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有色金属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有色金属工程
有色金属工程

朱穗玲

双月刊

2095-1744

ysjsgc@bgrimm.com

010-63299751/52

100070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有色金属工程/Journal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涉及重、轻、稀、贵金属地质、采矿、选矿、冶炼、加工、材料、环保、设备和过程控制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和交换28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检索机构收录。主要报导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技术方向等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炉渣化学组分对硅酸盐微观聚合结构演变规律的影响

    冯浩明彭程刘吉辉孔维国...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炉渣组分间的协同作用直接影响阴离子聚合结构的形成及复杂程度.研究了不同R2、ω(MgO)/ω(Al2O3)及ω(Al2O3)变化时硅酸盐聚合结构的演变规律.通过热力学计算确定实验升温制度及中断的温度节点,根据拉曼光谱分析发现当R2和ω(MgO)/ω(Al2O3)增加时,高炉渣中的硅酸盐阴离子团发生解聚,呈现Q4、Q3向Q0、Q1和Q2结构单元演变,导致结构稳定性变差,炉渣流动性增强,当碱度大于1.2时,ω(MgO)/ω(Al2O3)大于0.55时则出现反向转化或变缓趋势.随ω(Al2O3)的增加,Q0相对含量变化幅度不大,Q1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Q2相对含量明显减少,Q3相对含量明显增加,Q4相对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炉渣阴离子团结构趋于复杂,渣系中的非桥氧含量呈现缓慢的降低趋势,当ω(Al2O3)含量超过16%时,非桥氧含量下降趋势则更为明显.

    高炉渣硅酸盐结构单元聚合度非桥氧

    晶种粒度对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分解结晶反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蒋斌苏向东周念张建刚...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为研究体系,以氢氧化铝为诱导分解结晶反应晶种,研究分析反应过程中晶种粒度对表观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种粒度减小,表观活化能降低,分解率升高.晶种颗粒形貌近似于椭球形模型,基于该模型引入了比表面能对Arrhenius公式中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修正,表观活化能与晶种粒度的倒数之间呈线性关系.这一结果表明,降低诱导结晶的晶种粒度使分解率升高的机理是由于晶种引入了额外比表面能,该比表面能降低了铝酸钠溶液分解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从而使分解率升高.建立了晶种粒度与反应分解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为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铝酸钠溶液分解结晶晶种粒度活化能

    锂云母浮选流程高效适配性的浮选机选型研究

    谭明沈政昌张云海杨义红...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浮选机选型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已越来越不适应工程精益化的要求.采用XFD实验室浮选机和LFM01实验室浮选机分别开展了锂云母浮选试验,基于分批浮选试验结果和JKSimFloat浮选回收率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了锂云母和脉石矿物不同组分的浮选速率及其组分含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确定的浮选流程,应用JKSimFloat软件对不同的浮选机选型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相比XFD实验室浮选机,LFM01实验室浮选机的性能更好,其更适合用于浮选机选型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选型方案的模拟计算结果,可以指导浮选机配置的优化,从而弥补了传统浮选机选型方法的不足.

    锂云母浮选浮选机浮选流程模拟浮选机选型

    钛铁矿表面改性浮选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袁加巧丁湛余安美陈明军...
    10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泡沫浮选是分选复杂难选钛铁矿石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基于矿物表面改性来改善钛铁矿浮选性能的研究众多,但有关钛铁矿表面改性浮选分离技术研究进展的综述并不多见.本文综述了影响钛铁矿表面改性的因素,着重介绍了钛铁矿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表面溶解、引入金属离子、外场力调控以及Fenton氧化等.讨论了各改性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目前比较有潜力的改性方法,进一步提出了非均相类Fenton法在钛铁矿选矿中的应用情况,可为钛铁矿及其伴生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提供参考.

    钛铁矿表面改性浮选分离Fenton氧化

    基于异步絮凝调控下微细粒赤铁矿/石英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张晋霞刘飞牛福生陈雨盈...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微细粒矿物在浮选过程中机械夹带和浮选效率较低等问题,在赤铁矿与石英浮选分离过程中引入了异步絮凝,即通过淀粉和PEO不同步地分别定向絮凝微细粒赤铁矿和石英,形成表观粒径适宜的赤铁矿絮团和石英絮团,通过浮选试验、沉降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等方法,对赤铁矿和石英体系异步絮凝浮选的行为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溴化铵为捕收剂进行异步絮凝后浮选可以提高赤铁矿和石英分离效率,即淀粉和PEO先后加入选择性絮凝赤铁矿和石英,当PEO用量为40 g/t时浮选效果最好,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可以达到62.13%和93.16%.PEO可以絮凝石英,促进阳离子捕收剂的浮选,提高石英浮选回收率,从而降低其对赤铁矿精矿的夹带,可以提高赤铁矿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

