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研究与发展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研究与发展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

骆品亮

双月刊

1004-8308

rdmana@fudan.edu.cn

021-65643679

200433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内

研究与发展管理/Journal R & D Manage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由复旦和全国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管理学术刊物,主编为郑绍濂教授,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刊物主要刊登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管理研究论文,面向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广大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管理研究人员和有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其他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I时代的社会创新理论

    刘志阳郑若愚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AI)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重塑了人类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诞生于工业时代的传统社会创新理论在AI时代的解释力逐渐势微,学术界提出了重建AI时代社会创新理论的新任务.本文在比较传统社会创新与数字社会创新的基础上,提出AI社会创新的内涵,以此建构AI时代的社会创新理论.本文强调AI社会创新有助于智能识别漂浮的社会问题,推进解决方案的最优匹配,促进社会创新成果的扩散.围绕AI在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匹配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以社会问题的紧迫性和解决方案的新颖性为框架,首次提出AI自主搜索式、AI赋能生成式、AI自主修补式、AI赋能探索式四种AI社会创新模式.研究发现拓展了已有社会创新理论的内涵.

    人工智能(AI)社会创新社会创业数字技术理论建构

    政府数字社会创新能促进企业共享价值创造吗?——来自城市大脑的证据

    冉戎杨笑然陈烨靖刘建一...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价值创造是企业推进国家共同富裕战略实现的核心方式,会受到政府治理行为变革的影响.然而,政府数字社会创新作为政府治理行为变革新形态,其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共享价值创造仍有待深入论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构建了政府数字社会创新和企业共享价值创造的理论联系.借助我国各地陆续引入城市大脑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政府数字社会创新能促进企业共享价值创造,而且以城市大脑服务广度和应用清晰度为代表的政府数字社会创新水平越高,企业共享价值创造表现越好.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管理者战略领导力视角下的管理者能力和政治关联分别正向调节和负向调节政府数字社会创新和企业共享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发现补充了企业共享价值创造的政府治理行为变革驱动因素研究,为政府数字社会创新对企业共享价值创造的影响及边界条件议题提供了有力回应和理论解释.

    政府数字社会创新企业共享价值创造城市大脑管理者能力政治关联

    差异化创新实践对企业共享价值目标的影响

    鲁晓玮张树满
    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在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和社会问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创新范式,使企业寻求利益的同时产生正外部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差异化创新行为对企业共享价值目标实现的影响机理.采用2010-2019年544家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探究了社会共享价值目标的创新驱动因素,并建立了企业差异化创新行为实践的目标寻求分析范式.研究结果表明:低质型创新行为对企业共享价值目标影响并不显著;企业技术创新程度高对商业价值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重视社会创新行为实践对企业共享价值目标无显著促进作用,这意味着企业对创新行为的重视程度不同,其与企业共享价值目标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变化;企业进行优质型创新实践是推动共享价值目标实现的最大动力.研究结论验证了企业差异化创新行为实践的"博弈性",丰富了企业差异化创新行为与共享价值目标关系的研究,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共享价值技术创新行为社会创新行为差异化

    红色文化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地理位置数据的研究

    严若森张锦浩周燃
    3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制度理论,并基于277个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的地理位置数据,以2009-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红色文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红色文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正式制度环境的完善会削弱红色文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管理者的绿色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是红色文化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两条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红色文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和所在地公众环保意识更强的企业中更显著,而企业所属行业是否亲近消费者对此促进作用的影响并未有显著不同.研究结论从微观企业角度揭示了红色文化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作用机理,为解决红色文化"本体论"困境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亦为政府部门重视红色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社会治理功能提供了管理启示.

    红色文化非正式制度企业绿色创新

    一举两得:内部碳定价机制的环境与价值双效应研究

    徐鹏刘礼燕
    5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部碳定价机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减排工具,企业在业务运营中设定自己的碳价格,通过减少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并实现自身价值增值.虽然内部碳定价机制作为一种新兴措施广受欢迎,但其对企业层面的环境及价值影响尚未得到关注.以2011-2020年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中日本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理论,实证探究内部碳定价机制的环境效应与价值效应.结果显示:内部碳定价机制有利于企业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碳绩效(环境效应),进而促进企业价值(价值效应)的提升.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内部碳定价机制价值效应的理论解释,为国家碳减排政策制定及企业价值增加的前置诱因探究提供理论借鉴.

