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化工
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
云南化工

云南省化工研究院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化学化工学会

曾波

双月刊

1004-275X

ynhgzz@126.com

0871-64327010

650228

昆明市滇池路1417号云天化集团科技楼

云南化工/Journal 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化工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化学、化工科研成果,交流设计与生产经验,开展学术讨论,介绍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编刊物。设有研究与开发、磷化学工业、氮肥工业、橡胶加工、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专论与综述、分析测试、工艺与装备、实用技术、知识介绍、研究简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蛋中5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

    欧阳小艳黄珊蒙德军韦卓才...
    90-9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禽蛋中甲硝唑、洛硝哒唑、替硝唑、奥硝唑和二甲硝唑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禽蛋样品经 5%三氯乙酸溶液涡旋提取、MCX 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ACQUITYUPLCTM BEH C18色谱柱作为分析柱,采用0.1%甲酸水-甲醇作为流动相体系,采用正离子喷雾模式电离、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在0.5~50.0 ng/mL的线性范围内,5 种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线性方程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2>0.9984.5 种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检出限低至 0.25 μg/kg,在低、中、高三组质量浓度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0.8%~111.3%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 1.4%~6.2%范围内.结论:该方法有机试剂消耗少、低毒环保、前处理简单易操作、分析速度快、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禽蛋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的检测分析.

    硝基咪唑类药物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禽蛋

    基于微量元素和热重分析指标绞股兰、金钱草、金荞麦多指标计量分析

    马国足蓝婷梁清丽周利兵...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来自广西金秀生产的绞股兰、金钱草、金荞麦3 种清热解毒类中草药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燃烧热、燃烧稳定性、脂肪、粗纤维、灰分、微量元素,从多指标研究中草药品质.结果表明,绞股兰、金钱草、金荞麦3 种中草药燃烧热含量在15493.55~24188.85 J/g之间;燃烧稳定性排序为:绞股兰>金荞麦>金钱草;脂肪质量分数在0.12%~0.28%之间,大小顺序为:金钱草>金荞麦>绞股兰;灰分质量分数在7.85%~8.66%之间,大小顺序为:绞股兰>金钱草>金荞麦;粗纤维质量分数在21.85%~31.90%之间,大小顺序为:金钱草>绞股兰>金荞麦.燃烧热、燃烧性(燃烧稳定性)、脂肪含量、灰分、粗纤维和微量元素含量多指标的顺序为:绞股兰>金钱草>金荞麦.研究建立绞股兰、金钱草、金荞麦多指标分析及评价体系,为中草药质量评价和其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

    中草药燃烧热微量元素热重分析

    不同体系评价金属元素对卷烟常规烟气指标的影响

    程传玲黎桂豪李洪涛佘鑫...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综合评价金属元素对卷烟常规烟气指标的影响,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了10 种卷烟纸、5种烟丝及其组合而成的49 种卷烟样品中 8 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通过统计学方法从烟灰、烟丝/卷烟纸/烟灰、烟丝/卷烟纸三个体系评价了金属元素对卷烟常规烟气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灰中金属元素对烟气质量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烟丝/卷烟纸中金属元素可以较好地反映金属元素对各指标的影响;2)烟丝中金属元素对烟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卷烟纸中的;3)影响烟气质量的金属元素主要是烟丝中的锌、锰和卷烟纸中的钙、锰、锌,同一元素对不同指标的影响趋势不同.

