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勘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勘查
矿产勘查

王京彬

双月刊

1674-7801

kuangchankancha@vip.sina.com

010-84925664

100012

北京朝阳区安外北苑五号院4区

矿产勘查/Journ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orl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矿产勘查的最新发展动态,主要针对广大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单位,反映本行业的技术信息、政策导向、地质找矿,是矿产勘查界的信息性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利月亮山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制约

    王磊方维萱鲁佳杜斌...
    1858-1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月亮山铁铜矿区处于智利中北部海岸山带铁氧化物铜金矿(IOCG)成矿带上,位于一级控矿构造阿塔卡玛(ATACAMA)断裂带的南缘.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二长闪长岩性质具有钙碱性、准铝质特征,其La/Nb比值大于1.5,La/Ta比值大于22,微量元素图显示均显著亏损Nb、Ta和Ti,表明二长闪长岩岩浆的源区起源于与俯冲相关的岩石圈地幔.二长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08.2±1.9)Ma,表明其为早白垩世晚期的岩浆活动的产物.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太平洋纳斯卡板块向南美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本区南北向的ATACAMA断裂带(AFZ)与母岩浆,深层岩浆侵位经过部分熔融、结晶分异过程形成了闪长岩岩体,与本区IOCG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

    岩浆源区形成机制铁氧化物铜金矿二长闪长岩智利

    西非科特迪瓦某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卢俞杰郭景会郑元文白德胜...
    1869-1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区位于西非克拉通南部的古元古代鲍勒—莫西域(Baoulé-Mossi Domain)内,该区为西非最重要的金成矿区.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土壤Au、Ag、As、Cu、Pb、Co、Cr七种元素的含量、浓集比率、变异系数等地球化学参数的系统统计分析,得出该区Au元素具有浓集比率大,变异系数高的特征,为该区主要的成矿元素,As元素具有较高的浓集比率和变异系数,且异常范围与Au元素异常范围部分重合,为Au元素的指示元素,本次测量面积为5 km2,采样网度800 m×200 m,共采集样品594件.并在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地质特征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圈定了Au-Ⅰ、Au-Ⅱ、Au-Ⅲ、Au-Ⅳ、Au-Ⅴ、Au-Ⅵ共6处金矿找矿靶区,经钻探工程验证,在Au-Ⅰ靶区发现了隐伏金矿体.综合对比研究区内圈定的找矿靶区的地质条件与区域内已发现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推测研究区内圈定的金矿找矿靶区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潜力金矿床科特迪瓦西非

    湘南中低山区滑坡孕灾因子分析及易发性评价——以江华县为例

    尹展郝玉军卜鹏杨艳绪...
    1878-1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是湘南中低山区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分布广、危害大.本文以江华县为例,基于RS和GIS探讨滑坡孕灾因子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分析认为地形地貌、坡度、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共5类因子与县域内滑坡密切相关,并采用易发程度指数划分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结果显示:江华县往年和新发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入中、高易发区比例均大于90%,研究表明,孕灾因子分析及易发性评价可有效指导野外调查工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进一步分析"6.22"江华强降雨,蔚竹口乡受灾最为严重,其U字形地貌特征使得该区域形成局部暴雨中心,加之河道弯曲,排水不畅,致使滑坡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频发.研究认为,中低山区应多分析整体地形对降雨汇流影响,以提高地质灾害预测精准度.

    滑坡孕灾因子易发性评价江华县

    粤北南雄和灯塔盆地"牛肝土"差异性发育的地质成因

    于波符加方明俊男
    1885-1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北地区牛肝土(红层荒漠化)是南方丘陵山地带所面临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遥感解译和地质调查验证的手段,对粤北南雄和灯塔盆地牛肝土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雄盆地牛肝土主要分布于白垩系—古新统的紫红色泥页岩和粉砂质泥岩中,色调突出、纹理清晰,具典型的"鸡爪沟"特征,其分布密度由盆地中心往两侧递减.灯塔盆地中未发现有明显的牛肝土出露,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发育于白垩系红层和一套第四系的红色坡积物中.研究认为导致南雄和灯塔盆地中牛肝土和类牛肝土差异发育的地质因素可能与盆地岩性、沉积抬升历史、沉积物源差异以及新构造活动有关.研究结果可为粤北红层盆地中牛肝土的成因和生态修复提供基础资料.

