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EST—SWOT分析法的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对策分析——以长沙市苏故村为例

    李令辞
    162-16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文章以长沙市苏故村为例,探索如何发挥区域优势,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方法:采用PEST—SWO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维度分析苏故村的旅游现状.政治方面,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苏故村的政策支持;经济方面,评估周边城市发展带来的市场基础;社会方面,考察乡村旅游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技术方面,研究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对旅游形象传播的影响.除此之外,明确苏故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该村旅游发展提供有效建议.结果:苏故村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历史,尤其是官桥文化灿烂且悠久;劣势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服务水平不足.机遇包括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但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挑战也不容忽视.结论:苏故村可采取"生态观光种养农业+官桥历史文化+都市近郊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通过整合农业与旅游资源,形成多元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指导下,推动乡村振兴,能实现村民致富和村域经济持续发展.

    PEST—SWOT分析法农文旅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长沙市苏故村

    基于网络文本的盐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以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为例

    邓婷尹魏鹂霆江雪梅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游客满意度有助于盐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以盐业历史博物馆为例,利用网络平台技术,共抓取大众点评、美团、去哪儿网、携程网、同城网、抖音、马蜂窝及小红书 8 个网站的4199 条游客评论,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借助ROST CM6 软件对游客行为特征、认知形象感知和情感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确定盐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结果:在游客特征方面,来访盐业历史博物馆的游客主要为亲子,且出游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其中夏季与冬季为出游高峰.在认知形象方面,游客对盐业历史博物馆景区的认知形象以人文景观吸引物为主.在情感倾向方面,游客对以盐文化为主题的盐业历史博物馆的情绪倾向以积极情绪为主,积极情绪占 74.98%,中性情绪占 13.43%,消极情绪占 11.59%.在情感体验方面,浓厚的人文氛围、丰富的景区资源、较好的科普体验等是游客产生积极情绪的显著性表现.结论:为促进盐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文章提出具体建议:改变定价策略,设置弹性门票制度;加强媒介整合,优化游客体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讲解员的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盐业历史博物馆盐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网络文本

    文化资本视域下山西博物院文创产品品牌化研究

    刘源源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山西博物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肩负着文化传承和推广的责任.当前,"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文创设计已成为打造博物院文化品牌的核心.文章旨在探讨文化资本视域下山西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品牌化路径与策略.山西博物院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创产品的品牌化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博物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方法:文章结合文化资本理论,分析山西博物院文创品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如何推动山西博物院的文创品牌化建设.具体而言,文章从产品定位、设计创新、营销推广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品牌化战略,山西博物院文创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显著的竞争优势.这不仅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增强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和购买意愿.同时,品牌化能够促进博物院与公众互动交流,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不仅有助于博物院持续发展,也能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提供有益借鉴.结论:文化资本视域下,山西博物院文创产品品牌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未来应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推动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文化资本山西博物院文化品牌文创产品品牌化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跨文化美学传播研究

    严婧雯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跨文化美学传播,分析其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研究文化同质化、文化冲突及传播伦理等问题,揭示全球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产品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但也引发了文化同质化的风险,导致地方文化的边缘化.此外,文化冲突和伦理问题在跨文化传播中频繁出现,这些因素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论:为应对这些挑战,建议构建多元文化生态,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善文化融合机制,鼓励不同文化相互理解与尊重;优化数字化传播路径,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文化产品的传播效果;加强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维护文化的独特性,促进全球文化多样化发展.

    全球化文化产业跨文化传播美学

    数字化时代事业单位干部档案管理创新路径探究

    柯珊珊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讨数字化时代事业单位干部档案管理创新路径,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方法:文章采用理论研究法,系统梳理了数字化时代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新要求,并据此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档案管理云平台、强化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加强档案管理培训与人才建设等,致力于提升数字化时代事业单位干部档案管理水平.结果:通过实施这些创新举措,事业单位能够显著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与准确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档案管理云平台能够促进部门协同合作,全面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结论:事业单位创新干部档案管理路径,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和人才保障.

