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亚太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亚太教育
亚太教育
亚太教育/Journal Asia Pacific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高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稳定性

    姜艳华
    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近几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率已逐渐提升,再加上国家为激励毕业生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等措施,让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有了上升的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已签约就业的毕业生,特别是在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工作稳定性特别低,一般不到50%能工作三个月到半年,那么这些毕业生离职后能否继续就业;已脱离了学校的他们找不到工作或回家成了“啃老族”后,对他们自己甚至家庭、社会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十分有必要关注并着力解决这个问题,对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毕业生初次就业方法稳定

    工匠精神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的探索

    薛瑛郝文娟苗青
    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大学生来讲,在校期间不仅需要完成自己的专业课程学习,还需要为今后进入到工作岗位进行准备.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高校需要努力做好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对自己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与了解,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与主动性,实现良好知识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个体的计划性与目的性,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为工匠精神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工匠精神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结合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

    工匠精神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新常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朱云广
    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经济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大学生不转变就业思路,其就业难度将会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其必将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干扰.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希望可以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新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因素地分析,找出了相应的作用机制,希望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一定的建议.

    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基于“微时代”背景下的“95后”大学生思政课实效性探析

    周艳康
    218-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95后大学生是当下大学生的新生力量,是跟随网络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面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自己的见解及接受方式.在当前文化大交融、思想大碰撞的微时代背景下,探索让学生以感兴趣、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从分析95后大学生自身特点及微时代特征等方面着手,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的媒质手段,试图探索新的路径方式.

    95后大学生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善意妒忌的引导机制研究

    杜龙龙吴敏武志刚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探讨大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会体验到善意妒忌,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采用自编引发妒忌的情境故事、妒忌行为倾向测量问卷对255名在校大学生(男,138;女,117)进行调查.发现:(1)外显测验中,高可控的情况下则更容易引发被试的善意妒忌.(2)在内隐测验中,高可控情况下会引发更多的善意妒忌.

    大学生善意妒忌引导机制

    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作用发挥的优势及机制

    叶颖蕊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业生党员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对于学校的就业管理工作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文章基于此,首先从中介、模范以及信息整合三个角度分析了其作用,然后详细分析了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包括就业典型性、利益一致性、心理相仿性,最后,就如何构建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完善毕业生党员的发展机制、强化毕业生党员的组织机制、构建毕业生党员的工作机制、落实毕业生党员的考核机制等.

    毕业生党员就业管理工作机制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刘中玲
    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但同时也带来了教育质量和大学生供过于求的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各个高校开始呼吁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让本科生真正的参与科研需要有与此相配套的机制予以保障,否则这项改革就会流于形式,反而会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作者发现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然而对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实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策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作者把研究的视角聚焦在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上.

    本科生科研活动影响因素对策

    中国在校大学生对韩国国家印象调查

    曹莹莹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中国青年对韩国国家印象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某重点大学在校学生作为目标人群,从对韩国的整体印象、旅游、文化、语言、品牌、饮食和最深记忆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并就调查结果分别从全体被试、不同性别、不同地域、学业背景四个角度入手,结合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对国家印象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韩国国家印象韩流跨文化交际

    在不同年级、不同类别学生中加强学风建设的载体研究

    姚蓉蓉
    22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风建设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风建设离不开载体的运用,高校学风建设的构想是否适应学校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是否正真有利于学生发展,不仅在于学风建设的内容,也取决于学风建设栽体的选择.本文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学风建设栽体的研究与思考,探索在加入具体条件后,高校应如何选择与运用适当的载体促进学风建设的发展.

    高校不同年级不同类别学风建设载体

    医院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牛建敏
    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培养单位的办学能力和师资水平.医院是培养研究生人才的主要阵地,只有加强医院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才能提升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当前我国很多医院对于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我院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以供参考.

    医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