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设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姜远海

月刊

1674-1633

cmd_ed@126.com

010-58697365,58694756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6号楼36层 3601

中国医疗设备/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类重要期刊,是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会刊,已列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并从2001年起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由吴阶平副委员长亲题刊名,由全国著名医学工程专家组成编委会,十五年来,杂志出版质量逐年提高,现为大16开,64页精美增装本,月刊。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家专论、研究论文、技术创新、医疗设备原理与使用、仪器设备质控与计量、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维修、仪器设备市场信息、购置评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atalyst光学体表监测在左侧乳腺癌ABC-DIBH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刘剑锋钟鹤立张光伟吴何苟...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应用主动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ntrol,ABC)技术的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DIBH)放疗中,使用光学体表追踪技术监测屏气的有效性和体位的重复性效果,以保证患者在放疗中吸气方式一致和体位不变,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方法 选取应用ABC技术放疗的23例左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Catalyst进行治疗中DIBH体位监测,以分次内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为参考标准,分别记录二者误差数据,应用Pearson法和Bland-Altman法分别评估两组误差的相关性和两种系统的一致性.将光学体表监测值与CBCT配准误差值之间的差值定义为Catalyst体表监测精度.结果 Catalyst监测在左右(x轴)方向、头脚(y轴)方向和前后(z轴)方向误差分别为(0.08±1.04)、(1.44±2.15)、(0.45±1.69)mm,CBCT配准误差分别为(0.15±1.15)、(1.51±2.28)、(0.44±1.81)mm.x轴方向和z轴方向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0、0.77,呈强相关;y轴方向r值为0.82,呈极强相关.二者95%CI值在x、y与z轴方向分别为[-2.01,1.86]、[-2.69,2.57]、[-2.32,2.34]mm,Catalyst监测精度在x、y、z轴方向分别为(-0.08±0.99)、(-0.06±1.34)、(0.01±1.19)mm.结论 Catalyst可有效监测使用ABC进行治疗左侧乳腺癌患者的屏气状态,能准确且实时监测患者位置,提高治疗精确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Catalyst光学体表追踪主动呼吸控制左侧乳腺癌放射治疗

    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对放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钟思瑶孙斌徐程李海亮...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对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左右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各1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移动治疗计划的治疗中心模拟摆位误差情况,分析不同摆位误差对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瘤床推量区(CTV-boost)95%体积的受量:CTV-D95和CTV-boost-D95,以及危及器官(肺V5、肺V20、健侧乳腺Dmean、左乳患者心脏Dmean)的影响.结果 单向摆位误差在0.5 cm以内时,在治疗中心偏患侧、头、腹3个方向上,CTV-D95的平均值接近原计划,危及器官受量显著减小;在治疗中心偏健侧、脚、背3个方向上,CTV-D95的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显著增加,其中治疗中心偏背方向剂量变化最大,但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治疗中心同时偏向患侧、头、腹3个方向0.5 cm范围内,计划剂量变化可以接受.治疗中心同时偏向健侧、脚、背3个方向0.3 cm范围内,计划剂量变化可以接受;当这3个方向上的偏差同时达到0.5 cm时,CTV-D95、CTV-boost-D95受量小于处方剂量的95%,肺V20受量平均值超出了要求的剂量限制,治疗实际受量不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本中心的摆位平均误差在X、Y、Z方向均小于0.3 cm时,摆位误差导致的剂量偏差基本处于临床可接受范围.实际工作中,治疗中心同时偏向健侧、脚、背方向达到0.5 cm时,应引起治疗师高度重视,可适当增加锥形束CT次数.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锥形束CT摆位误差剂量影响

