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疗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疗装备
医疗装备

马永春

月刊

1002-2376

YLZBZZS@126.com

010-62016364,62386155

100011

北京北三环中路2号

医疗装备/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Dev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卫生部所属一级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会刊,是国家级重点媒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例水压过高导致的血液透析用水处理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

    钱庆龙冯永美张家贝
    114-115页

    血液透析水处理故障

    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高压系统故障维修四例

    薄纯美张朋
    116-117页

    直线加速器高压系统原理故障维修

    谊安7900D型麻醉机的工作原理与故障维修四例

    李坚张朋
    118-119页

    麻醉机结构维修

    系统化康复管理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汪梦思周佳茜
    120-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康复管理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10 月医院收治的 95 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48 例)和观察组(47 例).对照组采用系统化康复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 6 周后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包括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两项]、神经系统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及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包括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生理健康及环境 4 项].结果 干预前,两组FMA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NIHSS评分、ADL评分和WHOQOL-BREF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6 周后,两组FMA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ADL评分、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NIHSS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FMA各项评分、ADL评分、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在系统化康复管理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干预的效果优于单一系统化康复管理干预,可提高上、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系统化康复管理急性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

    多频振动排痰仪联合综合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谭满妹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频振动排痰仪联合综合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8 月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 200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频振动排痰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 1、3、5、7 d后的排痰量,干预前和干预7 d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肺通气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肺部感染情况(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法评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和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咽喉症状、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 1、3、5、7 d后的排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 7 d后,观察组PaO2、PaO2/FiO2、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PaCO2、肺部感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频振动排痰仪联合综合护理可促进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痰液排出,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和肺功能,进而降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多频振动排痰仪综合护理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衰竭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

    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王晶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式选取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1 月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244 例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 3 年,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44 例患者中复发 20 例,复发率为 8.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术后吸烟、术后饮酒、术前病程、胆总管结石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数目、胆总管直径、胆总管扩张、碎石术、胆囊扩张术、合并胰腺或胆管炎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数目≥10 个、胆总管直径≥1.5 cm、胆总管扩张、碎石术、胆囊扩张术、合并胰腺或胆管炎症是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易复发,其发生与结石数目≥10个、胆总管直径≥1.5 cm、胆总管扩张、碎石术、胆囊扩张术、合并胰腺或胆管炎症有关,临床可据此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胆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扩张复发碎石术胆总管扩张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乳腺MRI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郑惠芳万志华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乳腺MRI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于医院行乳腺MRI检查的 120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检查配合度、一次检查成功率、检查时间、图像合格率、焦虑状况、自我评价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检查配合度、一次检查成功率、图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修订版事件影响量表(IES-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乳腺MRI检查患者的检查配合度、一次检查成功率、图像合格率,缩短检查时间,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医护一体化护理乳腺MRI检查配合度图像质量焦虑

    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结合细致化护理在急性发热性惊厥患儿中的应用

    王立平林碧英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结合细致化护理在急性发热性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医院收治的 88 例急性发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结合细致化护理,两组均持续观察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疾病转归情况(退热、惊厥消失及住院时间)、并发症(脑水肿、舌咬伤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家长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退热、惊厥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预防知识、应急知识、药物知识、临床特点认知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结合细致化护理可促进急性发热性惊厥疾病转归,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家长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

    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细致化护理急性发热性惊厥疾病转归并发症

    高精度股骨颈干角测量仪在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林龙珠蔡骅黄叶青高月清...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精度股骨颈干角测量仪在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2 月医院收治的 174 例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使用延长杆量角器和高精度股骨颈干角测量仪测量股骨颈干角.比较两种仪器的测量耗时,护理人员对不同仪器的满意度(包括使用方法、数值读取和收纳展开 3 个方面),患者测量时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心率.结果 高精度股骨颈干角测量仪的测量耗时短于延长杆量角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高精度股骨颈干角测量仪的使用方法、数值读取和收纳展开 3 个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延长杆量角器,测量时患者的VAS评分、心率均低于延长杆量角器测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用高精度股骨颈干角测量仪测量股骨颈干角,可缩短测量耗时、提高护理人员的使用体验、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心率波动.

    股骨颈干角测量仪高精度股骨头置换术术前检查

    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曾丽媛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医院收治的 86 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86 例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根据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 86 例患儿中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18 例,发生率为 20.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的性别、年龄、术中冲洗腹腔情况、术后胃肠减压情况、术前电解质紊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病理类型、手术时间、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情况、24 h内肛门排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24 h、阑尾穿孔、手术时间≥2 h、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 24 h内肛门未排气是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风险较高,与病程、病理类型、手术时间、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情况、24 h内肛门排气情况均相关,临床应据此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风险、改善患儿预后.

    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儿童危险因素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