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张克勤

双月刊

0258-7971

yndxxb@ynu.edu.cn

0871-65033829,65031498,65031662

650091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历史悠久,1938年8月出版了《云南大学学报》第二类(数理版)第一号,为外文版,第1篇为世界著名数学大师的论文“Om Two Affine Connections”(两类仿射联络)。改革开放以来,学报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学术质量,编排规范化,标准化,编辑部现代化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近10多年来,共获省部级奖9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昆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杨芳园潘娅婷杨韬李晓鹏...
    299-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 2014-2019 年昆明市臭氧(O3)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昆明市O3 污染特征及气象条件对其的影响,归纳总结了昆明地区出现O3 污染的天气形势、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外源输送情况.结果表明:①O3 浓度逐年增加,污染主要发生于春、夏季,O3 与温度、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②昆明地区出现O3 污染时主要有 5 种天气类型,其中以低槽东移型、两高辐合型、东风波型出现的频次较多;在天气系统的作用下,利于将上游区域的高浓度 O3 向昆明上空水平输送,HYSPLI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后向轨迹也进一步验证,气团的移动路径与污染物浓度及天气系统配合较好;③垂直方向上,污染过程发生前 1~2 d,平流层下层高浓度O3 向对流层及近地层垂直输送明显.在有利的气象条件下,加之O3 的水平和垂直外源输送,利于污染物的积累和生成,最终造成昆明地区O3 质量浓度超标.

    臭氧气象条件天气分型外源输送昆明

    基于含氮衍生物和羧酸的Co(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学、荧光性质

    赵越刘宇奇金楠皓王新颖...
    309-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 2种新型的金属有机配合物{[Co(Hbmp)2(H2O)]·TFBDC}(1)和{[Co(Hbmp)(TDC)(H2O)]}n(2)(Hbmp为 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H2TFBDC为四氟对苯二甲酸,H2TDC为2,5-噻吩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 的晶系是斜方晶系,Fddd空间群,中心离子Co(Ⅱ)为三角双锥构型,晶胞参数为a=1.47278(11)nm,b=2.9178(3)nm,c=3.0274(2)nm.配合物 2 的晶系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中心离子Co(Ⅱ)为八面体构型,晶胞参数为a=1.77753(17)nm,b=1.84660(17)nm,c=1.33365(12)nm.零维结构的配合物 1 通过丰富的C—H…O、C—H…F、N—H…O、O—H…O氢键作用力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配合物 2则是利用羧酸的 2 种配位模式,将相邻的金属Co(Ⅱ)连接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并借助于丰富的氢键作用力,也拓展成为了三维超分子的网状结构.利用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得到 1 的Eg值为 2.65 eV,2 的Eg值为 2.85 eV,证明这 2 种配合物均是潜在的半导体材料.在 1000 Oe的磁场作用下,在 2~300 K之间研究了 2 个配合物的磁性,将测试的变温磁化率数据进行居里外斯拟合,得到居里外斯温度分别为-5.13 K和-5.84 K,证明了这 2种配合物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光学带隙反铁磁性

    有机催化串联反应构建螺[环丙烷-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

    陈治明
    319-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功设计合成了 4种C2 轴手性结构上下对称的硫脲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不对称催化构建螺[环丙烷-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5℃下,x=10%3a作为催化剂,溶剂为CHCl3,合成的螺[环丙烷-氧化吲哚]得到较好的产率(89%)和较高的对映选择性(87%).该反应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廉价易得等优点.该方法为具有生物药理活性的螺[环丙烷-氧化吲哚]骨架的合成提供了重要途径.

    螺[环丙烷-氧化吲哚]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硫脲催化剂

    偕二氟烯丙基硅的光催化合成

    李智杨春晖温万柳孙蔚青...
    327-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烯丙基硅化合物是合成创新材料单体或医药中间体的重要化合物和合成中间体.文章报道了4CzIPN作为有机光催化剂催化的硅基羧酸的脱羧偕二氟烯丙基化反应.该反应使用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且容易大量合成的硅酸作为硅源,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合成偕二氟烯丙基硅化合物.结果为制备具有良好官能团相容性的偕二氟烯丙基硅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快速、简单、经济的光化学合成方法.

    烯丙基硅基化偕二氟烯丙基偕二氟烯烃烯丙基硅烷光催化

    Fe-Ca-Ce催化生物质热解制备富氢合成气——以山楂药渣为例

    袁申富周欣然邓晋孟令帅...
    338-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楂药渣作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热解温度和Fe、Fe-Ca、Fe-Ca-Ce催化剂及负载量对药渣热解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对热解气体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从500℃升高至 700℃,H2 由 10.40 mL/g升高至 27.64 mL/g,当Fe负载量为w=7%时,H2 产率由 27.64 mL/g增加至46.16 mL/g,在Fe中引入Ca有效提高了H2 的产率,Ca的负载量增加至w=2.0%时,H2 产率增加至69.53 mL/g.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和Fe-Ca催化剂有利于降低CO2 产率,而在Fe-Ca中引入Ce后H2 产率从 69.53 mL/g减少至50.18 mL/g.

