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阅江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阅江学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阅江学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廉水

双月刊

1674-7089

yjxk@nuist.edu.cn

025-58731054

210044

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阅江学刊/Journal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CHSSCD
查看更多>>以“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为办刊目标,秉承“特色中有个性,深度中显内涵,高雅中见品味”的办刊理念,以全球视野和多学科视角,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前沿动态,重点反映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观点新、信息新、角度新、资料新、方法新”的理论成果。读者主要为国内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人员以及高等院校人文社科教师、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意蕴阐释

    王岩竟辉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开启、推动和引领中国改革事业的进程中所凝练出的一系列深邃而独特的改革话语,绝非简单的实践映射或经验归纳,而是对改革实践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改革理论核心逻辑的精准表达,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意蕴.展开来讲,这种意蕴内在地包含于改革的整体进程、内在规律、基本原则和目标指向之中,外在地表现为求真务实、人民中心、平等追求、正义法治、敢闯敢试以及核心权威等突出特征.当前,深入剖析并准确解读这些改革话语,不仅有助于增强改革话语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强化其解释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洞悉改革的本质规律与正确方向,从而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阐释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兼谈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阙明坤沈阳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具有深厚而坚定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人民向往"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路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拓宽世界现代化道路选择.立足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利益导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汇聚共同富裕强大合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契合点,主动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深化改革

    西方心灵哲学的最新发展、瓶颈问题与国际学术攻关中的中国担当

    高新民
    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不能满足于跟踪性、评介性研究,必须思考中国心灵哲学如何走向世界、为解决心灵哲学的世界性难题发出有中国气派的声音进而在国际心灵哲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西方心灵哲学的最新发展和面临的瓶颈问题为我们在国际心灵哲学的协力攻关中抢占学术制高点提供了难得的挑战和机遇.要在心灵哲学的解题活动和出路探寻中奉献中国智慧,首先必须对已有心灵哲学研究进行把脉,对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其次,要坚持本质认识的一般原则和程序,先尽可能全面地考察心理个例及其性质,尽量不遗漏心理样式和个例尤其是典型样式,然后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原则,逐渐推进心理本质的认知;最后,加强对心灵的本体论研究,特别是在表述心理现象时存在的概念真空进而通过概念革命完成合适的范畴体系建构,是突破心灵哲学发展质量不高这一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

    心灵哲学意识自然化瓶颈中国气派发声

    资本主义时间的异化困境审视

    杨生平杨琳韬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资本主义治理术的不断发展演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陷入多维度的时间异化困境.其一是量化时间的物化统治,人的生产生活节律在资本力量的物化主宰中受到了精确量化的重构与操控.其二是自由时间的隐性剥夺,人的自由时间在资本逻辑的进阶布控中落入消费主义的幽微化窃取网罗之中.其三是生命时间的全面治理,人的生命生活时间在资本权力的全面规训中受到全方位、周密化的吸纳、治理与管控.劳动者由此陷入了与本真生活旨趣相悖的异化生存境况,彻底蜕变为服务于资本增殖活动的驯顺主体.资本权力对主体自由时间的吞噬、操控与规制,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总体上呈现出多维演化的发展态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囿于自身固有的内在限制,无法从自我设定的时间异化境况中跳脱出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则为这种困境的突围提供了可行性.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量化时间自由时间生命时间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周宏春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已孕育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需要进行理论总结并用于指导新的碳减排实践.当前,要认真研究以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碳减排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尽可能低的投入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能源结构优化须以低碳为导向,即降低高碳能源生产和消费比重,提高低碳能源生产和消费比重;在消费环节应以节能为重点,减缓化石能源消费增长势头并尽快达峰.要依靠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突破,破解"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和卡点,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之路.

    新质生产力碳达峰碳中和颠覆性技术高质量发展低碳转型绿色制造

    新质生产力驱动能源系统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战略框架及应用探索

    张明孙欣然王龙可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关键资源,推动能源系统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首先,从"新"和"质"的先进性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表现形式,提炼出能源系统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其次,从科技创新的革命力量、要素配置的创新活力、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三个方面解析新质生产力的驱动理论逻辑,进一步构建能源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框架;最后,以新能源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用为例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价值.研究发现,培育和发展能源系统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以颠覆性技术为锚点,优化新质生产要素的配置,依托现代信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资源等技术手段,聚焦重点能源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做强新能源、锂电池、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让能源系统更加"坚韧".

    新质生产力能源系统新型能源体系新兴产业能源安全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机制与对策

    甄紫涵周胜王灿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将以强大动能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人工智能的应用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双碳"目标的重要体现.人工智能将推动低碳技术要素的升级变革,促进相关知识要素的丰富发展,纳入并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协同配置.当前,使用人工智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面临潜在挑战,如计算密集型人工智能导致相关碳排放迅速增长、数据要素的流通渠道不畅、数据伦理问题尚未得到高度重视、部分关键人工智能技术仍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存在一定的"产-学-研"链条脱节风险等.因此,需要推进计算密集型人工智能绿色化,加强相关排放的检测与核算;加快建设数据要素市场,统筹考虑数据流通与数据安全;建立并完善数据伦理相关标准规范和审查机制;加快推进关键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攻关;着力推进"AI+双碳"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

    新质生产力"双碳"目标人工智能绿色转型数据要素

    中国精神、中国特性:大模型与中国自主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理论体系——兼论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建构

    邹其昌
    7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理论体系中凸显"中国自主"是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和关键在于深入挖掘大模型与中国自主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探讨了大模型助推中国自主人工智能设计治理迭代升级的内涵和方式体系,并结合设计个案对大模型与手艺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考察,并对大模型在乡村设计中的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理论体系建构过程进行思考与探索.

    大模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设计人工智能设计治理理论

    从"世界模拟器"可以走向通用人工智能吗?

    吴静
    9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OpenAI发布的通用视觉大模型Sora以其强大的文生视频能力拥有了对当下世界进行描绘的话语权力,但其背后存在的大语言模型对世界表征的合法性问题以及带来的认知风险和社会性后果,需要将哲学和技术批判结合起来进行反思与预防性研究.本文对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技术进行分析,探究文生视频的技术本质和应用困境.同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通用性,分析了其背后蕴藏的技术理性及对用户价值认知的重塑.研究表明,在从技术通用性到知识公理性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了认识论上的悖论.基于深度学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无法真正理解世界运作方式,只是处理信息单元和语义的逻辑关系,且现有的生成式大模型在反事实推理和合规性方面仍存在缺陷,还远未达到全方位理解世界、表征世界的程度.因此,在虚实共生、人机融合成为新的时代命题时,如何把握"虚""实"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需要审视的维度.这不仅关系到社会资源的投入,而且更关系到人类自身的重塑和对于世界的理解.

    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模态数据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战炤磊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空经济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切入点,其高质量发展既是新兴产业迈向成熟产业的内在要求,也是赋能强国建设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围绕低空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各地区掀起了低空经济发展热潮,并取得了初步成就.然而,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在规模扩张、应用场景、技术设施、政策环境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制约,必须系统探索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我们要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构建低空经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构建低空经济的集成化政策体系;以全方位强化全面创新为主线,构建低空经济的协同化动力体系;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纽带,构建低空经济的系统化支撑体系.

    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