胞毒性作用。

    楝科矮陀陀矮陀陀脂肪酸苷A结构鉴定

    诺丽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魏琴芝余章昕徐盟徐伟...
    1357-1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诺丽种子中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新的倍半木脂素moricitan A(1),一个新天然产物4-甲氧基异美洲素A(2),一个新的蒽醌2,4-二羟基-3,8-二甲氧基-7-(甲氧基甲基)-9,10-蒽二酮(7)和7个已知的化合物3~6和8~10,其结构通过多种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确定,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通过圆二色谱(ECD)计算确定。评价了所有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NO)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和9'-ethyl americanol A(3)表现出较好的抗炎活性,其 IC50 分别为(2。52±0。22)和(5。46±0。89)μmol/L,强于阳性对照地塞米松[IC50为(65。39±1。02)μmol/L]。

    海巴戟诺丽木脂素蒽醌抗炎活性

    土坛树中高度氧化的杜松烷型倍半萜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魏艳梅余章昕杜怡益王平淑...
    1363-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海南民间药用植物土坛树树皮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高度氧化的杜松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alansalene A(1)和2,7-二羟基-4-异丙基-1-甲基-6-萘醛(5)以及5个己知的同系物,通过NMR、HR-ES1-MS等多种现代波谱技术确定了其化学结构。体外抗炎活性显示,化合物alangene D(2)具有突出的抗炎活性,其IC50=(2。98±0。11)μmol/L强于阳性对照药物地塞米松[IC50=(39。62±0。12)μmol/L]。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显示,化合物alangene F(3)和2,7-二羟基-4-异丙基-6-甲基萘-1-甲醛(6)表现出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分别为(111。85±1。80)和(18。55±0。68)μmol/L[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478。75±27。14)μmol/L]。

    土坛树高度氧化倍半萜抗炎α-葡萄糖苷酶抑制

    铜催化实现1,3-二烯与二氧化碳不对称双羧基化反应

    戚朝荣江焕峰
    1368-1370页

    复杂二倍半萜Retigeranic acid A的全合成

    汪洋杨晨黄莎华
    1371-1373页

    吲哚不对称氢化动态动力学拆分新策略

    牛童周永贵
    1374-13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