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疗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疗装备
医疗装备

马永春

月刊

1002-2376

YLZBZZS@126.com

010-62016364,62386155

100011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医疗装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卫生部所属一级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会刊,是国家级重点媒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腱长腱转位固定上关节囊重建修复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损伤的可行性

    王小鹏刘鹏黄金亮刘杨...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腱长腱(LHBT)转位固定上关节囊重建修复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损伤(RCI)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60例巨大不可修复R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肩关节镜下LHBT转位固定上关节囊重建修复治疗,记录手术及随访结果,评价术后 6 个月患者的疼痛缓解优良率,比较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采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估]、肩关节活动度,并记录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6.25±8.74)min,平均随访时间为(6.25±0.81)个月,术后 6 个月的切口均为Ⅰ期愈合、疼痛缓解优良率为 98.33%(59/60).术后 1、3、6 个月患者的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患者的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症状、肩袖二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肩关节镜下LHBT转位固定上关节囊重建修复巨大不可修复RCI具有较好的疼痛缓解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且并发症风险低.

    肩关节镜肱二头肌腱长腱上关节囊重建肩袖损伤

    皮桥离断缩短缝合术在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廖振华彭利敏黄红根刘艳...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皮桥离断缩短缝合术在外剥内扎术(MMH)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10 月于医院治疗的 60 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MMH治疗,试验组采用MMH联合皮桥离断缩短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3 d肛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 d肛周VAS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桥离断缩短缝合术应用于MMH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中,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肛周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皮桥离断缩短缝合术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肛周疼痛并发症

    CT引导下的两种插植技术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张婷邱凌平李克殷皓泽...
    9-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的2种插植技术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3 年 1-12 月于医院接受近距离放射治疗的 65 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插植方式不同分为塞子引导组(31 例)与徒手插植组(34 例).塞子引导组采用 3D打印塞子辅助引导插植,徒手插植组采用徒手插植.比较两组的高危临床靶区(HR-CTV)体积、HR-CTV的 90%和 98%体积受照射剂量D90%和D98%、HR-CTV的适形性指数(CI)及重要危及器官(OARs,包括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 0.1%、1%、2%体积受照射剂量D0.1%、D1%、D2%.结果 塞子引导组的HR-CTV体积为(54.9±26.9)cm3,小于徒手插植组的(69.9±44.8)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子引导组HR-CTV的D90%和D98%分别为(6.02±0.65)Gy、(5.14±0.37)Gy,均低于徒手插植组的(6.20±0.76)Gy、(5.26±0.54)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子引导组HR-CTV的CI为(0.81±0.04),高于徒手插植组的(0.76±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子引导组的膀胱和直肠D0.1%、D1%、D2%均低于徒手插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乙状结肠D0.1%、D1%、D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徒手插植相比,3D打印塞子辅助引导插植可优化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的靶区三维适形度,降低重要OARs的受照射剂量.

    3D打印塞子辅助引导插植徒手插植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

    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照射联合硫酸镁湿敷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张勇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照射联合硫酸镁湿敷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 2024 年 6 月.将医院收治的 160 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 1∶1 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8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照射联合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疼痛程度、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化疗性静脉炎累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结束后第7、14天,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0%、15.0%,低于对照组的22.5%、36.3%(P<0.05).化疗结束后第1、3、5、7 天,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 92.5%,高于对照组的 77.5%(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照射联合硫酸镁湿敷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发生化疗性静脉炎,并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且安全性良好.

    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硫酸镁乳腺癌化疗静脉炎

    不同类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室功能与心室内收缩同步性的差异

    刘艳陈小春郑建民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不同类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心室功能、心室内收缩同步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将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85 例CLBBB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同期进行体检的 50 名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及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并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LVGLS)、右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RVGLS)及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比较两组的心室功能指标(LAD、LVEDD、LVEDV、LVEF、TAPSE、RVFAC)、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LVGLS、RVGLS);根据左心室后室间隔纵向时间-应变曲线将试验组分为Ⅰ、Ⅱ、Ⅲ型,比较不同分型CLBBB患者的心室功能指标、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结果 试验组LAD、LVEDD、LVEDV、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均高于对照组,LVEF、TAPSE、RVFAC及LVGLS和RVGLS的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型CLBBB患者的LAD、LVEDD、LVEDV、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呈递增趋势,LVEF、TAPSE及LVGLS和RVGLS的绝对值呈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VFAC呈递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Ⅱ型CLBBB患者的心室功能优于Ⅲ型,Ⅲ型CLBBB患者的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性较Ⅰ、Ⅱ型CLBBB患者显著.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室功能心室内收缩同步性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我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

