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阴山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阴山学刊
阴山学刊

张伟

双月刊

1004-1869

yinshanxuekan@eyou.com

0472-3993407

014030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科学路3号

阴山学刊/Journal Yinshan Academic Journal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包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主要栏目有学者研究、宋诗研究、阴山文化研究、内蒙古作家作品研究、古典文学研究、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体育学研究、中学理科教育、教育教学教材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唯物史观正义观念试探:历史的冷漠与主体的道德

    王冠迪
    68-7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克-伍德命题是关于唯物史观是否具有正义观念,具有怎样的正义观念的问题。对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否基于道德"这一问题产生分歧的两方,往往忽视了道德的主语是现实的人。如果把历史作为主语,把规律层面的正常解读为伦理方面的正义,就会将历史运动的主体性完全抽离,将实然解读为应然;如果单纯强调以人为主语的道德,将其扩展到历史运动规律的论述中去,又会使唯物史观降格为传统的道德学说,破坏其历史研究的科学性。正确把握唯物史观中决定性和可选择性的张力,是避免这两种倾向的关键。

    马克思塔克-伍德命题唯物史观道德正义

    定位本雅明在批判理论内在批判思想史的贡献——兼评《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概念》

    廖优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在批判是批判理论的核心方法论。本雅明从德国浪漫主义(耶拿)的艺术批判概念中发展出自己的批判方法,并将其命名为内在批判。本雅明早年的内在批判与作为批判理论核心方法论的内在批判在缘起、致思路径、批判范式及最终旨趣上具有亲缘性,上述论证可确定本雅明的内在批判在整个批判理论内在批判发展史的位置。尽管由于各种因素本雅明博士论文的关注度低于他之后创作的作品,但实际上作为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在批判一直贯穿于本雅明的其他著作中。

    内在批判本雅明批判理论亲缘性

    内蒙古自治区就业质量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及运用

    谷素华安锦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业率和失业率一直都是研究就业的主要内容,它们可以作为研究就业现状的指标,但更应该关注就业质量问题。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发了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结构性就业矛盾等问题,即劳动力供需不匹配与就业质量水平较低。在此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就业质量效果评估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研究

    房栋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三五"时期,包头市对乡村人才发展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包头市乡村人才振兴有些问题亟待解决,农村人才素质偏低,乡村人才流失严重,还没有乡村培养培训模式与规划,部分村干部发挥作用不充分等,极大地阻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应加大培养力度,积极留住乡村本土人才,完善培养培训规划并切实实施,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加大村干部队伍建设力度。

    包头市乡村人才振兴困境路径

    "佛系"高校教师:生存样态、生成机理与活力再生

    刘斌志宋之航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多数高校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的同时,也有不少高校教师选择了"佛系"和"躺平"。基于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发现,当前"佛系"高校教师的生存样态表现为语言上的漠不关心、情绪上的悲观主义以及行为上的极简主义。进一步探讨发现,微观层面的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中观层面的人才聚集与内卷以及宏观层面的社会舆论与管理导向是高校教师选择"佛系"状态的主要原因。而高校教师的"佛系"生存不仅会给自身带来隐性伤害,更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甚至会阻碍教育事业发展。因此,研究建议通过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社会舆论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等方式促进"佛系"高校教师活力再生。

    "佛系"高校教师生存样态生成机理活力再生

    基于"双创"背景的法律诊所课程创新——以包头师范学院法律诊所课程为例

    胡建虹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新发展趋势与法学教育改革目标契合,法律诊所课程普及后需不断实践创新。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将法律诊所课程与为双创大赛构建的项目进行嵌入式融合,"法象"移动法律初诊平台将咨询和受理的案件进行按需导流,分别导入平台志愿者、法律诊所课程和协作律师事务所的服务情景,实现相互交融互助,学生直接参与真实法律事务或法律纠纷的处理过程,有效突破诊所课程的瓶颈并助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包头师范学院法律诊所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嵌入式融合

    学科融合深化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杨镇宇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推进学科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以促进高校美育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可采取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学科融合美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建议:立足学科融合,明确美育课程目标;明确课程要求,充实美育课程内容;基于协同育人,优化美育课程结构;采取多元措施,促进美育课程实施;做好教学反馈,加强美育课程评价。

    学科融合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北疆文化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阴山学刊》编辑部
    封3页

    本期导读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