    数字化时代事业单位干部档案管理创新路径

    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现状与历史演变

    曾纪铭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的现状与历史演变,以梳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为充分认识和理解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的特性提供学术支持.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梳理我国艺术设计课程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总结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课程衔接的实践经验,并分析现有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结果:研究发现,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即课程设置不够系统、教师缺乏协作、学生难以整合学习内容,这制约着课程的有效衔接.结论:文章指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从过去微弱体现到如今逐渐显现出新的面貌,表明课程衔接的重要性和演变过程,能够为进一步理解和研究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的特性奠定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设计教育

    新文科视域下"戏曲+文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孙红瑀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通过分析戏曲人才质量不断下降的现状及原因,指出在新文科学科融合、协同育人视域下,学科的出路在于培养"戏曲+文学"拔尖创新人才,并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方法:尽管在新文科视域下,"戏曲+文学"在理论及学科方面有很强的融合性,但各学校在相关人才培养上单纯注重不同学科课程内容的叠加,而缺乏理论层面"为谁育人""如何育人""育什么人"的认识.文章基于戏曲学科高台教化和大众表演的公众属性,提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注重学科深度融合下的多元人才培养、关注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等具体人才培养路径.结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注重对师生审美和思想的引领,全面激发师生的教学热情,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以实现"戏曲+文学"的学科融合.结论:戏曲与文学深度融合,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培养出编剧、表演、评论等领域专业素养精深、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日渐多元的戏曲人才需求.

    新文科戏曲文学学科融合拔尖创新人才人工智能

    体验式教学法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春节文化为例

    刘承程
    184-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中国与全球各国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互动日益频繁,这不仅激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鉴于此,国际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习者的文化体验.方法:文章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梳理现有的理论,将体验式教学法融入国际中文课堂教学实践,选取春节这一文化习俗设计教学.结合本次教学活动,分析课程设计的优势与不足.结果:研究发现,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知水平,并通过提升学生的体验,增进其对所学文化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认同,从而促进其知识学习与交际能力同步提升.结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开展国际中文教学活动时,只有将基础知识和文化内容相结合,才能真正上好汉语课.通过体验式教学法,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推动汉语及其文化在全球广泛传播.

    体验式教学法国际中文教育春节

    "三四五"模式下民办高校翻译专业《综合英语》教材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许姝馨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探索民办高校翻译专业教材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数字化教材使用者成为信息技术的受益者,实现使用者和教材之间的良性互动,培养数字化时代的应用型人才.方法:以成都外国语学院(民办高校)翻译专业大二年级《综合英语》教材为研究载体,基于指导思想的"三原则"、编写思路的"四条线"、范文选材的"五个性"("三四五"模式),结合翻译专业教学实际,从指导思想、编写思路和范文选材等方面入手,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文本知识相结合,融合多学科,在生态翻译范式的指导下,对民办高校翻译专业《综合英语》教材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探讨.结果:采用"三四五"模式能够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文本知识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还能促进教材与使用者之间良性互动.学生在使用数字化教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在数字化时代的知识应用能力.结论:在生态翻译范式的指导下,采用"三四五"模式推动教材数字化转型是一条可行且有效的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

    民办高校生态翻译学《综合英语》教材数字化转型"三四五"模式

    高校艺术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以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为例

    潘金罗立章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聚焦高校艺术类课程,致力于深入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其核心目的在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全方位提升教学成效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教学实践以及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方法.首先,对传统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度剖析,明确其不足.其次,详细阐述"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涵盖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流程的设计以及课堂互动的组织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优化策略,以确保"翻转课堂"模式能够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高效实施.结果: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显著.其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同时,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演奏技巧,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结论:在高校艺术类课程中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还需持续不断地优化相关教学环节,使其紧密贴合艺术类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推动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创新与发展.

    高校艺术类课程"翻转课堂"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