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廖品琥

双月刊

1001-5817

yyxb@sina.com,yyxb1979@126.com

0776-2843414

533000

广西百色市城乡路98号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9年,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反映国内外、我院在医学科研、教学、医疗、诸多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促进学术交流、特别欢迎原创性的科研论著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类医学稿件,欢迎院内外作者给本刊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预测复杂性与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

    李文武卜慧萍姚明哲竺仕林...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验证不同影像组学模型在复杂性与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平扫图像,从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的降维和筛选,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等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通过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95%置信区间(95% CI)等指标获得最佳的影像组学模型.此外,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临床特征并建立临床模型.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将影像组学标签与临床标签相结合,构建一个组合模型.最后,采用ROC曲线分析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并利用决策曲线分析(DCA)来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 最终筛选出年龄和C反应蛋白2个临床特征.从每个患者CT图像共提取出1 834个影像组学特征,并确定了 16个最有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在影像组学模型中,SVM表现出最佳的预测效率和稳定性,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16(95% CI为0.862~0.970)和0.842(95% CI为0.739~0.945).在所有模型中,组合模型的诊断效能最佳,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43(95% CI为0.896~0.990)和0.855(95% CI为0.759~0.951).DCA提示组合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和临床价值.结论 结合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组合模型对复杂性与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了一种无创、有效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切除.

    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急性阑尾炎临床特征

    MHSP65-TCL疫苗对不同病理类型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效果的差异

    孙悦王耀辉杨继文储博文...
    65-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及比较改良后的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65-肿瘤细胞裂解物(MHSP65-TCL)疫苗对不同类型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差异.方法 首先,生物信息学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三阴性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活化情况;其次,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RACK1、Bcl-2、CTNNBL1等细胞活化因子,及细胞凋亡诱导因子PDL1、HMGB1、Fas-L在三阴性乳腺细胞中的丰度及其影响免疫细胞活化的信号通路.进而,在制备MHSP65-TCL去除TCL中的PDL1或增加TCL中Bcl-2,再通过体内外抗肿瘤实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三阴性乳腺癌效果的差异.结果 蛋白表达丰度的检测,MDA-MB-453细胞中HMGB1的表达量是最高的,但Bcl-2表达最低,结合各类型三阴性乳腺癌淋巴浸润,体外杀伤实验以及体内动物实验,3种不同类型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尤其是LAR型细胞系MDA-MB-453,主要依赖HMGB1抑制免疫细胞.从TCL中去除HMGB1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MHSP65-TCL的抗肿瘤效果.结论 阐明MHSP65-TCL疫苗对各类型三阴性乳腺癌疗效差异及机制,并建立起一种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新方法.

    三阴性乳腺癌生物信息学肿瘤细胞裂解物免疫细胞浸润抗肿瘤疫苗

    老年人群24 h脉压、脉压指数水平及ApoE基因型频率分布与脑微出血关系研究

    张灿张红艳刘文灿叶斌...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4 h脉压、脉压指数水平及ApoE基因型频率分布与脑微出血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6例,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结果分为非CMBs组和CMBs组.收集并记录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及24 h脉压、脉压指数,并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非CMBs组与CMBs组24 h脉压、脉压指数水平、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ε4等位基因携带组(OR=5.321,95% CI:1.849~15.318)、24 h脉压(OR=1.086,95% CI:1.031~1.143)是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ε4等位基因携带组增加了脑叶、深部/幕下组微出血发生率,24 h宽脉压增加了深部/幕下组CMBs发生率.结论 24 h脉压、脉压指数水平以及ApoE基因型频率分布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脑微出血具有一定的关系,ε4等位基因、24 h宽脉压增加脑微出血风险.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24h脉压24h脉压指数脑出血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郏振功李辉郑家雷胡永全...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评估这些代谢参数在NSCLC诊断和分期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了 85例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PET/CT中心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包括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位置、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CYFRA 21-1表达、EGFR突变和PD-L1表达在内的临床病理特征.通过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分析18 F-FDG PET/CT代谢参数,包括SUVmax、MTV和TLG.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代谢参数,并评估这些参数对疾病特征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一般特征方面,如BMI和吸烟史,两组患者的代谢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类型、肿瘤位置、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CYFRA 21-1表达、EGFR突变和PD-L1表达方面,代谢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MTV和TLG在识别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EGFR突变和PD-L1表达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7~0.9,P<0.05).在识别肿瘤位置和CYFRA 21-1表达方面,这些参数的诊断效能尚可(AUC=0.6~0.7,P<0.05).结论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MTV和TLG)对NSCLC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EGFR突变和PD-L1表达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这些参数可以为NSCLC的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癌,非小细胞肺18F-FDGPET/CT代谢参数病理类型

    老年患者胆总管结石首次行sEST联合EPBD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陈先志徐喆丁升张健...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首次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首次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年龄≥70岁,非老年组年龄<70岁.对比两组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RCP+sEST+EPBD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老年组患者在年龄、术前合并症、胆总管结石取净率和胆道支架上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口服血小板药、插管次数≥2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首次行ERCP+s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的,但胆总管结石取净率低于非老年组.对于术前口服血小板药和插管次数≥ 2次的患者,需警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胆总管结石病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括约肌切开术,内窥镜老年人

