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郑进

月刊

1007-2349

yzyy@chinajournal.net.cn

0871-65183005

650223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139号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Journal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存津液"理论探讨陆家龙教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经验

    周赋杰陈云山董燕黄梦诗...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存津液"理论为云南滇中陆氏气阴学派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阐述陆家龙教授在糖尿病上的"存津液"理论内涵,陆老认为气阴两虚为糖尿病中晚期的基本病机,且兼夹湿热和瘀血,同时津液耗损贯穿于糖尿病的整个疾病过程.临证以"存津液"理论为指导,更以"存津液"为 目的,治法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方用"加味降糖饮"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存津液糖尿病气阴两虚湿热和瘀血名医经验

    罗玉环教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衰经验

    向春燕罗玉环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师罗玉环教授结合中医经典和自身临床经验,辨证急性心肌梗死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衰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心肾(阳、气)虚衰为主,水饮、痰浊、瘀血为辅,论治中谨守病机,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化痰为治则.擅于化裁运用升陷汤合经方治疗,疗效明显.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衰罗玉环名医经验

    张卫东教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经验

    李时浓王文钰张磊曾祖贤...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性瘫痪是我国目前导致儿童肢体残疾以及严重影响儿童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张卫东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强调从脑论治,强壮脾胃,重视调神思想.治疗上采用针推结合的综合疗法,针刺以靳氏头针四项及毫针点刺为主,推拿选用健脾通督推拿法,诸法合用共达填精益髓,开窍醒神,调和阴阳之效,临床疗效明显.

    针刺推拿脑性瘫痪情绪障碍张卫东

    基于《灵枢》解结理论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的针灸诊疗思路

    杨梦雪张闻东石梦沈思...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灵枢》解结理论的指导下,梳理下肢静脉曲张的针灸诊疗思路."解结"一词来源于《灵枢》,可引申为治疗方法或治疗原则,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症特点属于"结"的范畴,按其发展阶段将下肢静脉曲张之"结"分为"无形之结"与"有形之结".根据"结"的病症特点确立下肢静脉曲张的解结之法,即无形之结使用刺气街解结法,有形之结使用火针刺络联合刺气街以解结.

    下肢静脉曲张解结理论针灸疗法诊疗思路

    基于"二阳结谓之消"浅析麻子仁丸治疗糖尿病性便秘

    刘力菲崔鹏王嘉琪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便秘为糖尿病常见的消化系统并发症,属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一种.西医常用促胃肠动力药对症治疗.但长期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易产生依赖性,会加速损伤胃肠功能.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越来越被临床医生及广大患者所青睐.临床常用《伤寒论》中的经方麻子仁丸治疗糖尿病性便秘.今从"二阳结谓之消"理论出发,结合糖尿病性便秘的病因病机,并对麻子仁丸理、法、方、药进行深入剖析,探讨本方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理论机制.

    麻子仁丸糖尿病性便秘消渴便秘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

    张琳婷颜青惠旭昊王凯丽...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数据库收录的2018年-2022年文献为资料来源,收集其中所涉及的相关方剂,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将方剂中涉及到的药物逐条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管理系统",对药物的频率、药性、药味进行统计分析,运用该平台软件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相关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151首,共涉及到184味中药,其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按照使用频次排序,由多到少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类、解表类等;所涉及的高频中药(频次>40次)共计12味.其中黄芪占首位,其次是当归、鸡血藤、桂枝、川芎、甘草、地龙、牛膝、红花、赤芍、甘草、生地等.进一步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出高频药物关联规则8条,并将高频药物聚为3类.结论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注重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多以补气、健脾益肾为主,兼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数据挖掘聚类分析用药规律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桂枝附子汤"异病同治"类风湿关节炎与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李思泽黄菁曲鹏达陈雪松...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桂枝附子汤"异病同治"类分湿关节炎(RA)与冠心病(CH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桂枝附子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TTD、OMIM、PharmGkb、DrugBank数据库数据库搜集RA和CHD的相关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通过Uni-prot校正后,取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获取关键活性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3.9.1中的CytoNCA插件对交集靶点进行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运用R4.1.3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比较关键靶点及KEGG通路富集基因,选取关键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应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出桂枝附子汤活性成分154个,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柚皮素、山奈酚等;疾病交集靶点146个,核心靶点为AKT1、STAT3、MAPK1、MAPK3、TP53等;GO分析结果表明桂枝附子汤治疗RA与CHD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脂代谢等生物学过;KEGG结果表明桂枝附子汤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P1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发挥对RA与CHD的"异病同治"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桂枝附子汤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稳定.结论 桂枝附子汤治疗RA与CHD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药物与靶点具有稳定的对接活性,可为后续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桂枝附子汤网络药理学异病同治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蔡蔚教授辨治慢性膀胱炎的用药规律