    通量平滑度对食管癌放疗计划的影响

    孙宇张武刘灏武曼莉...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Monaco计划系统4种通量平滑度对食管癌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3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划靶区 50 Gy/25次的处方剂量,分别使用4种通量平滑模式(Off、Low、Medium和High)设计4组放疗计划,将处方剂量归一至95%的靶区体积后,统计各评价指标,并使用基于等效均匀剂量的参数化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NTCP)模型进行评估.使用SPSS 2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使用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4组计划在靶区剂量(D98、D2、Dmean、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危及器官剂量(双肺V30、V20、V10、V5、Dmean、NTCP;心脏V30、Dmean、NTCP;脊髓Dmax)以及计划执行时间和计划总控制点数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MU)方面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通量平滑程度增加,MU呈降低趋势.TOPSIS综合分析结果显示LOW组综合评分最高.结论 在食管癌放疗计划设计中,4种通量平滑模式均能满足临床治疗要求,通量平滑度的提高可降低治疗MU;考虑计划整体指标的情况下,可选择Low模式达到最优的剂量结果.

    食管癌放疗计划Monaco计划系统通量平滑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基于HIS病种诊疗小目录的DRG主诊断选择辅助支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王兴强徐茂云
    79-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多病种治疗条件下临床医生选择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主诊断困难的问题,基于病种诊疗小目录技术实现DRG主诊断选择辅助决策支持功能,提高DRG主诊断选择的准确性.方法 建立病种诊疗小目录和病种价表小目录,将病种与诊疗项目和价表项目分别做对照.创建数据库医嘱表和费用明细表的触发器,实现患者目录内诊疗数据和费用数据的采集,再通过WebService服务实现病种治疗费用和病种治疗时间的排序,为临床医生提供DRG主诊断选择辅助支持.比较系统使用前后主诊断准确率、病案归档时间及超地区病种平均费用的差异.结果 系统使用后,病案主诊断错误率由11.5%降到3.0%,病案归档时间由(3.34±1.77)d缩短至(3.13±1.60)d,患者费用超地区病种平均费用由(1508.85±10355.77)元降低至(506.68±10385.09)元,降低66.42%,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消耗医疗资源最多"和"影响住院时间最长"两个要素的定量数据,可以提高DRG主诊断选择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医院信息系统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主诊断诊疗项目病种目录

    基于C/S架构和物联网技术的可移动医疗设备共享调配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王杰薛博宇徐云华张琛...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设计一个可移动医疗设备高效管理与临床科室共享调配相结合的医疗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实现可移动医疗设备使用的全过程管理.方法 基于C/S架构,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整合现有医疗设备大数据资源,结合医院需求,构建可移动医疗设备共享调配系统,实现医疗设备共享管理、预约借用、统计分析等核心功能.通过比较系统上线前后呼吸机调配次数、平均调配时间、呼吸机使用率、单台呼吸机日均收入4个指标,分析系统应用效果.结果 系统上线后,呼吸机调配次数明显增加、平均调配时间明显降低,呼吸机使用率、单台呼吸机日均收入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系统对提高呼吸机调配效率与使用效率有促进作用.结论 可移动医疗设备共享调配系统优化了医院设备管理流程,实现了医疗资源的统一调配,有效满足临床紧急抢救时医疗设备调配使用的相关需求,提高了医疗设备周转率以及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医院节约人员成本、降低采购费用,为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可移动医疗设备物联网C/S架构设备共享管理系统

    我院门诊国家医保结算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陈建福
    92-9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门诊国家医保结算,优化医保患者门诊流程,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方法 前端使用SunnyUI框架开发Winform应用程序,后端采用Spring MVC技术基于Java实现MVC设计模式与医院信息系统全面集成,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法开发支持国家医保的门诊医保结算系统.结果 通过门诊国家医保结算系统的应用,患者等候时间由(181±3)s下降至(89±2)s,医保结算完成时间从(119±2)s降低至(59±1)s,差错率由(1.31%±0.02%)降低至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就诊效率显著提升.结论 门诊医保结算系统的实施,实现了患者本地结算、省内异地结算、跨省异地结算,优化了整个医保结算流程,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水平.

