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疑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马智

月刊

1671-6450

ynbzz@163.com

0311-85901735

050035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疑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CSTPCD
查看更多>>《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 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16/R,ISSN 1671-6450。 本刊由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吴咸中、陈可冀、王正国、王永炎、张运、李春岩、张伯礼、邱蔚六、郭应禄等院士担任顾问,吴以岭教授担任编委会总编辑,包括2位美籍专家在内的46名知名医学家担任编委。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欢迎赐稿,欢迎征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张菲菲赵佳庆张海刚燕斌...
    440-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α-1 抗胰蛋白酶(AAT)、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抵抗素(Resistin)水平与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2 年 1月—2023 年1 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LAA型AIS患者159 例纳入 AIS组,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亚组31 例,中度亚组72 例,重度亚组56 例,另选取同期医院体检健康志愿者84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随访90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LAA型AIS患者分为预后不良亚组61 例和预后良好亚组98 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A型AI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预测LAA型AIS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IS组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升高(t/P =16.897/<0.001、20.334/<0.001、17.775/<0.001);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在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中依次升高(F/P =146.195/<0.001、192.910/<0.001、194.396/<0.001).随访90 d,LAA型AIS患者159 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8.36%(61/159).影响LAA型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增加、合并糖尿病、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AAT升高、RANTES升高、Resistin升高[OR(95%CI)=1.078(1.019~1.141)、2.774(1.010~7.622)、1.106(1.054~1.160)、1.597(1.057~2.414)、1.136(1.059~1.219)、1.097(1.035~1.163)];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 LAA 型 AIS 患者预后不良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771、0.766、0.897,三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预测(Z/P =3.484/0.001、3.416/0.001、3.230/0.001).结论 LAA型AIS患者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升高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AAT、RANTES、Resistin水平联合预测LAA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α-1抗胰蛋白酶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抵抗素预后

    血清SIRT1、TGF-β1表达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冯海涛田有勇赵敦郭程亮...
    446-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 蛋白(TGF-β1)表达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功能障碍指数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 年10 月—2023 年10 月山西省汾阳医院创伤与脊柱科收治的DLSS患者86 例作为DLSS组,依据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将患者分为轻中度功能障碍亚组(n =50)及重度功能障碍亚组(n =36);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85 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2 组临床资料,测量所有受检者总无脂肪多裂肌横截面积(TFCSA)、总多裂肌横截面积(TCSA),并计算TFCSA/TCSA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血清SIRT1、TGF-β1、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采用ODI评估受检者腰痛功能障碍;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受检者疼痛程度;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血清SIRT1、TGF-β1 水平与ODI指数及VAS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LS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DLSS组患者TFCSA、TFCSA/TCSA及血清SIRT1、TGF-β1 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P = 8.696/<0.001、6.669/<0.001、38.323/<0.001、22.313/<0.001),皮质醇、ACTH、ODI指数、VAS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P =57.280/<0.001、58.495/<0.001、48.583/<0.001、53.355/<0.001);与轻中度功能障碍亚组比较,重度功能障碍亚组血清 SIRT1、TGF-β1、TFCSA、TFCSA/TCSA水平降低(t/P =13.834/<0.001、4.684/<0.001、3.520/0.001、5.418/<0.001),皮质醇、ACTH、ODI指数、VAS评分升高(t/P =6.168/<0.001、2.355/0.021、15.784/<0.001、11.004/<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IRT1、TGF-β1 水平与ODI指数及VAS评分呈负相关(r =-0.534、-0.577,-0.602、-0.556,P均<0.001);血清SIRT1 高、TGF-β1 高水平是DLSS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0.687(0.491~0.961),0.547(0.401~0.746)],皮质醇高、ACTH高、ODI指数高、VAS评分高是DLSS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2.468(1.200~5.077)、2.673(1.162~6.148)、3.345(1.165~9.602)、3.123(1.457~6.694)].结论 DLSS患者血清SIRT1、TGF-β1 水平降低,与ODI指数及VAS评分呈负相关,是DLSS发生的影响因素.

    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评分

    "诊疗指南、专家共识解读"专栏征稿

    450页

    基于BNP和IL-6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价值

    易知非罗雪峰何佳奇吾路汗·马汗...
    45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脑钠肽(BNP)和白介素-6(IL-6)的列线图模型在个体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6 年1 月—2022 年12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诊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34 例作为建模集,同期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53 例作为验证集.以建模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 30d 内是否发生 MACE 分为 MACE 组 37 例(15.8%)和N-MACE组197 例(84.2%),比较建模集 2 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ROC曲线,进一步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准确度.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和校正混杂因素后,ASA分级高、年龄≥70 岁、BNP高以及IL-6 高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 2.576(1.243~4.567),2.317(1.237~4.347),2.467(1.214~3.598),2.389(1.208~3.672),P均<0.05];基于 4个独立预测因素:ASA分级、年龄、BNP及IL-6,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显示,建模集和验证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符合度良好(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集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23(95%CI 0.882~0.967),验证集联合预测的AUC为0.903(95%CI 0.876~0.958).结论 基于BNP和IL-6 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准确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MACE发生风险.

