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油气田地面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油气田地面工程
油气田地面工程

张良杰

月刊

1006-6896

cnogfe@petrochina.com.cn;yqtdmgc@petrochina.com.cn

0459-5903568

163712

大庆西杨邮局126-1-56信箱

油气田地面工程/Journal Oil-Gas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8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月刊。油田生产、建设、施工和设计领域权威应用杂志。每年发表相关科技文章500余篇。文章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具有较大的应用借鉴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然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价结果敏感性分析

    胡贵斌陈帝文陈啟斌王岐振...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险评价可以识别出对管道有危害的因素,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大小进行评价,计算风险大小,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天然气管道的不断铺设和城镇建设的不断进行,潜在的风险因素也逐渐增加.运用定量评价方法,对广东省管网某段天然气管道进行了定量风险评价,并模拟分析了压力、管径、周边人口和失效频率等影响因素的变化对风险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对个人风险敏感性的排序为失效概率>运行压力>管径>周边人口;对在社会风险中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在1~10的范围内,敏感性的排序为失效概率>运行压力>周边人口>管径;对在社会风险中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在10~1 000的范围内,敏感性的排序为失效概率>周边人口>运行压力>管径.对敏感性的分析为管道企业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管道风险定量风险评价敏感性分析风险管控

    新疆油田并行管道阴保系统相互干扰防护措施适用性研究

    时彦杰廖臻邓丽媛张正...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疆某油田多条并行管道阴保系统产生的直流杂散电流干扰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阴极保护设计和排流保护方法的治理效果及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对于新建并行管道,阴极保护站分建(阳极地床位置交错分布)措施可消除并行管道与阴保系统相互干扰,改善阴极保护效果;对于防腐层破损率较小(<2%)的在役并行管道,可在并行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差值最大处施加均压线措施降低干扰;对于防腐层破损率较大(>2%)的并行管道,不推荐深井阳极+均压线联合阴极保护措施;对于在低土壤电阻率(<100 Ω·m)环境中运行的在役并行管道,牺牲阳极排流保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干扰;对于高土壤电阻率(≥200 Ω·m)、高防腐层破损率(≥5%)的在役并行管道,减小阴保站(阳极地床)距离可降低干扰.

    并行管道直流干扰阴极保护排流保护数值模拟

    压力管道延性断裂止裂可靠性分析

    祁金青王莉张志平肖玖冬...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压力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结合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单根钢管止裂概率的计算方法.基于BTC法和CSM公式对管道止裂韧性值进行了修正,在腐蚀速率的影响下考察了整条管道的裂纹止裂可靠性,并分析了不同裂纹扩展范围下的管道失效年限,最后将延性断裂风险和应力失效风险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增大夏比冲击功的均值,可提高单根钢管的止裂概率;在腐蚀速率为 0.38 mm/a时,满足 8根钢管可靠性标准的管道失效年限为 15.2年,满足5根钢管可靠性标准的管道失效年限为15.8年;裂纹延性断裂比应力失效带来的风险更大,应重点关注高腐蚀区域管道的裂纹扩展.该研究可为制管技术指标的制定和在役管道运行的失效分析提供实际参考.

    压力管道延性断裂止裂可靠性夏比冲击功应力失效

    基于STIRPAT改进模型的油气开采业碳排放研究

    高翔周淑慧
    85-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安全及双碳战略下,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稳油增气,原油产量力争保持在 2×108 t/a,天然气产量逐步增加至 3 000×108 m3/a左右.2020 年我国油气开采业能源利用CO2 排放量已达 8 758×104t,"双碳"目标约束下面临较大的减排压力.基于 2010-2020年我国油气开采业相关历史数据,充分考虑油气开采业特点,引入行业能源消费、固定资产投入、油气产出相关8个指标参数,构建改进型STIRPAT模型并结合岭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碳排放量的关系.能源消费碳强度、能源消费规模、油气产出碳强度、产出规模对碳排放促进作用明显,投资效率则起到抑制作用.结合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并充分考虑绿色转型、稳油增气等能源安全新战略,采用情景分析法对4种不同情景下的油开采业未来碳排放量、碳达峰量、碳达峰时间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油气开采业有望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峰值排放水平约9 015×104t/a,符合行业碳达峰发展规划.最后,建议油气开采业因地制宜积极投资开发新能源,大力实施节能和化石能源替代工程,不断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和产出碳强度,确保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油气开采业碳排放STIRPAT模型岭回归分析情景分析法

    稀释水对注入体系黏度影响分析及对策

    时晶丽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X区块因清污平衡需要,采用"清配污稀"配注方式,稀释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在工艺节点有较大变化,是降低注入体系黏度的关键.针对污水稀释聚合物工艺中还原性物质种类及溶解氧对聚合物注入体系性能影响开展研究,通过现场调研、室内实验、菌以及化学元素的检测分析、现场试验等多种研究途径,摸索出污水合理曝氧量及经济有效的治理措施.分析认为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的主要还原性物质为Fe2+和S2-,是油田污水中SRB的代谢产物,从而明确了黏损治理的主要方向;生产数据表明水处理过程中污水溶氧量较大时,能去除大部分二价铁和硫化物,但回注前仍需进行杀菌处理和曝氧处理;剩余氧含量大于5 mg/L时能较好抑制还原性物质的含量;定期冲洗单井管道和母液管道,能改善水质、降低SRB菌含量、减少腐蚀,降低黏损2.4个百分点以上,最终实现产能区块的高效开发.

    稀释水还原性物质溶解氧黏度

    双金属复合管引流式夹具注脂堵漏抢修技术研究

    张晓峰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油气长距离输送管线中,双金属复合管有良好的防腐作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内衬刺漏和塌陷问题时有发生,是制约管道完整性和生产连续性的隐患,因管道结构的特殊性,现有的双金属复合管现场堵漏抢修技术无法对内衬层失效问题进行深层次修复,从根本上阻隔腐蚀源.基于双金属复合管结构特点及刺漏缺陷几何特征,试验和完善了双金属复合管引流式夹具注脂堵漏抢修技术手段,通过对引流式补强套筒、对开式卡具修复、带压开孔及封堵等作业的工具及设计方案的研究论证,建立了复合管引流式夹具注脂堵漏抢修的完整性方法,具有不动火、安全性高、抢修周期短和带压不停输的优点.样管堵漏后,夹具内壁和管道之间的空腔完全填充密封脂,可以彻底阻隔腐蚀源,当运行压力达到 15 MPa时,无泄漏,循环2次加压和降压后,未发生渗漏或泄漏,最后通过对填充样进行工业CT扫描,内部塌陷填充效果良好,能够防止管道发生内衬刺漏后腐蚀介质进一步腐蚀基管.

    双金属复合管夹具注脂堵漏

    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