    内部碳定价机制企业价值碳绩效利益相关者理论

    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创新与碳绩效——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公众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

    马苓刘硕郑敏娜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利用数字化优势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双碳"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理论出发,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碳绩效,并探讨了绿色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和公众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碳绩效,并通过绿色创新正向影响企业碳绩效水平.同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公众环境关注度均能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绩效的促进作用在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市场竞争程度的情境下更为明显,但产权性质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厘清了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进而提升碳绩效的驱动机制,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企业数字化转型碳绩效绿色创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公众环境关注度

    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合作研发战略——水资源税规制下的博弈研究

    程常高周海炜严翔
    7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定水资源税政策和提高高耗水企业的节水技术水平是发展节水型工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路径.政府水资源税政策如何影响高耗水企业之间的节水技术合作研发尚待深入探析.本文根据微分博弈理论,构建了水资源税背景下企业节水技术的非合作研发决策、两阶段研发共享激励型合作决策和完全协同研发决策,通过这些策略探讨了企业的均衡节水量和节水技术水平的时间演变轨迹,并对企业的均衡收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借助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来分配节水技术带来的收益,并针对水资源税试点区域的高耗水企业A进行了仿真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在非合作策略下,企业的决策具有帕累托效率提升的空间;而研发激励策略能显著增强企业对节水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节水技术的成熟度,并增加企业的收益;企业在节水技术研发的努力程度与其收益分配的比例呈正相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对于确保企业持续投入研发至关重要.此外,尽管受条件制约,水资源税仍然发挥了绿色税制的杠杆作用,刺激了高耗水企业技术研发的投入.研究结论揭示了水资源税对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研发合作的驱动机制和关键因素,对水资源税背景下高耗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水资源税节水技术最优控制方法企业研发合作

    灵活用工模式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雇主—雇员匹配调查的证据

    柳建坤何晓斌周文霞
    8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励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对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雇主—雇员匹配调查"数据,从用工模式视角考察灵活用工模式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灵活用工模式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抑制效应;从劳动力要素配置角度来看,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下降是造成灵活用工模式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重要机制;扩大企业规模以及增强企业工会劳动保护效果均可以削弱灵活用工模式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效应.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关于用工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认识,而且为创新研发投入决策理论以及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提供了经验参考.

    灵活用工研发投入劳动力要素配置劳动保护

    数字平台生态嵌入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视角

    王炳成孙玉馨张士强曾丽君...
    10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是缓解企业资源与能力约束进而推动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但数字平台生态嵌入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尚未被充分揭示.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并检验了数字平台生态嵌入通过能力进化式重构与能力替代式重构作用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双中介模型,并探讨了组织敏捷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平台生态嵌入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进化式重构与能力替代式重构在数字平台生态嵌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双中介作用;组织敏捷性不仅会强化数字平台生态嵌入与能力进化式重构和能力替代式重构之间的正向关系,还会正向强化数字平台生态嵌入通过能力进化式重构与替代式重构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路径.研究结论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研究,并为企业嵌入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践启示.

    数字平台生态嵌入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进化式重构能力替代式重构组织敏捷性

    制度组态视角下数字生态激发创业活跃度的多元路径——基于NCA与fsQCA的研究

    张吉昌龙静王泽民
    11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优化数字生态环境激发区域创业活跃度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管理问题.本文基于制度逻辑理论,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31个省区市为案例,检验了数字政府、数字基础、数字经济、数字能力与数字社会5个条件对区域创业活跃度的组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政府、数字基础、数字经济是区域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其重要性程度依次为数字政府、数字基础与数字经济.存在"政府统筹—市场决定型""政府赋能—市场调节型""市场调节—社会助力型""政府统筹—社会助力型"4类产生高创业活跃度的制度组态.存在3类产生非高创业活跃度的制度组态,呈现出以下2个特征:数字生态中各要素均表现不佳;在缺少政府统筹或赋能的情况下,即使市场发挥调节作用,也不能产生高区域创业活跃度.研究揭示了数字生态影响创业活跃度的多元路径,对优化地区数字生态环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创业活力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数字生态创业活跃度制度逻辑数字经济NCAfsQ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