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印染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印染
印染

沈安京

半月刊

1000-4017

yinran1975@126.com

021-51670288

200082

上海市平凉路988号

印染/Journal Dyeing and Finish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印染》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纺织系统唯一半月刊科技期刊,其发行量、影响因子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纺织系统和上海市科技期刊之首。在全国纺织产业转型和上海发展现代纺织新一轮调整期间,该刊转变观念,努力把《印染》打造成行业信息资源的平台和产业内容产品的供应商,成为行业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编辑部坚持“信息的超前性、技术的先进性、应用的可操作性”的刊物风格,围绕行业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发掘和跟踪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发展趋势。《印染》都在全国率先报道,在行业中颇具公信度,充分发挥了行业媒体的先导作用。2007年1月全国印染信息网全新改版。改版后的全国印染信息网以印染行业及相关企业为服务对象,秉承面向企业、面向科研、面向生产的宗旨,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贴身服务。同时,全国印染信息网与《印染》杂志充分互动,使两者为您提供更大的收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岩石纤维的多层级热防护面料的制备与性能

    裔士钊吴焕岭程冰莹樊理山...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一种多层热防护面料,试验将玄武岩纤维(BF)织物、热塑性聚氨酯(TPU)与芳纶纤维(PA)织物复合,并引入有机硅树脂(OSR)改性TPU,采用熔融热压技术制备了BF-OSR/TPU-PA复合面料。结果表明,当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TPU和OSR的质量分别为80 g、20 g与2g时,制得的OSR/TPU复合膜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达20。7 MPa,断裂伸长率为40。8%。BF-OSR/TPU-PA复合面料的透气率降至47。71 mm/s,隔热效果大幅提升,导热率降至0。118 5 W/(m·K),温差值达到56℃。此外,复合面料兼具阻燃与疏水性,未来有望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极端环境应用的需求。

    热塑性聚氨酯玄武岩纤维织物复合面料隔热性能

    过期牛奶协同天然色素一步法制备生物质防水抗紫外颜料

    陈芮冰高陈陈张静陈昱霏...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将过期牛奶和天然色素混合,利用蛋白质的复杂变性和化学偶联作用,一步法制备生物质防水抗紫外颜料。借助简便的喷涂工艺可在棉机织物、罗布麻织物、丝绸、非织造布、纸板等各种基材表面快速形成兼具防水及抗紫外功能的颜料颗粒涂层,从而实现对废弃过期牛奶的高值化利用。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在纺织印染、精细化学品、建筑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颜料天然色素牛奶生物质防水抗紫外

    SnS2/C3N5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

    韩龙刘思乐张申奥万鑫雅...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二硫化锡/富氮氮化碳(SnS2/C3N5)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光催化剂的物相晶型、特征基团、光谱吸收、光电子-空穴重组分离和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了模拟太阳光下SnS2/C3N5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模拟太阳光照射60 min,MB的降解率达到96。6%,SnS2/C3N5循环使用10次后MB的降解率仍大于95。0%,SnS2/C3N5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归因于SnS2和C3N5之间异质结的构建使光电子-空穴得到有效的分离,电荷传质阻力降低。高活性的超氧自由基(·O2-)和空穴(h+)通过进攻MB分子将其降解为小分子无机物。基于能带结构和电位数据提出了SnS2/C3N5光催化降解MB的Z型机理。

    SnS2富氮氮化碳光催化剂亚甲基蓝Z型机理

    rGO/Ag NPs@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张雪婷高晓红杨旭礼王梁宇...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棉针织物为基材,使用硅烷偶联剂(KH-580)对其改性,通过抗坏血酸诱导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rGO/Ag NPs)在改性棉织物表面还原,构建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rGO/Ag NPs@棉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形貌结构、传感性能和运动监测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针织传感器在沿线圈方向和垂直线圈方向对0~30%拉伸应变、10~500 mm/min拉伸速度以及500次循环应变,具有较好的响应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该传感器可以监测人体运动过程中不同关节的弯曲程度,对面部肌肉运动有良好的反应。