    髋部骨折脑钠肽白介素-6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列线图老年人

    更正声明

    《疑难病杂志》编辑部
    456页

    后凸Cobb's角、BMD、P1N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再发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

    张弛吴海龙张帅田振峰...
    457-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后凸Cobb's角、骨密度(BM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再发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2020年6 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行PKP术的OVCF患者110 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2 年随访,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出现新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组28 例和未再发骨折组82 例.比较2 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指标,Cox分析影响PK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后凸Cobb's角、BMD、P1NP对OVCF患者PKP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期间骨折再发生率为25.45%(28/110).再发骨折组后凸Cobb's角、P1NP高于未再发骨折组,BMD低于未再发骨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P =4.678/<0.001,4.591/<0.001,4.784/<0.001);Cox分析结果显示,后凸Cobb's角增大、BMD降低、P1NP升高均是影响PK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OR(95%CI)=1.394(1.135~1.712)、1.910(1.127~3.236)、2.140(1.084~4.22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后凸Cobb's角≥5.87°、BMD≤-3.38 SD、P1NP≤50.67 μg/L为截断值,后凸Cobb's角、BMD、P1NP预测OVCF患者PKP术后再发骨折的AUC分别为0.725、0.846、0.836,3 项联合 AUC 为 0.899,高于单项检测(Z/P = 8.129/<0.001,7.195/<0.001,7.695/<0.001).结论 定期监测后凸Cobb's角、BMD、P1NP水平可在早期预测OVCF患者PKP术后再发骨折风险以便及时给予干预措施.

    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再发骨折风险后凸Cobb's角骨密度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预测价值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461页

    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与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功能、尿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何雪妍李红英王婷慧程慧...
    462-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 年5 月—2022 年5 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3 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7 例及对照组36 例.观察组开展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对照组开展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比较2 组围术期指标及预后情况,不同阶段器官脱垂情况、生活质量、尿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拔除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P =21.641/<0.001、6.195/<0.001、15.199/<0.001、17.575/<0.001).观察组术后6 个月PFIQ-7 评分、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POP-Q指示点(Aa、Ba、C、Bp)、I-QOL评分、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对照组(t/P =5.189/<0.001、22.447/<0.001、11.051/<0.001、16.916/<0.001、31.005/<0.001、3.477/<0.001、11.211/<0.001、3.503/<0.001、5.728/<0.001、10.010/<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 个月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率、再次手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t)/P =5.471/0.019、4.103/0.042、4.364/0.036].结论 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均能作为重度盆腔脱垂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前者术式较后者手术用时略长,但在改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以及尿动力学方面效果更优.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盆底功能生活质量

    血清IL-41及ACE2水平诊断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

    金程陆冬慧张榴榴谢晋...
    467-47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川崎病(KD)患儿血清白介素41(IL-4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表达水平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 年12 月—2022 年12 月合肥市妇幼保健院普儿科诊治KD患儿80 例为KD组,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亚组(n =26)和非CAL亚组(n =54),以同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为对照2 组(n =40),同期行择期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为对照 1 组(n =4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IL-41、ACE2 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IL-41、ACE2 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KD患儿发生CAL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IL-41、ACE2 预测KD患儿发生CAL的价值.结果 血清IL-41、ACE2 水平比较,KD组>对照2 组>对照1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 =519.731/<0.001,1 115.501/<0.001);KD组患儿血清 IL-41、ACE2 水平与发热时间、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呈正相关(IL-41:r/P = 0.562/<0.001,0.589/<0.001,0.613/<0.001;ACE2:r/P =0.622/<0.001,0.609/<0.001,0.574/<0.001).CAL亚组发热时间、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41、ACE2 均高于非 CAL 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 = 3.459/0.001,11.187/<0.001,11.377/<0.001,12.299/<0.001,25.882/<0.001).血清IL-41、ACE2、发热时间、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是影响KD患儿CA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598(1.271~2.010),1.573(1.241~1.994),1.384(1.142~1.667),1.496(1.171~1.912),1.513(1.159~1.975)].血清 IL-41、ACE2 及两项联合预测 KD患儿发生 CAL的AUC分别0.812、0.815、0.878,两项联合的 AUC 大于血清 IL-41、ACE2 单一检测(Z/P = 5.116/<0.001、4.217/0.009).结论 KD患儿血清IL-41、ACE2 升高,与发热时间、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有关,两者联合对KD患儿CAL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川崎病白介素4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诊断儿童

    血清PON1及1,25(OH)2D3对银屑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

    杜笑青马玉昕姚丽敏何强...
    472-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血清氧磷酯酶1(PON1)及1,25 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及其对银屑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 年2 月—2022 年2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皮肤科收治银屑病患者88 例为银屑病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再分为轻度亚组(n =34)、中度亚组(n =26)和重度亚组(n =28);根据是否合并CVD分为非CVD亚组63 例和CVD亚组25 例.选取医院同期体检健康者70 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PON1 及1,25(OH)2 D3 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程度银屑病患者血清PON1 及1,25(OH)2 D3 水平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银屑病患者并发CVD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ON1 及1,25(OH)2 D3 对银屑病患者并发CVD的预测价值.结果 银屑病组血清PON1 及1,25(OH)2 D3 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 =51.008,25.088,P均<0.001).血清PON1 及1,25(OH)2D3 水平比较,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F =207.130、54.240,P均<0.001);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评分)高是影响银屑病患者并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ON1 及1,25(OH)2 D3 升高是保护因素[OR(95%CI)=1.791(1.294~2.480),0.623(0.493~0.786),0.630(0.495~0.802)];血清 PON1、1,25(OH)2 D3 及两项联合预测银屑病患者并发 CVD 的 AUC 分别为 0.815、0.784、0.878,两项联合的 AUC 高于血清 PON1 及 1,25(OH)2D3 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P = 3.124/0.002、3.349/0.001).结论 银屑病患者血清PON1 及1,25(OH)2 D3 水平与银屑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有望作为评估银屑病患者CVD发生的新指标.

    银屑病心血管疾病氧磷酯酶11,25二羟维生素D3Framingham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