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铀矿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铀矿地质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
铀矿地质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

张金带

双月刊

1000-0658

ykdz@chinajournal.net.cn

010-64965404

100029

北京9818信箱

铀矿地质/Journal Uranium Ge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性学术与技术兼顾的核地质类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并已改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本刊旨在促进核地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应用。主要登载铀矿地质领域内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铀矿地质、普通物探及放射性物探、遥感技术方法、钻探技术、分析方法、环境地质、水文与工程地质、非金属及建材地质等。文章形式主要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合评述、技术交流、科技开发与市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松辽盆地南部保康地区钻孔铀矿化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董守政李子颖蔡煜琦刘军港...
    377-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辽盆地是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之一.文章以松辽盆地保康地区姚家组下段为主要研究目标层,采用地球化学和光谱学,针对赋矿砂岩中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硫同位素和有机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保康地区铀矿化特征和成矿前景.分析结果显示:保康地区矿化段具有脱Si,富Fe、Mn的特征,并且更加富集S和TOC;与铀相伴生的微量元素有Co、Ni、Mo、Cd、Re、Tl、Zr等,其中Mo、Cd、Re富集相对更加强烈,并且与铀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保康地区姚家组下段矿化样品δ34S值为-17.7 ‰~-2.7 ‰,低于非矿化样品,说明黄铁矿中硫的主要来源为有机物热解(TDS);光谱学特征显示,样品中的有机质成熟度相对较高,与腐殖酸有一定相似性,推测是由深部烃源岩层演化而来的.综合分析铀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有机质特征,认为保康地区铀矿化特征符合渗出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特点.

    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激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保康地区

    松辽盆地西南部大林地区铀成矿特征分析

    张亮亮蔡建芳姜山宁君...
    394-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林铀矿床是松辽盆地西南部新近探明的砂岩型铀矿床.文章对大林铀矿床的矿体产出特征、铀的赋存状态等成矿特征开展研究.研究表明,宏观上,含矿层姚家组下段氧化砂岩十分发育,铀矿体呈多层产出且受氧化带控制明显.微观上,铀主要呈吸附态,独立铀矿物与含铀矿物较少,沥青铀矿是主要的独立铀矿物,存在含钛铀矿物与闪锌矿的热液矿物组合.根据成矿特征初步判断,大林铀矿床与邻近的钱家店铀矿床和宝龙山铀矿床成因相似,是表生流体与深部流体叠加作用的结果.

    砂岩型铀矿松辽盆地成矿作用大林地区铀矿物

    松辽盆地西南部姚家组下段局部排泄源特征及与铀矿化关系分析

    唐国龙禹宝利张亮亮蔺鹏飞...
    404-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姚家组下段含水层是重要的铀矿化区域.为了深入了解该地区的铀成矿机制,文章采用水文地质分析、放射性元素含量测定、水化学特征分析等手段,结合区域构造和含水层结构研究,对姚家组下段局部排泄源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揭示了姚家组下段具备完整的补给-径流-排泄体系;补给区大面积发育潜水氧化带,径流区发育层间氧化带;更重要的是,确定了局部排泄源为隐伏排泄源,并发现含矿含水层地下水向上部第四系含水层排泄过程中,在局部排泄源区域引起了一系列水文地质特征的变化.局部排泄源的空间存在对铀矿化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这为松辽盆地西南部铀矿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排泄源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铀矿化姚家组下段松辽盆地西南部

    巴音戈壁盆地巴北凹陷G4井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张海云刘波李鹏叶茂...
    417-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北凹陷是巴音戈壁盆地西部拐子湖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近年来凹陷内取得了一定的铀矿找矿成果,但是总体的工作程度较低,地层的划分对比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深部火山岩未做过年代学研究,地质年代尚不明确.为了精确划分凹陷内的沉积盖层,明确找矿目的层,本次研究选取了凹陷北部G4线剖面进行细致解剖,系统采取样品进行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以期为以上问题提供证据.分析结果表明,钻井深部玄武岩所测得的锆石年龄有两组,分别为(126±4.2)Ma、(243.5±1.7)Ma,两组锆石均为岩浆成因锆石,第一组年龄代表该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即早白垩世中期,第二组年龄代表火山活动捕获的早期岩浆锆石年龄.玄武岩的形成时代很好地约束了地层的形成时代,说明该层玄武岩所在地层为下白垩统苏红图组下段.基于火山岩年龄的核定,对区内沉积盖层进行了精细化划分,总结了地层划分标志,结合沉积体系、地层铀含量等综合分析,厘定了下白垩统银根组为主要的铀矿找矿目的层.

    玄武岩U-Pb定年地层划分苏红图组巴北凹陷沉积体系

    粤北佛冈岩体琶江地区断裂构造特征与找矿方向

    许丽丽
    428-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北佛冈复式岩体中部琶江地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北北西向及近南北向五组.文章对这五组断裂构造进行了野外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分析,将区内断裂构造划分为三级,一级断裂为近东西向社岗-门楼富断裂、竹园-草子顶断裂;二级断裂为北东向仙人石断裂、汤塘断裂;三级断裂为北东向次级断裂、北西向、北北西向及近南北向断裂.其中近东西向、北东向断裂为压扭性断裂,控制了区内铀矿床、铀矿点的分布与产出,为重要的控岩控矿断裂;北北西向17号带、近南北向5号、83号带、F1-1断裂带为主要含矿构造,次级北东向2号带、F1 断裂带为次要含矿断裂.综合分析认为区内北北西向17号带、近南北向5号、83号带、F1-1断裂带为下一步重点工程揭露部位.

