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品评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品评价
药品评价

母义明 赵志刚

半月刊

1672-2809

drug_evaluation@sina.com

010-51099090,0791-6279953

330046

北京市东城区东滨河路甲1号大象投资大厦6层

药品评价/Journal Drug Evaluation
查看更多>>本刊重点关注药品的监督管理、监测;新老药品临床使用的疗效或不良反应;合理规范用药的原则;新药介绍及预测;新药领域的基础研究,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医药信息,药品评价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胰岛素的使用现状和选择的新思路

    谷伟军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但是目前糖尿病的基层医疗现状并不令人十分满意。这与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对基础胰岛素的认识不足有一定关系。本文从基础胰岛素在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现状、使用障碍原因分析入手,重点比较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包括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合近几年胰岛素集中采购的介绍,希望本文为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胰岛素选择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改善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血糖控制。

    基础胰岛素德谷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基层医疗

    某医院2019-2022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高靓高宇阳赵振营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某医院 2019-2022 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加强麻醉药品的规范管理,保障麻醉药品在临床中合理使用。方法 调取该医院信息系统中 2019-2022 年麻醉药品的使用数据,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使用金额,计算各品规销售金额占比、用药频率(DDDs)、限定日费用(DDC)、使用金额排序与DDDs的排序比(B/A)。并对 2019-2022 年该医院麻醉药品的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4 年间,该院麻醉药品共使用 18 个品规;使用金额总体呈增长趋势,且每种麻醉药品的使用金额每年排序相对稳定;DDDs稳居前三位的是吗啡缓释片(30 mg)、芬太尼贴剂(8。4 mg)和芬太尼贴剂(4。2 mg);DDC相对稳定,前 3 名分别是羟考酮注射液、注射用瑞芬太尼(1 mg)和注射用瑞芬太尼(2 mg);所有麻醉药品的B/A处于 0。1~3。5 之间。该院麻醉药品处方医嘱点评合格率在 97%以上。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用药符合医院学科特色,能够全面、认真地贯彻并落实麻醉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符合麻醉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宜性原则。

    麻醉药销售金额用药频率(DDDs)限定日费用(DDC)变化趋势合理性分析

    医保病种分值付费模式下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及效果评价

    陈根林邹逢琳孙晓春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对医保病种分值付费(DIP)模式下临床药师通过降低住院医保患者的药品费用来降低人均住院费用等进行分析,总结其工作模式。方法 在江西省胸科医院优势且治疗方案比较明确的病种中选择呼吸系统结核归类的医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 2020-2022 年医保核定的医院同分组均值数据作为对照组,100 例临床药师在住院期间提供了药学服务的同分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中,临床药师与医生共同建立了专门的药学服务小组,在纳入疾病的既往区域医保支付费用的基础上,制定了药物治疗方案,分析对比了两组人均总费用、药占比和人均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经过干预,观察组呼吸系统肺结核三分组的人均总费用和药品占比均显著下降(P<0。01),但人均住院天数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结合DIP总额控费机制、临床路径及医疗机构相关药学数据,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成功降低了干预分组疾病的医保药品费用支出,促进了合理用药。

    病种分值付费临床药师药学服务临床路径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复方胃痛胶囊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

    彭玲娜梁晟孙辉丁野...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UPLC-MS/MS 同时测定复方胃痛胶囊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Poroshell SB-C18 色谱柱(100 mm×2。1 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含 5 mmol/L甲酸铵的 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 0。3 mL/min,柱温为 30℃;采用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质谱检测。结果 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分别在 1。05~210 ng/mL(r=0。999 6)和 1。00~200 ng/mL(r=0。999 8)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马兜铃酸Ⅰ的回收率为 95。90%,RSD为 2。11%;马兜铃酸Ⅱ的回收率为 93。22%,RSD为 1。17%。马兜铃酸Ⅰ的定量限为 0。3 pg、检出限为 0。1 pg;马兜铃酸Ⅱ的定量限为 0。7 pg、检出限为 0。2 pg。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可靠,能够用于测定复方胃痛胶囊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

    复方胃痛胶囊马兜铃酸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红花黄色素对大鼠心梗后心肌重构的影响研究

    吴娅玲喻春梅陈淑红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SY)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重构的影响,并探究其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利用冠状动脉左前支结扎法构建AM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Model组、氯沙坦组(10 mg/kg)、SY低剂量组(8 mg/kg)、SY高剂量组(32 mg/kg)、SY+Compound C组(32 mg/kg SY+10 mg/kg Compound C),并设假手术(Sham)组,每组 12 只。连续治疗 4 周后,使用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大鼠心功能指标;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变化,计算胶原容积积分(CVF)、测定大鼠心肌细胞直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Wer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Ⅲ)、B型钠尿肽(BNP)、心房钠尿肽(ANP)、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 3Ⅱ/LC3-Ⅰ(LC3-Ⅱ/LC3-Ⅰ)、AMPK、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磷酸化AMPK(p-AMPK)、mTOR、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LC3-Ⅱ/LC3-Ⅰ、Beclin-1、p-AMPK、p-mTOR蛋白表达水平及SOD水平降低(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细胞直径、CVF、COL-Ⅰ、COL-Ⅲ、BNP、ANP及P62 蛋白表达水平、LDH水平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氯沙坦组、SY低、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有所缩小,心肌纤维排列趋于正常,LVFS、LVEF及LC3-Ⅱ/LC3-Ⅰ、Beclin-1、p-AMPK、p-mTOR蛋白表达水平及SOD水平升高(P<0。05),LVEDD、LVESD、心肌细胞直径、CVF、COL-Ⅰ、COL-Ⅲ、BNP、ANP及P62 蛋白表达水平、LDH水平降低(P<0。05);与SY高剂量组相比,SY+Compound C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排列紊乱,LVFS、LVEF及LC3-Ⅱ/LC3-Ⅰ、Beclin-1、p-AMPK、p-mTOR蛋白表达水平及SOD水平降低(P<0。05),LVEDD、LVESD、心肌细胞直径、CVF、COL-Ⅰ、COL-Ⅲ、BNP、ANP及P62 蛋白表达水平、LDH水平升高(P<0。05)。结论 SY可提高AMI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心肌肥厚程度,缓解心肌纤维化进程,逆转心肌重构,可能与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上调心肌自噬有关。

