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程思政视域下竹笛演奏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刘佳欣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步渗透各个学科的教学.文章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探究当前高校竹笛演奏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方法:文章通过梳理相关理论思想,阐明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从意识形态、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三个方面分析竹笛演奏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人才.结果:构建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开展专题教学等措施,能够有效推进竹笛演奏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使其艺术修养与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结论:课程思政视域下,竹笛演奏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学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始终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专业教学勇于探索创新,紧密结合实际,让专业技能与思政内容同向同行,从而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竹笛演奏人才,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民族音乐.

    课程思政竹笛演奏教学改革

    生态学理论在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杨洁
    225-227,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生态学理念成为当前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文章认为,高校应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生态设计意识与能力.方法:文章对生态学理论进行概述,包括生态系统结构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明确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现状,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生态学理论在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结果:当前公共空间设计课程理论知识多,实践教学应用性强,但教学中暴露出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课程安排不充分、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结论:生态学理论在公共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态设计意识与能力,深化学生对公共空间设计的认识与理解,应通过组建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项目等策略,进一步强化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生态学理论公共空间设计教学应用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创新策略探究

    黄晨
    228-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模式,旨在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钢琴教学整体效率,助力学生未来发展.方法:采取理论调查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等,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现状、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及策略.结果:研究发现,目前高校钢琴教学存在理念固化、教学手段枯燥乏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钢琴教学的育人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改革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钢琴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钢琴教学整体成效.可以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高校钢琴教学理念、优化钢琴教学方式方法、改善钢琴课程设置、健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助力高校钢琴教学有效开展.结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任务发生了一定改变,对钢琴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高度关注钢琴教学,明确高校钢琴教学的价值,创新高校钢琴教学体系,整合引入多元化钢琴教学模式,逐步提升高校钢琴教学的有效性,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钢琴专业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素质教育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创新

    游戏教学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罗惠珍
    23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究游戏教学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指出中学美术应寓教于乐,利用拼图游戏、现场绘画、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其掌握美术知识和相关技能.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师生互动、课堂活动等环节,将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巧妙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完成任务,提升技能.结果:游戏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实践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且愉悦地参与课堂教学.结论:游戏教学深受学生们喜爱,能给学生们带来成就感和喜悦感.其适合中学美术教学,效果显著,在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实践、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且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学美术游戏教学美术教育寓教于乐全面发展

    中学美术课堂品位提升的有效路径分析

    李天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中学美术课堂如何提升艺术品位和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文章立足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深入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境,对影响美术课堂品位的关键因素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剖析.方法:文章首先回顾中学美术课堂存在的短板,指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如教学内容单一、方法僵化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其次,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案例,提出提升中学美术课堂品位的具体路径:一是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提升美术课堂品位;二是优化教学内容设置,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三是利用网络工具推进美术教学模式创新;四是活用民间资源,发掘当地民俗艺术的特色;五是培养师资力量,注重青年美术教师队伍建设,为广大教师提供广阔的专业学习和教学空间,提供充分交流和借鉴的舞台.结果:文章不仅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改革思路,而且有助于完善我国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理论体系,进而全面提升我国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结论: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上述策略进行效果评估,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认为上述路径对提升中学美术课堂品位具有显著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同时,文章也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中学美术课堂品位路径

    高校中国花鸟画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育人模式探析

    闫媛园
    237-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结合专业特殊性,将中国花鸟画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深入系统地挖掘花鸟画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新型育人模式,从而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立德树人的目的,为花鸟画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可行思路.方法:首先,充分明确中国花鸟画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意义.其次,找到当下花鸟画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从人文精神、辩证思维、学人精神、道德品格、民族精神、格物精神、自然观照、创新精神八个纬度系统挖掘花鸟画中的思政元素,建立"八轴联动"育人模式.结果:花鸟画课程思政"八轴联动"育人模式的建立,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学习更积极、态度更认真,对中国花鸟画专业的认同感更强.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需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八轴联动"育人模式,提升花鸟画育人成效,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文化自信、爱国情怀显著增强.另外,需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杰出人才.

    中国花鸟画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与艺术教育融合策略探究

    谭占平
    240-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单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与艺术教育融合,能大幅提升美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基于此,文章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与艺术教育融合策略.方法:文章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与艺术教育融合的价值,提出二者融合策略,包括"语文+音乐""语文+美术""语文+戏曲""语文+演唱"等.结果:将小学语文教学与艺术教育相融合,能够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展现核心素养培育下的跨学科优势.同时,基于全方位育人理念,突出艺术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语文教学素材,让学科美育以课堂为载体,延伸其边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结论:当前新课改持续深入推进,小学语文学科要顺势而为,积极促进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在加强学科教育的同时,增强美育渗透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针对现阶段教育多元化、个性化的新需求,还要加强语文教学与艺术教育创新,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艺术教育美育融合

    论艺术科技融合在商业革新中的范式——以装置艺术重构品牌叙事的实践为例

    宋望旗
    243-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讨艺术科技融合在商业革新中的应用范式,以沉浸式品牌体验装置艺术实践为例,剖析艺术科技与装置艺术的紧密关系,阐述装置艺术在品牌体验中的具体应用,重构商业叙事的路径和模式.结合案例分析和理论实践,揭示艺术科技和装置艺术在优化品牌体验、推动商业革新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科技装置艺术品牌体验商业叙事商业革新

    人工智能时代澳大利亚选举活动中避免自由被滥用的策略探究

    朱浩铭
    247-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澳大利亚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机会参加政治选举活动.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这是澳大利亚政府一直追求的目标,即允许不同背景的公民在选举活动中行使自己的发言权.大量选民的参与使选举活动更加多样化,采取不同的意见可以使选举结果更加合理,更适应国情和社会发展.立法的目的是使公民合理地将自由权纳入选举活动,但在实践中,法律赋予的自由在选举活动中经常被滥用,甚至严重破坏了选举活动的公平性.文章旨在揭露人工智能时代澳大利亚选举活动中常见的言论自由行为,分析其原因,并根据当前法律实践中遇到的障碍提出一些修正建议,以取得法律与自由的平衡.

    澳大利亚人工智能选举立法滥用自由

    数字预演技术在舞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李立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数字预演技术在舞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揭示其如何以创新的方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进一步优化创作流程.方法:首先阐述数字预演技术的概念,分析其应用于舞台艺术设计中的必要性,并结合中外多个舞台艺术实例,分析数字预演技术对舞台艺术设计的影响.结果:数字预演借助数字还原技术,在正式演出前对舞台作品进行详尽无遗的模拟与预演.艺术家们可以在数字虚拟环境中实时调整灯光、视效、音效及布景等要素,观察不同设置下的舞台效果,进而选择理想的方案.应用数字预演技术,能够减少因反复搭建和拆卸舞台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物质消耗,优化创作流程,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同时极大地提高作品的精确度.结论:数字预演技术作为舞台艺术设计的新引擎,能够为舞台艺术设计注入新的活力,激发创作者的无限创意,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舞台艺术设计数字预演技术数字还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