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金属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金属工程
有色金属工程

朱穗玲

双月刊

2095-1744

ysjsgc@bgrimm.com

010-63299751/52

10007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有色金属工程/Journal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涉及重、轻、稀、贵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和交换2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主要报导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技术方向等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在弱腐蚀下的腐蚀行为

    陶虎威郝云飞邵明皓姜炳鑫...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微区电化学阻抗测试、周期浸润测试和浸泡腐蚀,结合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探究了 2219铝合金在1 mg/L氯化钠和0.1 mg/L硫化钠混合溶液环境下的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腐蚀行为机理.结果表明:腐蚀前后焊缝未发现明显的力学性能损失,焊缝耐腐蚀性能:WNZ>HAZ/TMAZ>BM.越靠近焊核中心,受热的作用越大,析出相回溶数量越多,提高了基体中Cu的含量,从而降低了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宏观区域的电偶腐蚀造成母材形貌发生较大变化,游离态的Cu2+得到铝基体腐蚀溶解产生的电子析出,加剧腐蚀,出现大面积剥落现象.热影响区与热机械影响区腐蚀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腐蚀电化学微区电化学阻抗周期浸润测试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6082-T6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姜炳鑫常志龙陶虎威李志航...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FSAM技术成功获得了 6082-T6铝合金增材块,并对其耐腐蚀性能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剥落腐蚀评级与静态失重法均说明增材体的耐腐蚀性能优于母材;动电位极化曲线与浸泡腐蚀试验也说明增材体较于母材,其腐蚀倾向与腐蚀速率较低,沿增材高度方向自下而上,腐蚀倾向与腐蚀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6082-T6铝合金经过FSAM后,其粗大带状晶粒转变为细小等轴晶粒,强化相(Mg2Si相)数量减少且分布均匀,二者是导致增材体耐腐蚀性能高于母材的主要原因.

    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增材耐腐蚀性能

    碳元素对L12型高熵化合物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祖润锋杜兴蒿袁帅杨明澄...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外加载荷作用下,L12型有序化合物合金易出现晶界脆性断裂,严重制约了其实用化进程.研究了碳元素对(Ni,Co,Fe)3(Al,Ti,Fe)型有序高熵化合物合金的组织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室温变形以及高温退火处理后,含碳合金具有不完全再结晶组织,并且在晶界处存在无序面心立方结构的纳米过渡层.该含碳合金在室温下屈服强度达到1 015 MPa,拉伸延伸率达到16%;在760 ℃条件下屈服强度达到900 MPa,拉伸延伸率达到10%.说明碳的加入有助于L12型化合物合金克服晶界脆性,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高熵化合物合金C合金化力学性能不完全再结晶

    Ti和Nb微合金化对CuZr基相变增韧非晶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赵燕春姚文博董杰吕志超...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典型B2相增韧非晶复合材料形成合金Zr48Cu48Al4为基础,分别研究了 Ti、Nb微合金化添加对其凝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与基础合金相比,微合金化显著改变了 B2相的组织形貌(包括大小、数量、形状),其中Ti微合金化降低了B2晶体相的形核能力,提高了非晶和非晶复合材料的形成能力;而Nb微合金化则提高了 B2相的稳定性,并大幅提高了非晶相与B2相的硬度以及非晶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压缩塑性(分别达到了1 470 MPa和21.5%).本研究为非晶复合材料的成分设计与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对开发高性能相变增韧非晶复合材料具有参考价值.

    非晶复合材料微合金化非晶形成能力相变诱导塑性

    Ti元素对工业级Zr-Ti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魏统宇樊蕾袁波严宝辉...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恒电位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工业级Zr-xTi(x=0、5、10、15)合金板材在6 mol/L的亚沸腾态浓硝酸环境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通过测试材料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参数来评价不同Ti含量Zr-Ti合金的腐蚀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3D超景深显微镜对材料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添加Ti元素可以减小合金材料的自腐蚀电流密度4er,提高合金材料表面的电荷转移电阻Ra,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有利;当Ti含量添加至5%,有明显的钝化区间,合金材料具有最小的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约为4.092 3 ×10-6 A/cm2,电荷转移电阻Rct也最大,约为16 514 Ω·cm2,并且其合金表面氧化膜光滑平整,腐蚀程度最弱,表明Zr-5Ti合金材料的腐蚀速率较低,具有优异的耐硝酸腐蚀性能.

