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线评论中的商家控制与用户自我背叛研究

    徐霖昕
    188-190,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对线下商家诱导用户进行好评这一现象展开研究,深入探究商家对第三方点评网站评论的控制路径以及评论对用户的影响路径,讨论用户受到的双重控制,即线下商家的控制和平台信息的控制,旨在揭示此过程中的隐性异化现象.方法:文章采用深度访谈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拥有被索要好评经历的用户以及被平台信息深刻影响的用户进行交谈,通过经验故事的叙述分享,了解这一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深入洞察用户在被商家控制和使用大众点评这一平台时的内在心理.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抽象出用户抵抗、商家控制、弱者的身份建构三个核心范畴.研究线下商家控制用户评论的底层逻辑和具体表现,并将此过程中用户的完整行为定义为用户的自我背叛,同时发现用户抵抗能力存在差异,经济收入、职业身份深刻影响着用户弱者身份的建构.结论:在数字化时代,商家通过建立良好口碑来吸引用户是一种常见策略.然而,采取不正当手段诱导消费者会逐渐侵蚀消费者对商家及平台的信任,从而阻碍口碑的长期稳定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商家只有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标准,以诚信和负责任的姿态对待消费者,以开放的态度拥抱平台,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受到市场认可.

    在线评论第三方点评网站商家用户异化

    社交媒体伪健康信息传播及治理策略探究——以微信平台为例

    李芊憓
    191-193,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社交媒体的发展为健康信息传播提供了渠道,但与此同时,大量伪健康信息夹杂其中.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日益提升,然而伪健康信息日益泛滥,成为阻碍健康传播的负面因素.基于此,文章旨在探讨社交媒体伪健康信息传播的成因、特征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方法:文章以微信平台为例,从"强关系"传播环境、用户对健康信息的强需求以及账号的利益驱使三个方面剖析伪健康信息传播成因,从传播策略、传播形态及传播对象三个角度归纳伪健康信息在微信平台上的传播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伪健康信息的传播对用户健康、信息传播秩序以及专业媒体与政府公信力的危害,从多个角度提出有效治理伪健康信息的策略.结果:治理伪健康信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而搭建起"专家、媒体、公众"多元互动对话机制,促进社会各成员在健康信息方面协调互动.专业人士要及时发声增强话语权;传播方要增强媒体责任意识,发挥求证作用;平台方要完善信息监管与辟谣机制;接收方要提升健康素养与鉴别能力.结论:在微信平台这一"熟人社区",伪健康信息的危害尤为显著.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参与,通过综合施策,有效治理伪健康信息,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社交媒体微信平台伪健康信息传播治理

    革命类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时代表达探析

    俸莲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讨革命类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时代表达,通过分析展览特点、时代性表达、观众互动等方面,揭示其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文章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展开研究.结果:革命类纪念馆展览具有高度的历史还原性,通过珍贵文物、图片、文献及复原场景,真实再现革命历史.同时,注重展览内容的时代表达,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等,提升观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展览文物、图文及体验均注重时代背景的呈现.文物展示通过精心策划的展陈设计,形成历史回溯与对比脉络;图文表达结合当代艺术设计手法,严格遵循学术严谨性;体验方面,声音与影像的融入、语音导览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展览的沉浸感和感染力.参与式体验活动提升了观众的主体感知;道德教育通过英雄人物塑造与道德难题提出,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在线评论与分享、网络兴趣小组等社交互动方式,促进了展览内容的广泛传播和观众反馈的收集.结论:革命类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时代表达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过程,要求对展览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展品的陈列与展示、观众认知与体验等方面进行深入考量.在此过程中,展览不仅要准确还原与重新诠释历史,还要紧密结合当代审美观念与观众需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手段和参与式体验活动,引导观众深入探索时代精神和历史背景.展览还特别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革命类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传承者,还是现代社会文化认同与教育普及的重要平台.

    革命类纪念馆陈列展览时代表达观众参与

    AI生成物知识产权归属与保护策略探究

    李星
    197-199,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深入探讨AI(人工智能)生成物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归属与保护问题,分析现有法律体系,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性,明确AI生成物的法律地位,为构建合理的知识产权归属与保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理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关于AI生成物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学术观点及司法判例,把握研究现状与争议焦点,并从AI生成物的创作过程、独创性判断、作者身份认定等角度,深入剖析其法律属性,提出AI生成物知识产权归属与保护的新思路.结果:传统知识产权框架根植于"自然人作者"为核心的原则,在面对AI生成物的保护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创新性地引入"创作者"概念,根据生成物的独特性,以及AI工具的开发者与使用者的权利义务分配,赋予AI生成物法律上的主体身份,确保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合法地位,界定其背后实际权利归属,即自然人或组织作为权利主体的清晰界定,从而在尊重创作本源的同时,为科技进步与数字创意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结论:AI生成物的知识产权归属与保护问题是复杂且前沿的法律议题,需要法律界、科技界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逐步构建适应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而推动技术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AI生成物知识产权独创性归属保护

