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设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姜远海

月刊

1674-1633

cmd_ed@126.com

010-58697365,58694756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6号楼36层 3601

中国医疗设备/Journal China Medical Devi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类重要期刊,是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会刊,已列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并从2001年起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由吴阶平副委员长亲题刊名,由全国著名医学工程专家组成编委会,十五年来,杂志出版质量逐年提高,现为大16开,64页精美增装本,月刊。现开设的主要栏目:专家专论、研究论文、技术创新、医疗设备原理与使用、仪器设备质控与计量、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维修、仪器设备市场信息、购置评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XGBoost算法的医保信息系统入侵安全风险监测方法

    刘佩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常规的医保信息系统对入侵行为的判定过程较为繁杂、监测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基于XGBoost算法的医保信息系统入侵安全风险监测方法.方法 按照安全性影响因素的关系,对安全因素关联度修正强度进行计算与修正,并对修正后的安全因素关联进行划分,得到划分的系统入侵安全信息关联度;根据划分关联度参数,基于XGBoost算法对入侵行为进行分级判定;按照结果,使用树编辑距离算法,对入侵行为信息进行匹配,并建立神经网络监测结构;根据匹配结果建立对应报警机制,实现对医保信息系统入侵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医保信息系统入侵安全风险的监测平均反应时间小于3 s,反应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XGBoost算法的医保信息系统入侵安全风险监测方法,能够有效监测医保信息系统的入侵安全风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XGBoost算法医保信息系统入侵安全风险监测行为识别安全因素关联树编辑距离算法

    基于UDI的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陈经涛朱大伟袁海尚
    66-7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设计一种基于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的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基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使用C#语言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基于C/S架构的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管理、资质管理、订单管理、库存管理、风险控制管理、溯源管理、使用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并探讨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 应用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医疗器械库存周转率、使用率分别增加了11.37%、14.52%,医疗器械损耗率、产品不合格率以及产品退货率分别降低了3.18%、3.44%以及4.3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疗器械库房人力投入下降效果显著,临床满意度增加了24.0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DI编码的实施可加速医疗器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编码技术资质管理风险管控库存周转率

    一种语音交互智能认知评估小程序的设计与应用

    吴静楠陈楠夏欢欢李亚天...
    73-7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制一款适用于中国老年人的智能语音交互认知功能评估工具,用于早期筛查轻度认知障碍.方法 利用微信开发者工具、语音识别技术、机器学习模型,研制一款语音交互的智能认知评估工具(SCS).招募50~80岁受试者,采用SCS小程序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版(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Basic,MoCA-B)进行评估,对SCS小程序认知评估的准确性作初步验证.结果 SCS支持用户通过语音答题自主完成命名、即刻和延迟回忆、符号数字转换等认知任务,结合答题表现和语音的数字生物标志物对记忆、注意和语言等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即刻生成报告,全程仅7 min.207名受试者的平均SCS分数为(86.80±15.53)分,与MoCA-B有良好的相关性(Pearson's r=0.615,P<0.001).结论 SCS小程序适用于对中国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较传统工具高效便利,值得推广用于社区筛查、远程评估和居家自测.

    轻度认知障碍数字化筛查认知功能评估微信小程序语音交互数字生物标志物

    基于UDI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智慧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李霞黄琳杨建卫杨锋...
    80-8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体系为基础,设计基于UDI编码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智慧管理平台.方法 基于UDI编码和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融合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大数据平台等先进架构理念和技术,采用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和Kubernetes编排加Docker容器化技术,基于SpringCloud+Mybatis框架、使用Java语言、应用B/S架构,设计协同管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智慧管理信息平台.平台支持多端多场景融合使用场景,医院、注册人和监测中心三方协同联动,实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信息化精准快捷上报.结果 基于UDI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智慧管理平台已收集不良事件及注册人采取的控制措施6例.该平台可实现不良事件高质量数据采集、多方信息精准推送、产品异常快速调查、企业控制措施快速反馈,有效提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数据的准确性和风险发现、报告、处置、反馈的效率,实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全场景闭环智慧管理.结论 该平台实现多家哨点单位由原始手工填报向信息化收集重点监测数据的转变,还可以推广到所有类别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场景中,实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数据化、智能化管理.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重点监测智慧管理平台多方协同快速反馈机制

    品管圈在提升共享呼吸机过滤器应用效果中的研究

    陈芝张秋军
    87-9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高共享呼吸机过滤器正确使用率,改善过滤器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3月我院医学装备应急管理中心巡检呼吸机239台次作为对照组,2022年4-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巡检呼吸机210台次作为观察组.利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如柏拉图、鱼骨图等,分析、探讨引起呼吸机过滤器使用错误的原因和改进措施,通过品管圈管理步骤的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分析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共享呼吸机过滤器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组的过滤器正确使用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医工人员和临床人员理论与操作成绩均得到显著提高(P<0.005);呼吸机故障台次显著下降(P=0.035);呼吸机过滤器应用效果得到改善,同一患者、相同呼吸机参数指标情况下,气道峰压、平台压明显下降,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均较改善前明显好转,脉搏氧饱和度有显著升高(P<0.001);患者舒适度有显著提高(P=0.025).结论 通过品管圈管理工具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共享呼吸机过滤器正确使用率,改善过滤器应用效果,对其精细化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共享呼吸机过滤器品管圈正确使用应用效果

