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机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陈庆云(院士)

月刊

0253-2786

bainji@sioc.ac.cn

021-54925244

200032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有机化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承办,集中反映有机化学界的最新科研成果、研究动态以及发展趋势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有机化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性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刺激响应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唐子然孙浩朱亮亮
    2393-2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作为一种清洁且安全可控的刺激响应信号,具有非接触性、灵敏度高及可远程精准操控等优点。近年来,具有光刺激响应性质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发光性质可以通过光刺激来精确调控,在生物成像、防伪、光图案化和光学传感等领域展现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为了促进人们对光刺激响应型AIE材料的理解,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因为缺少其在内在机理方面的系统性综述,在此,系统总结了近些年来光刺激响应型AIE材料的研究进展。依据光刺激响应的内在机理(光化学和光物理),介绍了近些年来光刺激响应型AIE材料的设计、性质调控以及应用实例,并对该领域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能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光刺激响应聚集诱导发光光化学光物理激发态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用于肿瘤光学诊疗

    黄伟庚高翼亭孙妍燕鼎元...
    2413-2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因其优异的聚集态增强诊疗特性在肿瘤诊疗领域备受关注。激发后的AIE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能量弛豫途径耗散激发态能量,产生活性氧或光热,用于成像导航下的肿瘤一体化诊疗。根据激发方式的不同,系统地总结了 AIE材料用于肿瘤诊疗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光致激发(包含使用白光、660、808、980或1064 nm激光器)、化学激发、超声激发和X射线激发。此外,简要讨论了每种激发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聚集诱导发光激发源肿瘤诊疗

    固态荧光光开关分子研究进展

    胡甲松李春娟徐斌田文晶...
    2425-2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荧光光开关分子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性、可逆性和抗疲劳性,在防伪、超分辨成像、光学数据存储、传感器件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荧光光开关分子的荧光切换需要一定的空间自由度,因此相比于溶液荧光光开关,实现固态的荧光光开关具有一定的难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与荧光光开关分子通过共价键或超分子相互作用结合,AIE分子扭曲的构象可以为荧光光开关分子光照后的构型变化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实现固态的荧光光开关。主要综述了这一策略在几种典型的光开关分子中的应用,为新型固态荧光光开关分子体系的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对理解固态光开关分子刺激响应机制、开发新材料和拓展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光开关聚集诱导发光荧光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肿瘤光治疗应用中的最新进展

    孟子翔田秀梅张天富
    2441-2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症是世界上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光疗以其无创、无耐受性、副作用小和操作方便等优势,已成为癌症精准治疗的新范式。自2001年唐本忠院士团队发现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以来,具有该性质的荧光材料被广泛用作高效光敏/光热试剂。因其高度扭曲的分子结构,避免了聚集态下的平面堆叠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荧光材料聚集淬灭现象,显著提高了量子产率和光稳定性。作者详细对AIE材料作为光敏剂、光热剂及显影剂在癌症光疗(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和光声成像)以及联合治疗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聚集诱导发光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多模态联合治疗

    弱作用基有机发光材料

    沈钇灼罗康为徐清洋张鉴予...
    2453-2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非共轭甚至完全不含π电子的结构中发现的反常发光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其发光机制不清以及发光性能较差,导致这一领域的发展较为缓慢。总结了近年来在此类弱作用基发光材料的空间共轭机理研究及性能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基于非共轭多芳基烷烃机理研究模型,提出了弱作用基发光材料的空间共轭机制,并开发了空间共轭的构象和基元电子结构调控策略,基于这些策略成功开发出了高效率全光色发射的弱作用基发光聚合物。与此同时,研究发现空间共轭在传统具有共轭结构的扭转分子中也广泛存在,被认为是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一个重要发光机理。

    空间共轭弱相互作用荧光多芳基烷烃聚集诱导发光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纳米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洁李楠赵娜
    2469-2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分子是近年来荧光材料研究领域中的明星分子,在聚集态具有高的发光效率以及优异的活性氧产生能力。纳米酶是一类具有类酶催化性能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酶催化活性。AIE分子与纳米酶结合的纳米复合材料兼具AIE分子与纳米酶的独特性能。综述了 AIE分子纳米酶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在化学/生物传感、光学诊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聚集诱导发光纳米酶化学/生物传感光学诊疗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高效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用于脂滴成像

