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建设
语文建设

李世江

月刊

1001-8476

ywjs@chinajournal.net

010-65592961

100010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

语文建设/Journal Language Plann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有丰厚的积淀。现配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配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在构建语文教育新理念、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学习贯彻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等方面,全面服务于广大语文教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于相悖处见人物本真——《鸿门宴》中项羽的行为逻辑探析

    王福元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鸿门宴》中项羽的行为有诸多相悖处,对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进行探析是思辨性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文本细读、还原历史,发现项羽看似矛盾的行为实际上是他崇拜勇力、崇尚侠义、爱护尊严的表现.项羽的行为逻辑反映了周秦时代的价值观念,也暗含着司马迁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鸿门宴》项羽行为逻辑

    《愚公移山》"崇德贱利"价值观评析

    张平仁姜昕源
    59-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愚公移山》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非典型寓言故事,作为寓体的故事框架具有现实性,作为寓意的主题思想具有多向性.移山过程不符合现实生活情理,隐含着中国传统的崇德贱利价值观,致使反功利化的故事手段与极致的精神内涵之间存在深层次矛盾,于是采取"悖理—天助"模式以消解此矛盾.教学中需依据"双创"基本原则,分析、寻绎、弘扬所含美德的合理精神内核,同时指出其忽视了现实功利性,引导学生探讨变换具体做法,使其符合生活情理.

    《愚公移山》崇德贱利转化创新

    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取向分析——以全国卷为例

    贺卫东朱慧颖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高考语文试题以新课标理念与命题要求为指导,反映新课程语文的基本理念与测试方向.现代文阅读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主要路径,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考阅读试题的主要板块.梳理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取向,有利于发挥高考引导基础语文教育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提升高考语文命题质量提供资料.四年来的新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较为均衡,文本内容紧密观照社会现实热点;重视文本关联、语言运用、综合分析等学术研究性阅读能力的考查;增强了试题任务的情境性与开放性,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甄别;强化文学阅读的"鉴赏与评价",重视文本分析过程的考查.新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取向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需求的综合反映.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特征

    基于素养发展模型构建的语文试题研究

    章新其郑慧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意味着语文学业评价的测量对象从知识与技能变为核心素养,这将给考试命题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为指导并规范素养测量中的命题实践与技术创新,有必要比较素养测量与传统测量的区别,研究素养发展的心理机制,认识素养试题的特点.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可以绘制出"素养发展模型",以此解释"心智知"融合发展的心理机制.语文素养命题的实质是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呈现"心智知"融合发展水平的情境任务.运用该模型,不仅可以描绘素养试题的外在特点,还能揭示其"生成性"的内在属性.

    素养测量模型情境任务"心智知"融合语文命题

    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与实践

    潘金亮李海云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三位一体,构建动态推进、良性循环的关联共同体,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实践中还存在教学评价标准欠缺、评价方法单一、学生个体差异性突出、教师工作挑战性剧增的问题,需要健全评价体系,体现科学性;丰富评价方法,展现多元性;关注学生个体,保护差异性;关注教师成长,提升专业性.

    "教学评"一致性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诗歌意象教学探究

    袁曹阳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象是创作主体根据客观物象景观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中国古代诗歌以其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特定画面,打造了丰富内涵,传递了多样情感.在倡导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今天,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在积累、解读、品析、感悟诗歌意象的学习活动中,提升文化修养,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全面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核心素养意象教学能力提升

    课后服务中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

    褚卫军
    后插8页

    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路径研究

    李佩玲
    后插7页

    语文教学观中的理性反思——评《语文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钟健王素敏
    后插1页

    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思考——评《初中语文教学知与行》

    程颖
    后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