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邓振义

季刊

1671-9131

ylzyxb@163.com

029-87083730

712100

陕西杨凌渭惠路24号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a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

    马子珺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促进国家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应率先扛起文化自信的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价值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资源和力量源泉。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只有坚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路径

    以自我革命精神强化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理论朔源及实践探索

    罗美玲林春蓉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进性、纯洁性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本质属性,党内监督是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保障。以自我革命精神强化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深刻内涵。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社会主义伟大变革必须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推进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完善、畅通党内监督渠道、促进内外监督协同发力。

    自我革命党内监督制度建设

    耕读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王静谭东明刘然然
    47-5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读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融入耕读教育。通过加强耕读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充分运用耕读文化资源,将耕读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构建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践行人才培养初心使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文化育人。

    农业耕读文化耕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结构维度的培养路径探索

    孙章波卫少阳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形势下,如何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促进自身社会价值以及内涵发展,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梳理"三全育人"体系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思路:推进学生全员参与创业活动、开展全流程的人才培养工作、从全视角整合育人资源;给出了创业技能培养的结构体系,以此保证育才工作有效性,指明人才创业能力的培养方向;结合T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实际,开展创业能力考评,以"三全育人"为思想指导,给出可行的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方案,以此有序落实人才创业技能的建设工作,切实发挥"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优势,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困境与思考建议

    李正茂芮辰甘绍东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动力。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衔接区域产业发展,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现阶段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营中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从加强政策保障,规范组织架构和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整合各方资源,保障经费投入等方面助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校企合作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课程服务产业发展的教学改革实践——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为例

    秦静远王锋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高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将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活动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元化考核评价的应用等改革措施,培养学生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识,提升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能力,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服务乡村振兴教学改革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工科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影响研究——以工程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王伟
    64-6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中"工科院校"课程思政工作落实困难、育人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逐渐显现。为顺利推进"工科院校"课程思政工作,通过调查问卷法研究学生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观点和态度,采用主次分析法研究工程检测技术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发现影响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主要驱动因素的组合为态度、主体规范以及自律意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工程检测技术课程为例,从态度、主体规范和自律意识等方面着重分析课程思政推进的现实困境和原因,重构工科院校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思政计划行为理论工科院校

    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虚拟仿真实践体系的构建

    周波唐桂彬张养安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行业发展新要求,通过分析现有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专业实践教学中,明确测绘地理信息虚拟仿真实践体系的建设思路,通过将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与虚拟仿真有机融合,探索构建适用于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虚拟仿真实践体系,"以虚带实、以虚助实、虚实结合"有效缓解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两高四难"问题,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虚拟仿真测绘地理信息实践体系

    "双高"背景下农林类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路径研究

    罗燕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高"建设背景下农林类高职院校实践育人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是解决当前农林类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困境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当前农林类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效果和质量的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农林类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从明确目标体系、形成师资合力、构建平台阵地、健全保障机制入手,加强高校、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多主体和多要素的共同整合和协调统一,才能切实发挥实践育人共同体的高效育人功能,切实提升农林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双高建设农林类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路径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探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然然刘颖沙
    77-7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高计划"引入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以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并着眼于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实施"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方向,并极大地促进了其创新活力。为了应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的挑战和问题,需要系统研究并找出解决方案。深入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及存在问题,探索归纳"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际途径,并分享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一领域的具体经验,以期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