    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价值内涵和创新策略探究——以央视《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杨羽裳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中国历史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民族精神,其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根源,坚定文化自信.方法: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将《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总结当下历史文化传播的策略和重要价值,让更多人看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呈现、多媒体制作等,让历史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受众,通过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传播渠道,让人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结果:《典籍里的中国》打破常规的宣传方式,通过跨领域合作,与当前时代潮流结合等,让历史文化更贴近大众,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激发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典籍里的中国》以故事性的方式挖掘和讲述历史,重现远古的历史记忆,使中华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强化了历史文化的传播效果,吸引了更多人关注中国历史文化.结论:《典籍里的中国》揭示了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价值内涵和创新策略,为更好地探索和弘扬历史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未来,应积极探索创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中国历史文化传播价值内涵创新策略《典籍里的中国》

    中式赛博朋克风格彩妆包装设计研究

    邓意涵白雪
    203-204,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如今,化妆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能抓住年轻人眼球的产品越来越少.近年来,赛博朋克概念流行,将其运用于彩妆包装设计中,能有效促进商品销售.方法:文章介绍赛博朋克的概念及特点,提取赛博朋克与中国文化的共性部分,进行本土化分析,梳理将赛博朋克元素运用到彩妆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相关案例,探讨赛博朋克风格与本土文化元素结合进行彩妆包装设计的意义.结果:中式赛博朋克风格彩妆包装设计在造型、材料、颜色、图案方面都要另辟蹊径,凸显赛博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结论:中式赛博朋克风格拓宽了彩妆包装设计的思路,提炼不同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合,能增强产品包装的文化性与趣味性,更好地传播文化.

    赛博朋克彩妆中式包装设计文化

    基于感性工学的医疗手推车外观设计感性评价研究

    伊琨王建华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研究基于感性工学的医疗手推车外观设计感性评价,以满足大众对医疗手推车外观设计的感性需求.方法:采用调查分析等多种方法,确定产品的典型样本和关键词,结合语义差分法对用户的感谢认知进行量化,获得典型样本感性词的平均值;运用SPSS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典型样本感性词数据的公因子方差图、解释的总方差图和成分矩阵图;得出影响大众对医疗手推车外观感性评价的主要词语.结果:得出"立体的""美观的""多功能的""安全的""专业的""温暖的""结实的""安静的"共 8 个影响大众对医疗手推车外观感性评价的主要词语.结论:"立体的""美观的""多功能的""安全的""专业的""温暖的""结实的""安静的"等词可视作大众对医疗手推车外观设计的感性需求,为相关产品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一定参考.

    感性工学因子分析医疗手推车外观设计感性评价

    山东民间传统家具装饰艺术研究

    臧兴强肖鹏吕九芳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研究山东民间传统家具的常见类型、装饰工艺、装饰纹样及装饰特征,揭示山东民间传统家具如何承载并反映该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方法:文章通过分析山东民间传统家具的常见类型,包括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橱柜类等,详细阐述各类家具的具体样式和使用功能.同时,分析家具的装饰工艺,如雕刻、漆艺、镶嵌等,并探讨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包括动植物纹样、文字几何纹样和人物器物纹样.文章还讨论山东民间传统家具的装饰特征:既质朴又不失豪放,既克制又富有深意.结果:通过对山东民间传统家具进行深入分析,文章提出:首先,山东民间传统家具在设计上兼顾实用性和审美性,简洁大方的造型和寓意吉祥的装饰反映了山东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其次,装饰工艺和纹样不仅提高了家具的艺术价值,还赋予了家具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此外,山东民间传统家具在材质选择、线条设计、雕刻装饰和结构上的特点,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风格.结论:山东民间传统家具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物品,还是传承和弘扬山东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这些家具在设计和制作上的精湛技艺,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灵感.

    山东民间传统家具装饰工艺装饰纹样装饰特征

    可供性视角下Live house的空间传播研究

    赵思雨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Live house是一种新兴的城市文化消费现象,作为迅速发展的现场音乐展演空间业态,已逐渐成为城市青年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以城市第三空间Live house为研究对象,基于可供性理论,探究其作为一种空间媒介,可为参与者传播什么样的信息、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并阐述对现场音乐生态的基本理解.方法:运用深入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展开分析,访谈对象为 14 名 1 年内有过 3 次以上Live house参与经历的受众.结果:Live house是一个经验、情感、记忆、价值和意义交织的系统.基于生产可供性,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第三空间,Live house可为受众提供良好的参与体验,并为社会关系重构提供可能;基于移动可供性,尽管是有固定演出时间的实体空间,但其特性与受众体验使进入Live house情景的方式十分灵活,且Live house能够与其他系统很快融合、相互适应;基于社交可供性,Live house自带社交属性,在互联网这一语境下,受众通过分享行为进行自我呈现,塑造自我形象,实现自我认同.结论:Live house不仅提供了现场音乐表演,还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庆祝、体验和悲伤的场所",展现了一种崭新的行业生态.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需主动推进那些蕴含艺术潜力与广泛价值的市民音乐艺术空间发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多元的城市空间生态.

    Livehouse空间媒介第三空间媒介可供性

    基于TDP教学理念的媒体口语表达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黄颖于舸
    217-22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融媒时代对播音主持行业的要求和期待.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传统的媒体口语表达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研究生教育教学区别于本科,更注重对学生多方位、深层次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文章从TDP教学理念的内涵与特点出发,分析媒体口语表达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TDP教学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参考.

    TDP教学理念媒体口语表达基础课程口语传播研究生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