    基于医保结算的耗材精细化管理策略

    石维结佘瑾王守欣王泉...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效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和方法,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 从科室人均卫材费用、病组人均费用、医保结回率入手,对各科室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病种消耗、耗材采购价格及院内流通等进行管控;以住院患者人均总费用、人均卫材费用为指标进行效果比对.结果 住院患者人均总费用和人均卫材费用分别下降8.55%和5.85%.结论 在基础建设、医护人员、床位数相对恒定的状态下,通过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就医负担,提高医保支付率,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耗材管理医保结算成本管控病种消耗

    医疗设备使用评价体系建设及应用案例

    李霞吕向辉史肇辉李先进...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实现医疗设备智能临床使用评价,为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充分发挥医疗设备能效,保障资源的最佳配置.方法 建立由目标考核、功能分析和使用评价分析组成的直观的、便于操作的医疗设备使用评价体系,对每类设备建立使用评价分析模型并植入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对接医院信息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等数据库提取所需数据,直接输出医疗设备使用分析评价结果.结果 借助于新的评价体系对医院2020年大型医疗设备进行使用评价分析,尤其展示了新购MRI装机使用3个月功能开发达到85%,充分发挥了设备功能.专科医疗设备的目标考核有效地协助临床开展新的医疗技术,充分发挥了临床主观能动性,为医院新一年的资源配置提供客观依据.分析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临床科室设备购置论证报告的真实客观性,反映临床科室医疗设备功能使用开发情况,并反映医疗设备提升诊疗能力情况.结论 医疗设备智能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实现对医疗设备的全面综合使用评价,提升医疗设备功能使用效果,充分发挥临床主观能动性,释放设备管理劳动力,具有标准化可推广性.

    医疗设备智能评价目标考核功能分析

    基于HRP系统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张娜蔚娟张新庆
    107-11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医用耗材零加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的实施背景下,探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方法 以北京市某公立三级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基于医院资源规划(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HRP)系统物资管理模块信息联通形成的数据,以规范临床用耗行为为导向,探索在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以物资管理部门为主导,与医务、护理、医保、绩效等管理部门协同联动,以"精细管理、控制成本、优化结构"的理念为主线,对医用耗材目录、医用耗材申领、医用耗材消耗以及医用耗材监测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比较2023年2-7月与2021年同期的耗材成本、收入结构,来检验基于HRP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践成效.结果 经实践,该院医用耗材管理相关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提升;2023年2-7月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不含药品收入)相较2021年同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耗材成本控制初见成效;2023年2-7月医院耗占比相较2021年同期明显降低,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相较2021年同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收入结构有所改善.结论 基于HRP系统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成本,促进收入结构优化,降低管理风险,可为公立医院耗材控制提供参考.

    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HRP控制成本优化结构

    关键试剂的医院精细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董昊王明刚孟洁宫红岩...
    115-12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供给-分拆加工-配送(Supply-Processing-Distribution,SPD)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关键试剂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以实现关键试剂的优化管理.方法 从SPD的智能信息系统对关键试剂耗材管理、中心库房管理与实施、供应商3方面建立关键试剂的追溯体系,并分析SPD管理关键试剂前后相关数据的变化.结果 SPD应用前后关键试剂管理的采集频率从(10.00±0.56)次/月降低到(0.20±0.15)次/月;每周库存和分类时间从(50.40±0.59)min降低到(2.83±0.59)min;关键试剂申请时间从(12.00±0.86)min降低到(3.97±0.58)min;关键试剂管理满意度从(2.83±0.15)分提高到(9.68±0.06)分,关键试剂占用空间从(4.94±0.02)m3降低到(3.70±0.01)m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SPD模式下实施关键试剂拆零三级库的管理应用,使关键试剂管理降本增效,最大化发挥了SPD模式在关键试剂精细化管理中的高效优势.

    关键试剂SPD模式医院成本三级库精细化管理

    智能无人化仓储系统在医院临床二级库房的应用

    帅红班超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采用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视觉系统等新技术升级库房智能化水平建立智能无人化仓储系统,以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提升耗材管理时效和精细度.方法 针对医院传统的低值耗材仓库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搭建一种基于AI、视觉、重力传感和生物识别技术的二级仓库低值耗材智能无人化仓储系统;并通过对比系统使用前后的耗材盘点时长、盘点准确率及耗材的损耗率,检验智能无人化仓储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 智能无人化仓储系统应用之后,耗材盘点时间显著缩短,盘点准确率显著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无人化仓储系统的应用对医院二级库房的管理效率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为其他医院应用该技术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人工智能视觉系统重力感应医用耗材仓储管理临床二级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