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

1004-6097

语文教学通讯/Journal Yuwen Jiaoxue Tongxun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作视角下《我的叔叔于勒》阅读技巧探析

    安芳君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小说创作视角,通过人物"在场"与否对人物形象特征刻画的作用、人物"动机"对情节推进的影响、人物"显性"或"隐含"作用对情节设计合理性的体现三个维度,对《我的叔叔于勒》进行解读,旨在从小说创作原理入手,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思想内涵的理解,探究此类小说文本解读的可行性路径.

    小说人物形象创作技巧《我的叔叔于勒》

    "孔颜乐处":互文性解读《<论语>十二章》之锁钥

    赵萍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课堂中教师为了统整《<论语>十二章》阅读内容,皆以一个外在概念整合全文的教学现状,提出以文本固有的"孔颜乐处"为核心,建立全篇的互文关系,使章与章之间在互参互稽中实现内在交融.立足此处,或开展单篇教学,或进行群文阅读,皆为学生理解文本乃至孔子的思想,开辟了更为宏大的视野.

    孔颜乐处互文性整合教学《<论语>十二章》

    "欲界仙都"只是一句普通的赞美?——《答谢中书书》文本深度解析

    谢明尧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教学中对《答谢中书书》"美"的解读存在简单化、缺乏深度的问题,深入文本,结合陶弘景儒释道兼修的背景,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实是欲界之仙都"两句为切入点,从文字细节处探寻山川"大美",揭示"欲界仙都"不只是一句普通的赞美,而是作者心灵的栖息地.从"欲界"到"仙都"的演化体现作者生命哲学境界的高度.文中景物具有超凡脱俗之美,是"天人合一"道家哲学观的新创造,旨在展现别样的山水美学.

    山水美学欲界仙都文本解读《答谢中书书》

    表问边欢愉之情 赞将士用命之心——王维《使至塞上》之语境解读

    刘思琪孔凡成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王维《使至塞上》解读中较为流行的"忧郁说",通过综合利用语境解读方式、借助文本的相关语境因素对本诗语境进行多角度研究解读,得出《使至塞上》乃是表问边的欢愉之情与对将士用命之心的赞美之情,"忧郁说"并不合理.语境解读旨在引领教师尝试运用语境法解读文本进行教学,解决诗歌误读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到王维写作此诗的真切情感,达成单元学习目标.

    语境解读王维《使至塞上》"忧郁说"古诗解读

    初中语文考试命题语料的改编加工

    冯善亮杨和平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试命题过程中,改编加工语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考试,使语料更接近考试的功能定位.以中考试题为例进行说明,指出命题者对命题语料进行改编加工,需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规范、科学的方式方法,使语料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专业评估的一种工具,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价.

    初中语文命题命题语料改编加工评价功能

    素养目标建构的小说阅读复习模式——以小说阅读复习指导为例

    王克强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考语文复习常停留于机械记背和讲练习题.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可通过精准诊断发现学生在学科知识或能力上存在的真实问题,以确立个性化的复习目标,再基于目标引导学生梳理教材,在整合、探究的过程中补足认知缺漏,形成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并在多次迁移运用中动态评价素养的形成,这样,复习就成为学习意义建构中的有机一环,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中考复习诊断评价梳理与探究整合与建构知识迁移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