    喻涵雨陈鑫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研究我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系统性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中我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开始至2024年5月31日.使用CiteSpace 6.3.R1 软件对我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2007-2024年的1 518篇文献.发文量自2014年开始增多并呈上升趋势,2023 年发文量最多.发文量前 10 位的机构均为高校,但中心性指数全部为 0.关键词频次排名前 4 位的分别为健康监测(110 次)、可穿戴(104 次)、健康管理(85 次)和移动医疗(67 次).聚类图谱包含了护理、可穿戴、用户体验和智能服装等 13 个关键词聚类,每个聚类的S值均>0.9.结论 我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展现出多元化和交叉融合的趋势,核心研究热点呈现聚集性;未来亟需加强跨机构、跨学科的深度合作.

    CiteSpace软件可穿戴设备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

    《医疗装备》"综述"栏目征稿启事

    《医疗装备》编辑部
    28页

    四维CT对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

    靳怀志王学涛杨耕李飞...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四维CT(4DCT)对患者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11月于医院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3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设计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计划和非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其中,IGRT计划设计中采用4DCT.在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头脚、前后、左右方向误差,原计划、IGRT计划、IMRT计划的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食管Dmean、脊髓Dmean和Dmax、心脏Dmean及肺V5、V10、V20、Dmean),以及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与头脚、前后、左右方向误差的相关性.比较两种计划不同方位的误差值及对食管、脊髓、心脏、肺等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的影响.结果 IGRT计划的头脚、前后、左右方向误差分别为(1.32±0.25)mm、(0.68±0.11)mm、(0.41±0.10)mm,均低于IMRT计划的(5.46±2.31)mm、(2.65±0.32)mm、(1.79±0.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计划、IGRT计划、IMRT计划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的食管Dmean、脊髓Dmean、脊髓Dmax、心脏Dmean及肺V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计划、IGRT计划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的肺V10、V20、Dmean均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计划与IGRT计划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的肺V10、V20、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的食管Dmean、脊髓Dmean、脊髓Dmax、心脏Dmean仅与头脚方向误差呈正相关(P<0.05);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的肺V5、V10、V20、Dmean与头脚、前后、左右方向误差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4DCT能够准确评估肺癌病灶随呼吸运动的位移,降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的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减少误差,为减轻放射治疗不良反应提供质量保证.

    四维CT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误差受照射剂量

    MRI直接征象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张育娟姜雨燕刘昌华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MRI直接征象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10 月医院收治的 90 例单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后进行MRI、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诊断ACL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及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MRI的 5 个直接征象(ACL水肿增粗、消失、萎缩变细、走行异常及不连续)诊断ACL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90 例单侧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关节镜确诊 63 例为ACL损伤,27 例ACL正常.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ACL损伤的灵敏度为 95.24%,特异度为 81.48%,准确度为 91.11%.MRI对ACL损伤的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0.784).MRI直接征象中,ACL水肿增粗诊断ACL损伤的灵敏度最高(93.65%),其次为ACL不连续(90.48%)、走行异常(88.89%);ACL水肿增粗、不连续、走行异常诊断ACL损伤的准确度均较高(均>90%);MRI 5 个直接征象诊断ACL损伤的特异度均较高(均>90%).结论 MRI直接征象对ACL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ACL水肿增粗、不连续、走行异常的诊断价值较高.

    MRI直接征象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

    医科达医用直线加速器激光灯辅助定位系统的快速质量控制与校准方法

    申莹孙磊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精准放射治疗概念的提出及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快速发展,临床对放射治疗的精准定位需求不断提升.激光灯辅助定位系统在放射治疗定位、摆位及治疗前复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准确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为确保治疗过程的精准性与有效性,放射治疗物理师必须掌握激光灯辅助定位系统的质量控制(QC)和校准方法.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Penta-Guide 模体进行医科达医用直线加速器激光灯辅助定位系统快速QC与校准的方法,旨在为放射治疗物理师提供实践参考.快速QC与校准过程约需2 min,可完成直线加速器每日床面水平度、光野一致性和激光灯精确度的快速QC与校准,实时校准激光灯的偏移.

    医科达医用直线加速器激光灯辅助定位系统质量控制Penta-Guide模体实时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