    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可穿戴传感器

    亚麻纱线的漆酶催化多巴胺聚合染色

    李宇亢福行艾显超杨允浩...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一种温和环保的亚麻纱线染色方法,以漆酶为催化氧化剂制备聚多巴胺黑色素,并采用一浴法对亚麻纱线进行染色,探讨了多巴胺在漆酶催化氧化作用下的聚合进程和产物结构,以及聚多巴胺染色亚麻纱线的机理。结果表明,漆酶催化多巴胺聚合形成聚多巴胺黑色素的过程中,伴有中间产物橙色多巴胺色素,使染色亚麻纱线呈现出黑棕色的外观。聚多巴胺黑色素一方面通过氢键吸附于亚麻纱线表面,另一方面以多巴胺单体为偶联剂与亚麻纱线的木质素侧基共价接枝,在亚麻纱线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薄膜涂层,染色纱线耐皂洗色牢度可达到3级。

    亚麻纱线多巴胺漆酶催化氧化生物染色

    P(St-MMA-AA)液体光子晶体在不同织物表面的结构生色

    代朋岩邹笑笑李帅肖远淑...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体光子晶体(LPCs)的应用研究以涤纶长丝织物基底为主。选用棉织物、蚕丝织物和涤纶织物为基材,通过棒涂法制备结构色织物,探究不同材质的织物对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P(St-MMA-AA)LPCs的自组装的影响。结果表明:P(St-MMA-AA)微球均可在织物表面获得明亮的结构色,但具有较好亲水性的棉织物和蚕丝织物消耗的LPCs用量高于表面平整光滑的涤纶织物;此外,棉织物和涤纶织物的反射率略高于蚕丝织物。与此同时,通过调节P(St-MMA-AA)粒径可以实现对结构色色相的调控,并且随着粒径增加,结构色出现红移。P(St-MMA-AA)微球在不同织物表面均以面心立方结构规则排列。

    液体光子晶体蚕丝涤纶结构色

    天丝抗原纤化的整理方法比较

    杨卓孙浩然王庆淼周杭...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天丝织物具有易原纤化的特点,研究了不同整理方法对其抗原纤化性能的影响,包括使用高分子聚合物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采用树脂交联剂提高原纤之间横向的连接,以及利用有机硅高分子和水润滑剂改变纤维表面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树脂交联整理和水润滑剂整理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而高分子成膜整理和有机硅整理仅在干态摩擦时具有抗原纤化作用,在湿态摩擦和家庭水洗时效果不明显。

    抗原纤化整理天丝织物水润滑整理交联整理

    棉纤维的微纳镶嵌无染上色技术

    柯梦园许长海吕治家苗大刚...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乙烯醇(PVA)为载体,分别配制阳离子改性剂/PVA溶液、活性染料/聚乙烯亚胺(PEI)-聚乙烯醇(PVA)有色溶液,运用微纳米纤维跨尺度镶嵌纺理论实现棉纤维无染上色。研究发现:以质量分数为10%的PVA作为原液,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阳离子改性剂,10%的PEI,5%的活性染料进行静电纺丝,可得到有色微纳米纤维和染色棉纤维。染色棉纤维采用1 g/L的NaOH溶液在100℃固色30 min,可达到最佳固色效果,棉纤维色牢度达到3级及以上。

    静电纺丝聚乙烯醇阳离子改性活性染料棉纤维

    再生聚酯筒纱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

    蔡涛郑福尔张俊宝宋洁...
    40-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临界CO2技术对再生聚酯筒纱进行染色,优化了染色工艺,并对染色稳定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20℃、压强24 MPa的条件下,分散蓝79、分散橙30染色60 min,分散红60染色90 min,均可达到最大K/S值,且三种染料染色的织物色牢度均达到4~5级,染色反射率曲线无明显交叉,说明具有良好的染色稳定性。

    超临界CO2染色再生聚酯筒纱分散染料染色工艺

    生物基偶联玫瑰红纳米光敏剂及其光动力抗菌织物

    陈彧彦吕子豪郑梦姣光晓翠...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光敏剂在蛋白质纤维应用上效能不足的问题,通过偶联壳聚糖(CS)和孟加拉玫瑰红(RB)制得一种高效的纳米光动力抗菌剂CS-RB,探究了其微观结构及光动力特性,并研究了其吸附织物后的光动力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RB生成 1O2的能力提升2。98倍,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99。99%,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提升了77。52个百分点。负载CS-RB的蛋白质纤维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99%和99。90%,且具备优良的服用性能。此外,CS-RB对不同基材织物也显示出良好的光动力抗菌效能(99。99%)。

    光动力抗菌壳聚糖孟加拉玫瑰红纳米光敏剂羊毛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