    心室重构红花黄色素心肌梗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西罗莫司靶蛋白

    市售头孢克肟颗粒质量分析与风险评价

    卢蓉娜罗枭灼吕冠欣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市售头孢克肟颗粒进行质量分析,为提高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和标准检验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法定检验方法对 7 家生产企业共 28 批头孢克肟颗粒进行全项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测定溶出度曲线,找出仿制样品体外溶出行为与原研药物的差异;测定产品聚合物和有关物质,考察不同温湿度存储条件下聚合物和特定杂质的变化。结果 28 批样品按法定检验标准检查均合格,但部分产品检验标准、储存条件、是否含糖和产品标签之间存在不一致;水分、体外溶出曲线和聚合物三个项目上存在较大差异。7 家生产企业中仅 1 家生产企业对聚合物进行了控制,在未进行聚合物控制的 6 家生产企业中有 3 家生产企业的产品聚合物检测结果偏高,接近或等于标准限值,A生产企业的溶出曲线与其他企业存在较大差异,D生产企业的水分平均值远高于其他生产企业。高湿条件下导致聚合物和特定杂质含量上升。结论 头孢克肟颗粒总体质量合格,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统一标准,加强质量控制。

    头孢克肟颗粒聚合物溶出曲线有关物质风险评价

    复方氨酚烷胺片质量标准研究

    何倌发李春华彭会娟艾珊...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完善复方氨酚烷胺片的质量标准,提高质量标准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建立HPLC法测定杂质对氨基酚的含量;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结果 所建立的HPLC法测定对氨基酚杂质、含量均匀度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其线性关系均良好,准确可靠,重复性较好。按拟定的标准,19 批次复方氨酚烷胺片样品中有 1 批次样品咖啡因含量测定项目不符合规定,有 1 批次样品咖啡因含量均匀度项目不符合规定。结论 本研究提高和完善了复方氨酚烷胺片的质量控制项目,为更全面控制复方氨酚烷胺片的质量提供方法和参考。

    质量控制复方氨酚烷胺片杂质含量测定含量均匀度

    RP-HPLC法测定瑞格列奈原料药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张婷陈淑娴吴司琪彭红...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RP-HPLC法对瑞格列奈原料药的含量和其有关物质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J&K WpH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使用 0。1%甲酸溶液-甲醇(32∶68)作为流动相,流速为 1。0 mL/min,检测波长为 243 nm,柱温为 20℃,进样量为 20 μL。结果 瑞格列奈浓度在 10。06~80。72 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Y=0。012 1X+0。010 7,r=0。999 7),重复性试验RSD值为 1。01%(n=6),平均回收率为 99。2%,检测限为 4。0 ng,定量限为 11。5 ng。外标法测定瑞格列奈原料药平均含量为 99。6%。主峰和其他杂质峰明显区别,三个批次的瑞格列奈样品有关物质的含量分别为 0。17%、0。14%和 0。15%。结论 RP-HPLC法操作便捷、专属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可靠,可用于瑞格列奈原料药的检测。

    瑞格列奈原料药HPLC法含量有关物质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周秀琼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月江西百佳艾玛妇产医院的 100 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宫瘤消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月经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性激素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月经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孕激素、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月经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积分低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性激素水平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低,应用价值较高。

    米非司酮宫瘤消胶囊子宫肌瘤性激素

    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冯莉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相关分子的影响。方法 商丘市立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肝癌患者 76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 38 例。对照组予以TACE治疗,联合组予以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连续治疗 2 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情况,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 199(CA199)、α-L-岩藻糖苷酶(AFU)、癌胚抗原(CEA)]及免疫分子[Toll样受体 2(TLR 2)、TLR 4、髓样分化因子 88(MyD 88)]。结果 治疗 2 个月后联合组病情控制率(DCR)为 78。95%,高于对照组 57。89%(P<0。05),联合组客观缓解率(ORR)为 42。11%,与对照组的26。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个月后,联合组AFP、CA199、AFU、CEA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TLR2、TLR4、MyD88 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疲乏、腹泻、血小板下降、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热发生率(15。79%)低于对照组(36。84%)(P<0。05);联合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中位无进展生存(PF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肝癌疗效确切,能改善免疫功能紊乱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ORR,增加OS、PFS,且不良反应可控。

    肝肿瘤仑伐替尼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肿瘤标志物免疫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