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俞健

双月刊

1004-9436

yskj@vip.163.com

0571-89891234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艺术科技/Journal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火草纤维材料实验及再设计创新研究

    宋清滢郭浩东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火草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材料,因独特的天然性和环保性,在设计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选取云南火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云南火草与创新型材料工艺结合的价值.通过纤维表现技法实验,进一步开展再设计研究.首先,概述云南火草的基本情况以及工艺发展历程,探究火草布编织工艺流程.其次,通过实验探索云南火草与综合材料的创新结合,利用火草叶片纤维进行设计实验、钩针编织以及多种肌理表现纤维的创新性实践.同时,结合植物与化学染色技术,进一步拓展火草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选取不同的工艺与材料,分析火草纤维材料再设计的可能.结果:云南火草材料与精微钩针编织、梭织、综合纤维材料运用、染色等工艺与技法相契合,实验与设计较为丰富.结论:云南火草在设计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从业者应深入了解云南火草纤维材料的特性,认识到保护云南火草资源的重要性,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和传承发展.

    云南火草纤维材料实验再设计

    福州油纸伞包装设计探究

    王一凡程雯陈宁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对福州油纸伞包装设计进行探究,旨在提升福州油纸伞的文化价值和知名度,找到适合地域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文章以福州油纸伞包装为研究对象,分析福州油纸伞包装的分类、特点、文化内涵,探索传统文化在福州油纸伞包装中的应用意义,阐述福州油纸伞包装设计的发展,并探讨福州油纸伞包装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形式.结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福州油纸伞包装设计,有利于对外输出中华文化.结论:在福州油纸伞包装设计过程中,巧妙运用设计元素能够为产品增色,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包装的应用领域广泛,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福州油纸伞传统文化包装设计

    基于《绿山墙的安妮》和《小岛上的安妮》探析安妮的成长过程

    罗焕芦冰清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目的是发掘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所著的成长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和《小岛上的安妮》的文学价值,以安妮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和经历激励现代青少年成长.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归纳综合法研究两本小说.结果:《绿山墙的安妮》描写安妮的少年时期,而《小岛上的安妮》叙述安妮的青年时期.两本书所使用的都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有利于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和引起读者的共鸣.结论:研究发现《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少年安妮渴望亲情,珍惜友情,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小岛上的安妮》中的青年安妮渴望爱情,珍视友情,同时经历了身边朋友的死亡.她不断追寻自己的梦想,最终取得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

    《绿山墙的安妮》《小岛上的安妮》成长小说少年青年

    支持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蔡雪黄宇豪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支撑.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实践抓手.要顺利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必须协同社区多元主体力量参与,实现文化要素优化配置,让广大居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方法:支持型社会组织作为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具备典型性和可进入性特征的支持型社会组织——南京市A中心作为研究案例.结果:基于对南京市A中心的多次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发现其通过打造专业社工队伍,提升建设执行力,提高"在地化"经营水平;开展公益创投项目,增强活动渗透力,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提高社区总体满意度;完善孵化培育功能,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基层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扩充社区文化建设队伍,促进多元主体参与.结论:支持型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参与力量和主体,从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社会组织及居民参与度等方面入手,有助于打破当前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梗阻的局面,为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支持型社会组织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治理

    基于PEST分析法的现代红木家具新媒体营销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裴引祎吕九芳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对现代红木家具新媒体营销的外部战略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方法:文章采用PEST分析法,将现代红木家具行业的外部环境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四个方面,从而全面评估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结果:在政治方面,国际政策对红木家具出口实施严格规定,国内政策在濒危和珍贵木材的管控方面也更加严格.在经济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电子商务交易不断增加,为红木家具的新媒体营销提供了强大支持.在社会文化方面,红木家具在文化输出上取得成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技术方面,红木家具制作采用先进技术,新媒体营销技术成为核心,社交媒体、内容和数据分析成为关键.结论:文章指出了现代红木家具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旨在为红木家具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红木家具产业发展PEST分析法

    水墨艺术在虚拟现实技术下转化再造的机遇与挑战探究

    赵鸿达李晓菲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水墨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发展至今已经不再被框定为传统绘画艺术表现画面的媒介,而是转变为一种表情达意的现代化造型语言.同时,虚拟现实(VR)技术对艺术领域的冲击,为水墨艺术在数字领域的转化再造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新兴技术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也面临挑战,如何在保留传统水墨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探究水墨艺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的优势与难点,旨在找到传统水墨艺术在虚拟现实空间内保留笔墨意境的策略.方法:文章从水墨艺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的可行性出发,运用对比分析法和文献归纳法,发现VR水墨这一艺术形式相较于传统水墨画和二维、三维水墨动画,有更广阔的艺术空间、更主动的审美体验等优势,同时面临视点转变冲突、构图难度提高、创作体验门槛提升等挑战.结果:水墨艺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新的艺术语言,但对传统水墨的意境传承而言仍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结论:传统艺术借助新兴技术进行传承与发展是数字化时代无法绕过的议题.文章分析水墨艺术在虚拟现实技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VR水墨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虚拟现实技术水墨艺术机遇挑战

