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课内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课内外
语文课内外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语文课内外/Journal YUWEN KENEIW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析小学语文一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

    洪梅
    289-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字、写字"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帮助小学生培养识字、写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所以,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进行研究.

    语文识字写字特点教学策略

    如何上好"语用型"诗歌教学课

    梁颖易敏李子川
    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词是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我们历年考试的重难点,因此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十分重要.但目前来看,诗歌教学目标大部分指向课文内容理解和情感体会,缺乏语言文字运用目标,因此诗歌教学的"语用型"模式探索很有必要.下面以"语用"视角来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诗歌教学.

    小组合作诗歌教学课堂

    外来务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以大连某初中为例

    姜师龙张灵丹
    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来务工子女的行为习惯相对较差,但是在学校日常教学实践中,从学校以及教师的角度有些策略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旨在通过学校和老师的维度,探究在实践中能够解决问题的良好策略.

    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

    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危秋燕
    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字是教学过程中的基础,也是学生展开学习的前提.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识字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内容.从最初的拼音到后期的识字,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需要学习的知识包含很多.教育改革是我国今年来的发展目标,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针对小学的教学方法,一直都是学校思考和探讨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以小学低年级为例,针对识字教学的方法作出一些基本分析,希望给后期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借鉴.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效果

    小学中低段班级口语交际教学分析及实践研究

    朱晓敏
    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科技发达,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口语交际需求日益增强,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部编版教材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本文从教学和日常工作出发,分析当下小学中低段学生班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提高小学中低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教学口语交际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张世芬
    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学科在高中阶段是一门重点课程,与小学、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相比,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的比例得到了提升.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就目前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学生古汉语文法、语法技巧的基础上,增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训练,以此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养成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策略

    文字学原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丁虹虹
    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识字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也是制约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利用文字学原理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利于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能够加强学生对汉字形音义的理解,减少错别字.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文字学原理来引导识字.

    文字学原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古诗文有效整合教学

    黄美菲
    297页

    开启思源多元促写——初探低年级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古燕飞
    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久以来,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大都忽略了对低年级的写话指导,严重影响学生在高年级的写作水平的提高.经过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从情感的激发、方法的指导、素材的积累和评价的激励等四方面的写话教学策略优化下手,希望能较好地为学生营造"易于动笔,乐于抒情,优于表达"的写作氛围,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奠下良好基础.

    新课标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对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构建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彭涛
    299,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质测试数据是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反应依据,但是从上报的数据表明,我院学生的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体育课程仍然没有建立与《标准》相适应的科学体系.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缺乏足够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本文旨在研究与试图建立与《标准》相配套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健康标准课程体系学生体质公共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