    医保结算门诊医保医保电子凭证SpringMVCOAuth2.0Winform

    技术支持视角下医疗设备维修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朱兴广白丽娟贾梦帆王昊...
    97-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技术支持视角设计开发医疗设备维修智能管理系统,探索以需求为驱动,以数据为中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方法 基于MySQL数据库,完成数据库规范化、标准化设计;后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服务使用Python语言,基于异步网络库Tornado框架进行开发;APP端使用DART语言,基于跨平台的移动应用框架Flutter进行开发,最终构建一套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和技术支持的维修管理系统.结果 系统应用后,故障现场排除率由(78.28%±6.07%)上升至(88.18%±5.92%),临床服务满意度评分由(85.93±7.27)分提升至(91.97±4.77)分,故障平均修复天数由(1.47±1.28)d降低至(1.16±0.58)d,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系统可以有效为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率,并为后续实现基于大数据的辅助决策,实现设备维修管理精准化、智能化打下基础.

    医疗设备技术支持辅助决策维修管理系统

    基于SPD系统的骨科植入性耗材管理实践

    陈云芝王柯赛冯学琛樊秀云...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有效实现骨科植入性耗材配送—验收—院内消毒—患者使用—计费—耗材追溯一体化全过程闭环管理.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3-10月使用骨科植入性耗材的手术51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SPD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并实施制度流程修改、"四离断""四连接"改善关键环节、强化验收管理及技能管理等改善方案;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使用骨科植入性耗材的手术510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改善管理、未应用SPD医用耗材管理系统.比较两组骨科植入性耗材临时补货例数和数量、耗材管理过程中错误事件发生率、耗材计费用时、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补货例数、补货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耗材管理过程中错误事件发生率为1.36%,对照组耗材管理过程中错误事件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耗材管理过程中错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需要的骨科植入性耗材的计费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骨科植入性耗材管理过程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SPD系统的骨科植入性耗材闭环管理过程符合国家耗材管理政策、医保管理要求,形成了涵盖制度、流程、人员岗位、信息系统、不良事件等方面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基于SPD系统的骨科植入性耗材的改进管理效果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风险,同时提升了骨科植入性耗材使用安全和医疗质量安全,提高了医院医用耗材运营管理水平.

    SPD系统骨科植入性耗材全过程闭环管理耗材管理

    PDCA持续改进工作流程提升PET/CT工作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张中一侯晓广蔡良陈曙光...
    109-11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CA持续改进在核医学科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工作流程中的优化效果,以期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方法 利用鱼骨图方法分析归纳PET/CT检查常规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依据"二八法则"提出并执行优化PET/CT检查流程,运用信息化管理、完善个体化诊疗方案、动态调整协作流程、强化人文关怀的针对性措施,比较实施PDCA持续改进前后核医学科患者流通量与候检时间的优化效果.结果 实施PDCA持续改进后,在医、技、护协同的联动模式下,工作量大幅增长,患者候检时间缩短、流通量增加,科室工作效率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DCA持续改进的PET/CT工作流程可以对核医学科的患者诊疗过程进行有序管理,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PET/CTPDCA全流程协同管理信息化管理患者流通量

    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在某三级公立医院的应用实践与成效

    马宪礼徐道亮郑瑞强仲辉...
    114-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构建SPD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并在某三级公立医院予以实践应用,探讨其应用实践与具体成效.方法 基于SPD模式的构建,从单台手术耗材消耗量、中心库盘点时间、临床科室耗材领用与盘点时间、高值耗材计费异常情况等方面分析模式应用前后的效果.结果 某三级公立医院应用SPD模式后,单台手术耗材消耗均值从(13520.83±1182.14)元下降至(12328.91±1366.50)元,单台手术成本降低,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t=5.661,P=0.030);中心库盘点时间大大减少,临床科室耗材库存周转天数从平均10天/次下降至2天/次,耗材领用与盘点用时减少,工作效率得到提升(P<0.05);应用SPD模式后,高值耗材计费异常情况得到显著改善(P<0.001).结论 SPD模式是一种契合科技、医改政策以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水平.

    SPD医用耗材管理模式成本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