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导刊
环境科学导刊

贺彬

双月刊

1673-9655

ynhjkx@yies.org.cn

0871-4142389

650034

昆明市西山区气象路王家坝23号

环境科学导刊/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2年,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环保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9655。本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学术性论文、环境科研报告及介绍环境工程应用技术的文章。主要栏目有:环境管理研究、湖泊环境研究、污染治理技术、生态与自然保护、农业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分析、环境与人体健康、环境科学信息及国外环境科技介绍等。适合所有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和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可供规划、农、林、水、土、卫生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汽车制造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

    郝亚星王坚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汽车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碳排放因子法对2012-2021年我国汽车制造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进而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对营业收入、能源消耗和投资规模等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①2012-2021年我国汽车制造业碳排放量整体呈现递增状态,未达到行业碳达峰;②汽车制造业的营业收入、能源消耗规模、能源消耗碳强度具有较强的促增效应,投资强度和能源强度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营业收入碳强度及投资碳强度均为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基于研究,提出了政府应当引导创新方向,各企业应加大创新研发、提升能源效率的建议。

    汽车制造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

    自贡市碳排放评估和减污降碳能力分析

    唐宇梅邹同静何水晶江欧...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8-2022年自贡市的碳排放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优化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分析了自贡市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明晰了自贡市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探讨了自贡市的碳中和分区,探究了自贡市的减污降碳能力。结果表明,2008-2022年自贡市的碳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人均碳排放量各区县差异较大,地均碳排放量变化不大,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将自贡市各区县划分为低碳发展区和高碳优化区两类;2008-2022年自贡市的减污降碳强度逐年下降,总体呈绿色发展趋势,清洁低碳程度高,减污降碳效果显著。

    减污降碳碳排放碳排放强度碳中和

    九寨沟区域多时空旅游碳排演化与形成因素分析

    颜文豪戢佳丽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选择了九寨沟景区作为案例地进行研究,通过计算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交通碳排放和碳足迹数据,分析九寨沟景区交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九寨沟景区的交通碳排放呈现时空变化特征,与旅游需求和商业体系密切相关。提出了优化碳排放的策略和措施,包括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全面的碳排放检测体系,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碳足迹碳排放旅游交通生态旅游

    基于EKC曲线的陕西省经济增长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关系分析

    曹筱晗赵丹焦倩余继香...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陕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特征关系,判断陕西省生态环保工作所处阶段,本研究基于EKC曲线对2004-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中陕西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人均GDP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物的ECK曲线具有不同特征,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SO2排放量随经济增长呈先增长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NOx排放量随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

    EKC曲线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特征陕西省

    不同街道交叉口形态对污染物扩散规律研究

    罗恒华刘小芳
    20-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研究三种不同交叉口形态(三向交叉口、四向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在不同纵横比(1、1。25和1。5)下交叉口的污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三向交叉口内街道通风效率最差,街道内横纵比增加,街道的通风效率减弱。建筑之间形成的涡流会导致交叉口中心的风场速度增大,道路内风速降低,污染物沉积。

    计算流体力学OpenFOAM交叉口形态纵横比污染物扩散

    广西秸秆露天焚烧碳排放量特征分析

    潘秋玲潘润西谢郁宁和凌红...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因秸秆焚烧产生的温室气体CO、CO2和CH4的排放量及碳排放量,并基于火点数据将碳排量进行网格化分配。结果表明,2022年广西秸秆露天焚烧总量为550。45万t,生物质燃烧源CO、CO2和CH4的排放量分别为31。46万t、722。70万t和1。44万t,其中,甘蔗秸秆焚烧对排放影响最大,贡献占比55。8%;秸秆露天焚烧释放的总碳量为211。87万t。生物质燃烧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分布不均衡,CO、CO2和CH4三项污染物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桂中的来宾和南宁以及桂西南的崇左。崇左市秸秆露天焚烧碳排放量占广西19。5%,来宾占17。2%,南宁占15。9%,其他城市碳排放量占比均在10%以下。受农作物耕作和收割季节性影响,广西秸秆露天焚烧呈季节性变化,主要集中在1-4月和11-12月,甘蔗榨季是秸秆露天焚烧高发期。

    秸秆露天焚烧甘蔗焚烧温室气体碳排放量排放因子

    微塑料对磺胺甲恶唑的吸附特性

    闫晓娜李敏罗静罗婉均...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氯乙烯和聚乙烯为微塑料代表,探究这两种微塑料对磺胺甲恶唑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聚氯乙烯对磺胺甲恶唑的吸附量较大,准二级模型更适合用于描述两种微塑料对磺胺甲恶唑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对磺胺甲恶唑的吸附热力学过程用Langmuir模型拟合较好,说明吸附过程是单层吸附;两种微塑料对磺胺甲恶唑的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进行,吸热并且熵增的过程。

    聚氯乙烯聚乙烯磺胺甲恶唑吸附

    基于滇池流域排放标准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实践

    包云魏娇李玉才房镇...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的对比,确定适合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工艺,为此类项目的设计工作提供借鉴。

    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处理工艺

    废白土炭去除印染废水过程中多染料竞争吸附的研究

    罗江楠张仁果曹楚煊史亚慧...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废白土资源化利用为出发点,将SBE通过缺氧高温煅烧制备成废白土炭(SBE@C)吸附剂,探究多染料竞争吸附的关系。考察不同热解温度对SBE@C吸附印染废水中三种染料(甲基橙、曙红Y和茜素红)的影响,并对热解前后的材料进行SEM、EDAX、BET、XRD、FTIR和XPS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热解法使SBE表面残油被炭化,增大了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从而提升了吸附容量;热解温度为800℃时,SBE@C对染料的吸附效能最佳;多元竞争吸附实验表明,三种染料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吸附,且多元污染过程均由化学吸附决定,符合颗粒内扩散模型;用NaOH溶液对SBE@C进行再生,四次循环后SBE@C对三种染料仍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废白土炭多元竞争吸附去除效能甲基橙曙红Y茜素红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模拟污水最佳脱氮工况

    刘衍琛李正昊罗怡康建林...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了好氧颗粒污泥(AGS)处理碳氮比为5的模拟废水的脱氮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污泥浓度、外投碳源浓度及接种自养AGS质量占比对总无机氮(TIN)去除率的影响,确定各影响因素适宜的范围为:污泥浓度在4000~6000 mg/L,外投碳源浓度在100~200 mg/L,自养AGS接种占比为75%~25%。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各因素对TIN去除的影响,确定最佳运行工况。显著性影响因子排序为:外投碳源浓度>污泥浓度>自养AGS质量占比。最佳工况为:泥量浓度4957。22 mg/L、外投碳源浓度200 mg/L、接种自养AGS质量占比57。78%,对TIN去除率的预测值为94。06%。

    好氧颗粒污泥碳氮比污泥浓度碳源接种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