    黄丽玲毛璟弢刘起立赵太玉...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蔡蔚教授治疗慢性膀胱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1日就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蔡蔚教授专家门诊患者,共1099诊次,建立蔡蔚教授治疗慢性膀胱炎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数据库内中药进行频次统计、中药属性统计、关联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等.结果 在纳入的1099首方剂中,使用频次≥100的中药共有35味,主要有甘草(1050次,95.54%)、黄芪(1030次,93.72%)、当归(969次,88.17%)等.药物四气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寒、平;五味以苦味为主,其次为甘味、辛味;归经以肝、脾经为主,其次为肺经、心经、胃经、肾经.通过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获取常用药物组合76个,挖掘核心处方5首.结论 蔡蔚教授认为慢性膀胱炎病位在肝脾,且与肺、心、胃、肾密切相关,治法以益气活血,清热燥湿为主,寒温并用,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数据挖掘慢性膀胱炎中医药用药规律蔡蔚

    中药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Meta分析

    叶雯刘怀珍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性评价中药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选出中药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2023年1月.通过Revman5.4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n=699).Meta分析显示,与使用利拉鲁肽的对照组相比较,经中药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试验组在降低空腹血糖[MD=-1.11,95%CI(-1.25,-0.97),P<0.00001]、餐后 2h 血糖[MD=-1.23,95%CI(-1.41,-1.05),P<0.00001]、糖化血红蛋白[MD=-0.92,95%CI(-1.42,-0.42),P=0.0003]、体质量指数[MD=-1.29,95%CI(-1.76,-0.82),P<0.00001]、胰岛素抵抗指数[SMD=-2.44,95%CI(-4.09,-0.79),P=0.004]方面效果更显著,在提高临床有效率(OR=4.21,95%CI[2.14,8.29],P<0.0001)方面效果更显著.结论 中药联合利拉鲁肽在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以及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利拉鲁肽.

    中药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肥胖临床疗效Meta分析

    中医传统运动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Meta分析

    邵佳琦王鹏琴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系统评价中医传统运动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对比单纯常规治疗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疗效,完善患者运动方式,为临床PD患者治疗提供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方法 该研究检索两大英文数据库、四大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1月,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获取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原则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应用RevMan5.4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项研究,涉及1061例PD患者,纳人文献总体质量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运动症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病程≥3年的试验组患者UPDRSⅢ评分显著降低(MD=-6.55,95%CI[-7.67,-5.43],Z=11.49,P<0.01),治疗疗程≥12周的试验组患者UPDRSΕ评分显著降低(MD=-6.67,95%CI[-7.38,-5.97],Z=18.63,P<0.01)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TUGT评分(MD=-3.71,95%CI[-5.71,-1.71],Z=3.64,P=0.0003)显著降低;BBS 评分(MD=3.69,95%CI[3.13,4.25],Z=12.85,P<0.01);疗程<12周的试验组患者经过传统运动疗法干预,其6MWT评分(MD=42.47,95%CI[31.01,53.93],Z=7.26,P<0.01)显著提高,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②非运动症状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显著降低(MD=-7.45,95%CI[-8.70,-6.19],Z=11.64,P<0.01).结论 该系统评价表明,传统运动疗法对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和抑郁情绪有一定的疗效.

    传统运动疗法帕金森病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