    微细粒石英赤铁矿选择性絮凝浮选分离

    柱顶结构对旋流器内部流场和分级性能的影响

    吴修峰李学礼王昭李峰...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短路流和循环流导致旋流器分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柱顶结构提高旋流器分级精度的办法,采用数值分析探究了柱顶结构对旋流器内部流场和分级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外凸型柱顶结构可使旋流器内部流场更加稳定,且短路流量和循环流量大幅降低,其中短路流量仅为8.1%,较常规旋流器减少了 11.5个百分点,同时,外凸型柱顶结构旋流器的切割能力较常规旋流器有明显提高,切割粒径仅为11.82μm,分级精度大幅提升.因此,在不改变溢流管结构的基础上,外凸型结构可有效减少短路流量.

    短路流柱顶结构分级精度旋流器

    高浓度超细尾砂泵送充填智能调压控制系统

    孔翔生王朝隆刘毓莫裕哲...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浓度尾砂充填由于其尾砂利用率高、料浆泌水率低等优点,在我国矿山充填领域得到迅速推广应用.针对高浓度料浆输送过程中出现的管路堵塞甚至爆管等问题,通过探究充填管路堵塞、爆管机理,分析管路压力变化及控制方式,开发了泵送充填智能调压控制系统.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及PID控制原理建立堵塞预测模型并设计了联合控制方案,开发了控制系统可视化软件.利用自主研发的管输环流装置进行充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70%浓度铁矿超细尾砂进行泵送充填时,泵送充填智能调压控制系统预测堵塞概率可达80.2%,联合控制方案可以自动采用不同的调压方式,防止充填管道堵塞、爆管.为矿山智能化充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智能调压控制软件泵送充填堵塞防治

    纤维影响胶结充填体初始微观结构及流动性能研究

    宋学林张春雷付玉华赖泽金...
    13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聚丙烯纤维与玻璃纤维对胶结充填体初始微观结构及流动性能的影响,采用坍落度及扩展度表征料浆流动性,并用SEM和核磁共振设备对掺与未掺纤维充填体初始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会对充填料浆的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具体呈现玻璃纤维(BL)>混合纤维(HB)>聚丙烯纤维(JBX);此外,料浆的坍落度及扩展度随水泥含量的增加基本遵循一次函数递减关系;纤维能有效阻碍孔隙裂隙的生成,但纤维的类型并不会显著影响充填体的微观结构;同时水泥含量越高,基体内部结构更加密实;核磁结果显示,充填体的T2图谱均呈现3个波峰,与无纤维充填体相比,掺纤维充填体的的信号强度较低,波峰总面积较小,并且第一波峰面积占比增大,第二及第三波峰面积减小.研究结论可为矿山应用纤维增强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纤维胶结充填体流动性能微观结构

    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正向云模型的露天矿含软弱岩层组高陡复杂边坡稳定性分级评定

    吴功勇聂兴信张鑫杨敏...
    15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露天矿含软弱岩层组边坡作为工程中常见的特殊地质边坡,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一般类型边坡更大的危险性和复杂性.为克服该类型特殊地质边坡稳定性评定过程中的模糊性,保证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思想,针对含软弱岩层组边坡创建带量化等级区间的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改进熵权法(Entropy)相融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并结合正向云理论构建露天矿含软弱层组高陡边坡稳定性辨识标准云模型图.以某金属露天矿为例,生成露天矿含软弱层组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实际云图,通过Dice系数计算实际云图与标准云模型图各等级的相似度,对露天矿含软弱层组高陡边坡稳定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该露天矿含软弱层组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实际云图与标准云图对比各等级相似度分别为{0.0127,0.4284,0.7832,0.2043},由最大相似度准则确定该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C等级),与数值模拟、传统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为含软弱岩层组边坡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为其它类似特殊地质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和防治提供思路和手段.

    软弱岩层组模糊层次分析法改进熵权法综合赋权正向云模型边坡稳定性评价

    基于五参数模型的尾矿泥浆沉降过程模拟

    雷杰于海浩杨樟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模拟尾矿泥浆在不同盐溶液中的沉降过程,以探究其沉降特性,通过自由沉降试验获取了尾矿泥浆在不同浓度盐溶液中的沉降曲线数据,并基于五参数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沉降曲线,反映了矿泥沉降过程的特征及其与盐溶液浓度的关系.进一步对模型进行微分分析,得到了矿泥沉降速率表达式,并绘制了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研究结果验证了五参数模型在模拟矿泥沉降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定量分析和预测矿泥沉降速率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同时为深入理解沉降过程的动态特性提供了重要支持.

    矿泥自由沉降五参数模型沉降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