    两种术式对合并外侧壁骨折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彭硕黄菲菲蒋慧韬韦广源...
    90-9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FHR)对治疗高龄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差异的影响.方法 将41例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固定组在使用PFNA固定后,再应用预弯好的3.5 mm螺孔锁定钢板内固定外侧壁;另一组应用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行FHR,外侧壁骨折块应用张力带绑扎技术固定,术后两组均进行随访及疗效评估.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7.21±2.43)个月,内固定组在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优于FHR组(P<0.001),手术时间FHR组优于内固定组(P<0.05),患者术后下地首次负重时间(助行器辅助)、术后开始行走时间(助行器辅助)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FHR组优于内固定组(P<0.001),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出现屈氏步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治疗高龄合并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远端固定生物型FHR相较于髓内固定可获得更早的离床及患肢负重时间,早期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尽管手术难度较大,但仍值得推广应用.

    髋骨折外侧壁高龄股骨头置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校园氛围对桂西民族地区初中生经验性回避的影响:社会情绪能力的中介作用

    欧阳泽平罗雨星黎旭娇邓树嵩...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社会情绪能力在校园氛围与经验性回避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选取百色市82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测量青少年经验性回避、社会情绪能力和校园氛围.结果 女生经验性回避得分高于男生(t=4.620,P<0.001);青少年经验性回避与校园氛围(r=-0.234,P<0.001)、社会情绪能力(r=-0.189,P<0.001)存在负相关;社会情绪能力在经验性回避与校园氛围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8.57%.结论 青少年所处的校园氛围不仅直接影响其经验性回避,同时还通过社会情绪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经验性回避.

    经验性回避校园氛围社会情绪能力中介作用青少年

    广西某市区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HPV疫苗接种意愿分析

    何志雁漆光紫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广西某市区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HPV疫苗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疾病预防机构和医疗保健单位对于HPV宣传教育及HPV疫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某市区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纳入调查对象921人,其中高档娱乐场所378人(41.04%),中档227人(24.65%),低档316人(34.31%);仅有712人(77.31%)表示有接种HPV疫苗意愿,其中高档359人(94.97%),中档126人(55.51%),低档227人(71.84%);高、中、低档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4.138,P<0.001).场所档次(β=-0.133)、从事现职业的时长(β=0.041)、烟酒嗜好(β=-0.108)是影响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接种HPV疫苗意愿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接种意愿需要提高,应进一步加大宫颈癌、HPV及HPV疫苗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丰富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其获取社会支持,同时继续推进HPV疫苗普惠大众的进程,提升HPV疫苗接种率.

    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意愿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

    高剂量阿莫西林联合PPI二联疗法相比传统含铋剂四联疗法初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凌翔林秋满杨心怡赖颖瑜...
    10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含有阿莫西林高剂量二联疗法(high-dose dual therapy,HDDT)对比含铋剂四联疗法(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BQT)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检索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发表的比较含阿莫西林HDDT对比含铋剂BQT初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与安全性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RCTs),严格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RCTs,涉及3 5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便秘、腹痛、腹泻、腹胀、口干、口腔异味、尿黄、呕吐、皮肤瘙痒、皮疹、疲劳乏力、失眠、四肢感觉异常/疼痛、头晕、心悸的发生率以及意向性分析(ITT)、符合方案分析(PP)根除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DT组嗳气、恶心、黑便、口苦、舌苔/牙齿变黑、食欲减退、头痛、味觉改变的发生率以及总不良反应率低于BQT组(P<0.05).结论 在根除Hp中,与BQT相比,含阿莫西林HDDT具有相似的疗效,但有更低的不良反应率.

    幽门螺杆菌感染阿莫西林高剂量二联疗法含铋剂四联疗法Meta分析

    基于Neo4j探究程红亮教授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规律

    吴安琪周冰原程红亮胡培佳...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Neo4j知识图谱技术探究程红亮教授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规律.方法 收集568份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五科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门诊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针灸诊疗记录,运用Neo4j 3.5.25图数据库生成证型总体关系图谱,基于Python 3.8.6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利用PHP 5.4程序代码进行腧穴关联规则分析,并在Neo4j中绘制腧穴关联规则知识图谱,运用Cypher语句查询 目标证型关联度较高的关系并输出得到证型聚类知识图谱.结果 共涉及中医证型7种,分布频率百分比≥20%的症状有18个,频率≥20%的腧穴有19个,腧穴归经分布次数较多的有任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提升度较高的关联组合由以下腧穴组成:手三里、外关、曲池、阳陵泉、大钟、气海、血海等,得到证型聚类知识图谱.结论 程红亮教授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当以"辨经论治"为核心,确立了以任、督二脉为主,结合不同经脉组穴的取穴思路.

    知识图谱针灸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规律程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