    金属元素卷烟烟气卷烟烟灰回归分析

    微敞开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土壤中铁锰铝钙镁

    谭春宇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作为土壤消解体系,采用微敞开石墨消解方式对土壤进行快速消解,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检测土壤中的全铁、全锰、全铝、全钙、全镁元素.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上述5 种元素的测定检出限MDL范围为0.3~1.5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0.65%~1.4%,相对误差(RE)范围为-1.6%~0.44%.方法表现出了较低的检出限、优异的精密度和较高的准确度,为土壤中全铁、全锰、全铝、全钙、全镁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即可靠又快速的消解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土壤石墨消解金属元素

    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14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张橙钟蕾韩洁莲杨健...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水质中乐果、涕灭威、敌敌畏、克百威等14 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14 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 0.5~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2≥0.99),方法检出限在0.011~0.042 μg/L之间,测定下限在0.046~0.169 μg/L之间;3 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5.8%~118.0%,相对标准偏差为0.49%~8.31%.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中14 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直接进样水质半挥发性有机物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龙胆泻肝片中残留溶剂

    尹兴章谭冬梅张远溪赵一丁...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旨在建立一种新方法测定龙胆泻肝片中甲醇、乙醇的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安捷伦 DB-624 毛细管色谱柱(30m×ϕ0.53 mm,3 μm);检测条件为: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FID)温度为250℃;分流进样,选择5∶1 的分流比;顶空瓶平衡温度85℃,平衡时间20 min.结果:甲醇、乙醇两种有机溶剂分离效果良好,分别在1.0335~248.04 μg·mL-1(r=0.9997)、1.0505~252.12 μg·mL-1(r=0.9996)范围内有与峰面积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RSD=1.7%,n=6)、95.7%(RSD=1.6%,n=6).结论:方法重复性、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而且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可为龙胆泻肝片残留溶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龙胆泻肝片甲醇乙醇残留溶剂顶空毛细管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枸杞提取物中的甜菜碱

    李洁莹钟建权彭静雅蔡杏宜...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枸杞提取物中甜菜碱的方法.采用50%甲醇超声提取样品中的甜菜碱,用水稀释后,以含 5 mmoL/L 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HILIC(ϕ2.1 mm×150 mm,2.7 μm)为色谱柱分离甜菜碱目标物,并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MRM模式,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10~5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甜菜碱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 0.9994,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 0.12 mg/kg 和 0.35 mg/kg.在 3个质量浓度级别的加标水平下,甜菜碱的平均回收率在81.5%~10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0%~7.5%.方法可行性强、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回收率和精密度,可用于高效检测枸杞提取物中的甜菜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甜菜碱枸杞提取物

    金属有机框架作为光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荣朝曼宋清义李鑫莹张姬晴...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高稳定性、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化学传感器,受到广泛关注.以MOFs作为光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为例,总结了近年来MOFs在天然毒素、细菌污染物、农药残留三方面检测的重要研究工作,并对MOFs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金属有机框架化学传感器天然毒素检测细菌污染物检测农药残留物检测

    低温甲醇洗新型高效塔板降低硫含量的应用

    马云龙孙伯刚王应华李绍武...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公司二甲醚分厂低温甲醇洗H2S吸收塔使用的新型浮阀塔盘脱硫效率低下,影响硫的吸收.通过应用新型高效双层垂直筛板(DVST),提高脱硫效率,降低硫含量,增加甲醇产量.塔顶气相出口中H2S含量从1.60 mg/kg降低到0.15 mg/kg以内,达到预期目标.

    低温甲醇洗DVST塔板H2S

    全要素配煤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梁峰任梵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云贵川及山西炼焦用煤的主要特性,应用全要素配煤技术和传统制焦配煤技术,从煤种成本、配合煤特性及灰分、镜质组组分和焦炭质量等 5 个方面,对比焦炭生产中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差异,结果表明: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预测平均偏差分别为-0.31%和-0.02%,全要素配煤技术能很好预测焦炭质量并指导炼焦生产;通过反射率分布图分析,全要素配煤技术优化的配煤方案可有效控制和稳定配合煤的质量,实现配合煤瘦化、焦炭质量稳定、焦炭生产成本降低;配煤方案经生产验证和运行数据修正,全要素配煤技术在侧装捣固型焦炉上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可较为准确预测焦炭热性质和化产品产率.

    传统配煤全要素配煤指标分析预测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