    琶江地区控矿断裂含矿断裂找矿方向

    粤北诸广岩体南部铀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李海东江卫兵刘斌赖静...
    442-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诸广岩体南部地处闽赣后加里东隆起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刚柔地块结合部,位于东西向南岭铀成矿带与北东向桃山-诸广铀成矿带的交汇部位,自西向东分布有城口、长江、百顺和全安4个矿集区.文章通过对诸广岩体南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岩浆热液活动、铀源以及控矿因素等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同时结合前期已有工作成果,系统梳理了区内铀矿化类型、赋存空间及控矿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诸广岩体南部铀找矿潜力,提出了以下找矿方向:1)棉花坑、书楼丘、水石等矿床深部及外围是区内成矿最有利地段,为下一步找矿重点地段;2)塘湾矿床深部、企岭、黄沙桥等矿床外围新发现的成矿有利地段可进一步进行扩大或钻探验证;3)对比华南邻区花岗岩外带型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成果,认为诸广岩体南部外带型铀矿化可作为区内铀矿的重要找矿方向.

    铀成矿条件找矿潜力矿化特征控矿因素诸广岩体南部

    粤北地区塘洞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龙自强彭渤洋刘斌
    459-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塘洞岩体位于粤北地区长江铀矿集区北部,具有较好的铀成矿地质条件.文章通过对塘洞岩体岩相学、地球化学分析,初步探讨了塘洞岩体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结果表明:塘洞岩体岩性为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72.77%~73.83%)、富铝(Al2O3=13.13%~13.82%)、富碱(K2O=5.00%~6.84%,Na2O=1.55%~2.67%),且钾大于钠,贫铁、镁、钙、钛、磷,铝饱和指数(A/CNK=1.08~1.28)大部分大于1.1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属轻稀土富集型(LREE/HREE= 8.45~12.86),明显铕负异常(δEu=0.24~0.3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Pb,而贫Nb、Ta、Ti、Zr等高场强元素.塘洞岩体CaO/Na2O=0.16~0.58、Rb/Sr=5.01~8.19、Ra/Ba=0.90~1.94,指示其源区为砂质岩与泥质岩混合,属于S型花岗岩,主要为同碰撞后期在碰撞加厚向伸展减薄构造转换阶段的地壳物质经部分熔融形成的.

    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塘洞岩体粤北地区

    湘西北黑色岩系中钛铀矿的结晶方式及对铀多金属成矿的指示意义

    王健杨帆王文全王振云...
    470-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铀矿由于其特殊的矿物学性质,在自然界中基本均以变生态产出,因此其原始结构数据很难被准确测定.文章通过α粒子径迹蚀刻、扫描电镜背散射图像、能谱分析、元素面扫描等综合手段发现,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中的钛铀矿大部分从成矿溶液中直接晶出,自形程度较高,主要呈针状、板条状;少部分以交代金红石、钛铁矿等早先矿物的方式形成,此种方式形成的钛铀矿晶型差,自形程度低,多数情况下还可见被交代矿物的残留晶形;少数钛铀矿以含矿溶液对含铀、钛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进行热液改造和重结晶作用的方式形成,此种方式形成的钛铀矿矿物颗粒较为细小,大多呈针状,有时以放射状集合体的形式出现.以上发现不仅能为研究自然条件下的钛铀矿提供较为详实的实物样本,也能为开发利用黑色岩系中铀多金属的采冶工艺提供矿物学方面的依据.统计研究发现鲕粒状磷灰石,平均有机碳含量为21.18%;部分溶蚀磷灰石,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1.49%;重结晶磷灰石,大部分不含有机碳.结合黑色岩系矿物学方面的研究认为,海底喷流热水中所携带的矿化元素会通过出溶作用和还原作用在黑色岩系的微孔洞、微裂隙和矿物间隙中沉淀富集,生成钛铀矿、沥青铀矿、辉砷镍矿、方铅矿等不同类型的铀多金属矿物.

    钛铀矿黑色岩系磷灰石出溶作用湘西北

    广西金鸡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研究

    赖传勇
    480-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金鸡盆地是广西境内最早发现砂岩型铀矿化的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盆地内的铀储层具有较典型的红夹灰地质特征,其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研究可为相同地区、构造背景、层位的铀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文章通过地面调查、钻探揭露,结合类比分析等手段,从岩相古地理、古气候、氧化还原带、铀储层、铀源5个方面分析了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分析矿体形态、围岩蚀变和矿石岩性、蚀变特征等,总结盆地铀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金鸡盆地铀成矿空间受到灰色还原砂体的限制,研究表明金鸡盆地铀成矿经历了4个阶段,下白垩统早期沉积的较厚的紫红色氧化砂体为汇聚的铀原提供了存储空间,下白垩统晚期沉积的灰色还原砂体为铀成矿提供了必要的成矿地质条件,在压实成岩过程中氧化砂体中的U6+随孔隙水排出,在还原砂体中被还原为U4+,并被灰色砂岩中的碳质碎屑和含有机质泥砾所吸附成矿,后期构造活动带来的流体由于岩石孔隙度较小仅在构造面两侧形成有限的叠加改造.

    金鸡盆地砂岩型铀矿铀储层成矿机理成矿模式

    基于耦合马尔科夫链的砂岩型铀矿岩性模拟

    王心雨周万蓬孙远强王龙辉...
    488-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和开采,人们开始寻找能够揭露隐伏地质情况的方法,近年来,岩性模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结合前人的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强度系数的改进耦合马尔科夫链模型岩性模拟的方法.基于砂岩型铀矿成矿原理,通过调节马尔科夫链模型耦合过程中的耦合强度系数,使模拟结果更接近真实地层状态.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塔然高勒矿床为例,应用改进的耦合马尔科夫链模型还原了研究区的部分地层岩性,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可以精确地模拟地层岩性的真实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方法对钻孔数量过度依赖的问题.

    耦合马尔科夫链砂岩型铀矿耦合强度系数岩性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