    青少年社交媒体用户网络隐私保护意愿研究

    王晓峰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实证研究明确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的网络隐私保护行为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为制定更加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网络隐私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以保护动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结合相关文献构建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模型,用于考察河北省H中学青少年(N=570)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的隐私保护意愿.结果: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的感知威胁、自我效能、隐私关注会显著增强青少年的网络隐私保护意愿,反应成本、信任度会削弱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意愿.结论:感知威胁是青少年网络隐私保护的激发动因,隐私关注是青少年进行隐私决策的主要依据.青少年认为采取隐私保护措施的成本和对社交媒体的信任会使青少年不愿采取积极的隐私保护行动.当青少年对自己的隐私保护能力非常自信,并且感知到采取隐私保护措施的积极效果时,就会更倾向于积极保护网络隐私.增强青少年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应该从教育干预提升感知威胁、简化隐私设置流程降低隐私保护成本、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增强决策能力、家校联动提高个人信息关注度几个方面入手,帮助青少年在数字世界中作出更加安全、理性的隐私决策.

    网络隐私社交媒体青少年保护动机理论隐私关注

    《封神演义》中的替罪羊理论研究——以"哪吒"角色故事为例

    胡丹阳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试图从比较神话学的视角解读中国经典文本《封神演义》中哪吒的角色故事和人物形象,分析其人物故事中呈现的替罪羊机制,由此探讨中国神话文学中替罪羊机制的呈现方式与特点,并尝试探索对中国神话和传统文学文本进行比较神话学等多元化跨学科视角分析的可能.方法:替罪羊机制是法国人类学家、文论家、思想家勒内·基拉尔(René Girard)提出的理论.基拉尔从人类学视角出发审视文学文本,创造性地发现替罪羊机制的广泛应用,将含有替罪羊机制的文本称为迫害文本.文章认为哪吒的故事符合迫害文本的结构范式,拟以勒内·基拉尔的替罪羊理论为切入点,采用替罪羊理论阐释哪吒从出生到封神的人物故事.结果:哪吒的原型源于佛教,在宗教及文学文本中逐步本土化.在《封神演义》中,哪吒的形象被进一步文学化、戏剧化,身份确认、迫害过程、迫害结果三个阶段与替罪羊机制的呈现相吻合.在中国古代伦理忠孝等传统思想背景下产生的人物故事,融汇了跨越时代的文化与思想价值,从身份的生成与身份的递进两个方面体现成熟文明中神话对于暴力仪式本质的隐藏和秩序生成的过程.结论:《封神演义》文本符合替罪羊机制作用的普遍混乱、指控罪行两种范式,哪吒的故事更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哪吒故事作为迫害文本,揭示了历史背景下集体无意识的迫害惯性特点.

    《封神演义》哪吒替罪羊理论勒内·基拉尔

    大数据时代数字自我的可视化呈现与形象构建研究——基于APP个人年度使用报告的分析

    汪雅丽
    95-9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APP在年末向用户推出个人年度使用报告,这使其成为一种流行的媒介文化产品.年度使用报告赋予用户跨时空对话的可能,延伸出用户的数据自我.文章阐释年度使用报告的可视化符号表征,总结其所构建的用户形象,揭示大数据之下隐藏的数字陷阱,以期引导用户理性融入数字生活.方法:文章通过参与式观察法、文本分析法,首先明晰个人年度使用报告的概念,并对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作简要概述;其次具体分析年度使用报告如何搭建起用户跨时空对话、塑造数字自我形象的可能;然后提炼年度使用报告所构建的用户形象及其依据;最后说明快捷生成个人年度使用报告的潜在威胁.结果:研究发现,个人年度使用报告定位为服务用户本位的个性化产品,技术可供性成为其必要前提,而可视化呈现的最大特点在于拟人化沟通,借助视觉、听觉等语言符号和一系列非语言符号,以多样的话语文本书写用户的赛博体验、深化产品的品牌形象.通过提取用户上网数据、归纳其习惯偏好、修饰其媒介行为,平台为用户营造出"被读懂"的错觉,其代价却是用户的数字痕迹和个人隐私信息被随意调取.结论:数字技术的便捷性推动了以生动的H5 界面一键解构并构建起用户数字形象成为可能,用户在体验之余也要警惕其虚拟性,理性参与媒介生活,健康体验媒介产品.

    大数据数字自我可视化形象构建年度使用报告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叶爱华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探索相关问题解决对策,有利于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重要的精神动力.方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和归纳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问题,探索问题解决对策.结果:当前,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仍然面临文化传承保护不足、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文化振兴主体流失等现实问题.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生命力、夯实乡村文化振兴主体根基,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文化传承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