    乏燃料后处理锆合金浓硝酸电化学腐蚀腐蚀形貌

    超声处理对Mg-9Al-1Si合金第二相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任广笑赵占军曹喜娟王红霞...
    3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铜质金属型重力铸造制备了 Mg-9Al-1Si合金,通过凝固前施加不同时间超声处理调控合金组织形貌.利用OM、XRD、SEM、拉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超声处理时间作用下Mg-9Al-1Si合金组织形貌演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超声处理时,α-Mg基体呈粗大的树枝晶,粗大汉字状Mg2Si相有明显的团聚现象,β-Mgi7Al12相以断续网状沿枝晶界分布;超声处理能显著细化合金微观组织,α-Mg基体晶粒尺寸减小由粗大的树枝状转变为团絮状,汉字状Mg2Si相被细化,变为长条状或细线状,分布变得均匀;β-Mg17Al12相网状趋势弱化,边界处出现大量层片状β-Mg17 A112相.随着超声时间增加,超声的声空化和声流作用使合金组织明显改善,但作用时间太长反而减弱组织细化作用.因此,超声处理后Mg-9Al-1Si合金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且随超声作用时间先增后降,其中超声处理20 min时提升最大,相较于未超声处理合金分别提高了 72、74 MPa和 2.31%.

    超声处理Mg-9Al-1SiMg2Siβ-Mg17Al12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TZM钼合金箔材退火行为研究

    唐作章王广达熊宁孙迪...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TZM钼合金具有比纯钼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更高的再结晶温度,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场景,TZM箔材可以替代纯钼箔材应用于电子等领域.通过研究TZM箔材经过不同退火温度和高温短时退火热处理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现900 ℃的退火可以使箔材完成去应力,并出现最大延伸率;高温短时退火提升了材料的抗拉强度,2次高温短时退火后箔材具有最大强度和较高的延伸率;杯突测试显示出与力学性能类似的规律,900 ℃退火使材料具有最大杯突值3 mm,经过2次高温短时退火后杯突值提高 23%.

    钼合金热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杯突

    含锌热解漆渣用于湿法冶炼制备电积锌的研究

    马黎阳张旭刘子彪林琳...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含锌漆渣是富锌防腐涂料涂装后产生的有害废渣,经热解脱除有机组分后可作为湿法冶炼锌的原料.将热解漆渣用于电积锌废液中性浸出-净化除杂-电积回收金属锌板,并对比车间次氧化锌和锌粉为原料的净化后液和功耗参数.结果表明,含锌热解漆渣中-50μm颗粒质量比最大为81.88%,但金属锌含量最低为12.95%,适用于碱洗和废电解液中性浸出;50~125μm热解漆渣金属锌含量较高,适用于置换脱铜和两步除镍钴镉杂质;+125μm热解漆渣中金属锌和金属铁含量均最高,分别为76.01%和68.79%,适合与50~125μm热解漆渣进行两段置换除镉.以上采用热解漆渣的置换除杂效果与采用车间电炉锌粉相当,分别获得镉含量为20.48%和19.68%的两种海绵镉渣.将热解漆渣两段除镉净化液用于生产电积锌,在相同的电积条件下其电流效率和电耗与车间电炉锌粉相当,表明含锌热解漆渣在参数优化后可以生产电积锌,同时为含锌漆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方向.

    漆渣热解电积锌净化

    三层液精炼法提纯多晶硅的研究

    李翔袁亮李克帆纪睿...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温下利用密度差别,以熔硅、熔渣和熔铁(或铜)构建Si/Slag/Me三层液体系.冶金硅中的B和P杂质扩散到熔渣和底层金属中,达到提纯冶金硅的目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具有可行性.实验研究分析了底层金属类型、炉渣成分及反应温度对B和P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底层金属可有效吸收冶金硅中的P,其中铁比铜有更好的P吸收效果.底层金属对B的吸收效果不佳,B的去除主要归功于造渣提纯过程.在炉渣中加入10 wt%的CaF2,降低了渣黏度,可显著提高B和P的去除率.1 600~1 700 ℃温度范围内,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B的去除,对P的去除无显著作用.

    三相平衡多晶硅提纯热力学模拟

    铝电解槽不同铝水平高度电热场模拟对比

    于帅康邓胜祥Johnson Yap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水平高度是铝电解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合适的铝水平可保持良好的槽内物理场使电解槽稳定生产.因此,找到合适的铝水平高度对电解槽良好工作至关重要.利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绘制了四组350 kA不同铝水平电解槽,通过COMSOL仿真软件分别对四组不同铝水平电解槽电场及热场进行模拟并对比某厂350 kA电解槽现场测试数据,验证了模拟准确性.发现随着铝水平的不断升高,电解槽内电势、电流密度及整体温度均呈下降趋势.通过电场热场对比,认为350 kA电解槽铝水平位于20~22 cm区间为最优,压降为3 630~3 810 mV,槽内高温约为950 ℃.

    铝电解槽铝水平电场热场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