    遥感解译红层荒漠化牛肝土差异发育南雄盆地灯塔盆地粤北

    无序采砂区勘察方法综合运用及地基处理方案

    田文丰林锐陈彬丁秀美...
    1896-1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砂引起的地层结构改变和地形变化对河岸工程建设影响极大,针对采砂区空间分布、工程特性及对其处治的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1)按地貌变化将采砂区分为显型、隐型2种类型;(2)通过对显型采砂区采用"地形对比法、断面法",对隐型采砂区采用"地→空→天→地"、由"表→里"及"不同岩性→同一岩性"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采砂区的空间分布;(3)按岩土特性将采砂区分为水坑区、巨粒土区、粗细粒土区、混合区4个区;(4)对不同岩土工程分区分别采用全换填、浅部换填、碾压3种处治方法,并对碾压处治措施提出优化方法.结果表明:这种由明及暗、由表及里、由粗至细的综合勘察方法能很好地查明整个采砂区(含显型、隐型)的空间分布,采用岩土工程分区评价、分区地基处治既有效利用了采砂区土体自身力学特性,同时减少了地基处理工程量、节约处治费用.该方法可为以后类似采砂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无序采砂区分区及评价地基土处治优化

    植被选型在某铁路土质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施毅候雅东袁后培郑华...
    1905-1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护坡技术应用于生态敏感区,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活动带来的生态问题.为了保护铁路沿线的生态敏感区,促进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长足发展.本文以四川省境内的某铁路段为研究区,分析了铁路沿线的气候、工程地质条件及植被生长发育状况,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植被选型模型,总结了适用于研究区土质边坡生态恢复的植被.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植被选型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草本植物中优选物种为狗牙草、草木犀、羊胡子草、结缕草、高羊茅;灌木中优选物种为紫穗槐、火棘、沙棘、多花木兰、马桑;乔木中优选物种为青㭎、构树、冷杉、马尾松、柳杉;藤本植物中优选物种为葛藤、三叶木通.基于优选植被进行的边坡生态恢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应.

    土质边坡层次分析法植被选型生态恢复

    基于非饱和渗流特征的土体抗剪强度衰减预测研究

    李文新
    1914-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工程建设普遍面临非饱和土环境,而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预测一直是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饱和渗流特征的土体抗剪强度衰减预测方法.利用水体质量守恒方程,建立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通过定义第三类边界条件,构建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基于此,采用空间域离散和时间域差分原理,获取有限元计算模式,并结合Chebyshev网格法,计算有限元网格间的离散格式,通过数值模拟获取土体的土-水特征曲线,建立其与土体抗剪强度关系,获得土体抗剪强度衰减预测公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仅为1.26%,且抗剪强度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土体抗剪强度衰减情况,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模拟抗剪强度土-水特征曲线衰减预测

    多工况下人工黄土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以兰州市伏龙坪地区为例

    李冰川王振华杜灵王陶然...
    1921-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北地区黄土成分和结构复杂,传统的极限平衡法和工程类比法在高边坡黄土稳定性评价中存在不足.本文以兰州市伏龙坪西侧人工黄土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土工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斜坡计算模型,确定了模型计算参数,利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计算了天然、暴雨和地震工况下黄土高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边坡的稳定性,确定了研究区斜坡失稳的空间特征.该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兰州地区人工高边坡进行了定量计算和评价,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马兰黄土黄土高边坡稳定性GeoStudio

    大开洞竖向半逆作法在超大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冯海涛
    1929-1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逆作法施工存在出土困难、施工控制难、施工空间狭小、造价高等缺陷,制约了其发展和工程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在竖向空间上顺作法和逆作法相结合的大开洞竖向半逆作,结合跃层逆作,可极大地扩展逆作法地下施工期间平面开洞空间和竖向施工空间,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逆作法的固有缺陷.本文结合大开洞竖向半逆作法在天津某深基坑工程中的成功应用,探讨了其施工工艺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大开洞竖向半逆作法竖向顺逆结合的设计理念,分析了相关施工优势,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为超大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

    半逆作法深基坑大开洞

    邯邢式大水铁矿突水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以白涧铁矿为例

    莘星雷媛媛李建锋石逊...
    1937-1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邯邢式大水铁矿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本文结合白涧铁矿区实际情况,选取断裂构造、矿体顶板水压、钻孔密度、矿体顶板围岩裂隙分布、矿体顶板岩石质量指标及矿体顶板岩性共6项指标,提出了邯邢式大水铁矿开采突水风险的评价方法.采用和积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权重分配,同时利用ArcGIS软件对各专题图进行复合叠加处理,得到了白涧铁矿区突水风险评价分区图.结果表明:白涧铁矿区突水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区分别占总面积的5.54%、15.75%、50.26%和28.45%.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矿区东侧F2、F3、F4断层轴部及两侧,矿区基建或开采时需重点防治.通过评价邯邢式大水铁矿—白涧铁矿的矿区突水风险,以期对同类矿山进行水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

    大水铁矿突水风险评价白涧铁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