    Fe-Ca-Ce催化剂催化热解温度药渣富氢合成气

    澜沧县桉树引种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周世杰赵筱青黄佩冯严...
    34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来树种桉树(Eucalyptus robusta Smith)的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有显著影响,桉树引种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同时桉树引种对区域生境质量的影响尚不明晰.作者以典型桉树引种区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研究区,运用空间代替时间及典型抽样法,分析成熟桉树人工林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基于物种多样性指数和NDVI修正InVEST模型参数,揭示成熟桉树人工林的生境质量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整个群落看,桉树替代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灌木林后,成熟桉树人工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降低,所有对比样地的Sorensen指数低,且 2/3 的桉树林样地Shannon-Wiener指数较低;②低生境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的建设用地、旱地、水田等区域,大面积的林地生境质量较高,其中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灌木林和成熟桉树人工林的生境质量均值分别为 0.9941、0.9967、0.9933、0.9231,成熟桉树人工林的生境质量最低;③通过生态安全系数验证,修正生境适宜度参数后的InVEST模型,生境质量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成熟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生境质量InVEST模型参数修正澜沧

    云南松及林下主要灌木叶功能性状对林分退化的响应

    师睿李玮彭长青冯德枫...
    35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云南松林分下灌木叶片功能性状差异,探讨林下灌木对林分退化的适应策略,可以为滇中地区云南松林的林下植被更新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以云南松及 3 种林下常见灌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 6 个叶片性状在退化林分与对照林分间的差异,揭示林下植物适应林分生境变化的生态策略.结果表明,叶面积(LA)、叶厚度(LT)、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密度(LD)、叶干重(LW)在不同物种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除LA、LD外,其他性状指标均在不同林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物种类型、退化阶段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云南松林分的叶片功能性状.随着林分退化,云南松针叶具有较小的LT和较大的LD,矮杨梅叶片具有较大的LT、LW、LDMC、LD以及较小的SLA值,油茶叶片具有较大的LT和LW及较小的LA和SLA值,而豆梨则具有较大的LT和LDMC以及较小的LA和LW等功能特征来适应环境.研究阐述了云南松林分退化过程中林下植物叶片功能性状适应策略,能为云南松林生态恢复过程中潜在乡土物种筛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基础.

    云南松林分退化林下灌木叶片功能性状

    基于GRA和MCR的西双版纳州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蒋艳玲付黎涅夏既胜刘丹莹...
    366-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基于现状的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生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敏感性 4 个方面选取 14 个指标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划分生态安全等级,识别生态源地、廊道和节点,构建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差异化生态管控措施.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 0.571,处于一般安全水平.其中,安全等级面积占比为 7.43%,较安全为 39.23%,一般安全为 13.23%,预警为 23.64%,危险为 16.47%;空间分布上,三县(市)生态安全水平均处于一般安全,且景洪市(0.573)>勐腊县(0.571)>勐海县(0.568),预警等级在景洪市和勐腊县的占比均超过 27%.②研究区共识别出生态源地 7934.91 km2;生态廊道132 条,长度 2188.82 km;生态节点 53 个.③研究区划分出 3 类生态保护分区.其中,生态保护区需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控制区需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供生态产品;生产活动区需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内开展生态安全保护提供依据,研究探索的基于GRA和MCR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方法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GIS空间分析灰色关联法MCR模型生态安全格局西双版纳

    喀斯特洞穴沉积物中可培养固碳和固氮细菌多样性分析

    冉光娟吴庆珊方正安妮...
    379-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固碳和固氮作用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洞穴黑暗和寡营养极端环境中蕴藏丰富独特的微生物资源.为了解喀斯特洞穴固碳细菌和固氮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利用 9种分离培养基,分离筛选喀斯特洞穴沉积物固碳细菌和固氮细菌,并基于 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分离菌株的系统发育和多样性.共分离获得 230 株固碳细菌,隶属于 3门、16属和 64 种,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固碳细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 3.65,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 11.5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 0.88.共分离获得 425 株固氮细菌,分别属于 3门、14 属和 68种,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和贪铜菌属(Cupriavidus).固氮细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 3.43,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 11.0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 0.81.此外,无碳培养基CFMD和无氮培养基NFb分离获得的菌株多样性最高.以上结果表明,荔波喀斯特洞穴沉积物中存在丰富的固碳和固氮细菌类群,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固碳和固氮微生物在喀斯特洞穴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以及农业应用提供了菌种资源.

    喀斯特洞穴可培养固碳细菌固氮细菌多样性

    酚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减轻烟草连作障碍的效果研究

    任淑君李萌陈雅琼李洪明...
    392-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类成分在土壤中过度积累是导致烟草连作障碍出现的重要原因.为减轻烟草连作障碍,以云南省昆明市连作烟田的土壤为材料,筛选出对烟草具有促生效果的酚酸降解菌N8.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菌为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naejangsanensis).该菌株可降解烟草连作土壤中 73.4%的阿魏酸和 83%的苯甲酸.连作土盆栽烟草经该菌株处理后,其株高、茎围、叶长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分别增长了 17.22%、16.86%、5.05%.在田间小区试验中,N8 菌株处理组烟草的株高、干重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2.13%与23.33%.研究筛选出的菌株N8 为消除烟草连作障碍提供了有益的菌株储备.

    烟草连作障碍酚酸类成分降解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