    黄凯航尹理姜青云汪乾...
    2479-2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可作为染料标记物用于无自体荧光的生物成像。然而,可特异性靶向至脂滴并进行高质量荧光成像的高效AIE-TADF染料目前极少有报道。通过在邻苯二甲酰亚胺单元上分别引入二苯胺、9,10-二氢-9,9-二苯基吖啶、9,10-二氢-9,9-二甲基吖啶等结构不同的电子给体以及连接脂滴靶向基团吗啉,成功获得了三个新型的有机发光分子。研究发现,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优异的AIE性能,其在固态下的荧光量子产率可达46。5%。同时,5-(二苯胺基)-2-(2-吗啉基乙基)异吲哚啉-1,3-二酮(1)和5-(9,9-二苯基吖啶-10(9H)-基)-2-(2-吗啉基乙基)异吲哚啉-1,3-二酮(2)只能产生荧光,而5-(9,9-二甲基吖啶-10(9H)-基)-2-(2-吗啉基乙基)异吲哚啉-1,3-二酮(3)则可以发射高亮度的TADF。更重要的是,3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可以进入细胞并特异性靶向至脂滴,从而实现高亮度的荧光成像。其与商用脂滴染色剂Bodipy的成像区域的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87。该工作为用于生物成像的高性能AIE-TADF分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聚集诱导发光热激活延迟荧光脂滴生物成像

    三苯胺-吩噻嗪衍生物掺杂聚合物的光诱导室温磷光

    李楠王雲生李振
    2487-2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领域,以光作为刺激源的光诱导室温磷光(RTP)材料因其非接触式读写和应用范围广而引起广泛关注。然而,这类材料目前仍相对稀少,开发新型高效光响应RTP分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Buchwald-Hartwig C—N偶联反应成功合成了三个吩噻嗪衍生物TPA-PTZ、TPA-2PTZ和TPA-3PTZ。将上述分子分别作为发色单元掺杂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质中,制备了具有优异光诱导RTP性能的高分子薄膜。其中,TPA-PTZ掺杂薄膜在持续的紫外线照射后,量子产率增加了 19倍,达到了 5。68%。与此同时,这些材料还具备优越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365 nm,500 μW·cm-2,时间>200 s)或温度高达75 ℃的情况下,仍可以保持较高强度的磷光。这些光诱导RTP材料的独特性质,赋予它们在发光显示、防伪以及先进光学材料领域较大的应用潜力。

    刺激响应发光材料光诱导室温磷光吩噻嗪衍生物聚合物掺杂

    给体-受体(D-A)型苯基环八四噻吩的合成及其聚集诱导发光与高压发光性能研究

    杨玉杰曹微于际凯张志霞...
    2495-2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鞍型"环八四噻吩(COTh)是一类有趣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通过Suzuki反应,将强吸电子基团氰基(CN)与强供电子基团甲氧基(OMe)引入到苯环的邻位、间位与对位,构筑了 6种取代苯基的给体-受体(D-A)型Ar-COTh化合物。p-OMe-Ph-COTh的单晶结构分析显示,分子间存在多重S…C、C…O和O…H相互作用。这些D-A型Ar-COTh化合物均表现出显著的AIE发光性质,来源于COTh自身的分子内空间共轭效应(ITSC)所造成的较低能级的激发态发光,发光峰位与取代基效应关联较小。其固态发光的荧光量子产率高于AIE态发光。高压下,含强吸电子基团的p-CN-Ph-COTh随着压力从0。00 GPa到8。86 GPa的变化,其荧光发射峰从531 nm红移到了 634 nm,二者相差达103 nm;而含供电子基团的p-OMe-Ph-COTh随着压力从0。00GPa到12。0GPa的变化,其发射峰只变化了29nm,体现出显著的取代基效应与高压发光性质。

    环八四噻吩(COTh)给体-受体(D-A)化合物合成聚集诱导发光(AIE)高压发光

    窄化芘基发光分子半峰宽的合成策略

    谢志鑫黎少玲刘威严楷...
    2504-2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高效窄带发射的有机发光材料是实现有机发光二极管高色纯度、高分辨的关键。针对有机发光分子的发射光谱谱较宽的问题,基于芘基发光材料体系,提出了利用空间立体效应窄化发光分子的半峰宽的分子设计策略。利用空间位阻效应,通过在芘的2-位引入大位阻的取代基团,降低了 3-位取代基团三苯胺的分子转动,设计合成的芘基发光分子5具有相对高的固态量子产率(>0。31)和固态下较窄的半峰宽(相较于溶液态和没有立体效应存在下)。特别的,制备的化合物5c在固态下显示出最大的发射峰位于484 nm,量子产率较高(0。38)和发射半峰宽较窄(49 nm)。

    聚集诱导发光窄带发射立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