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药物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药物生物技术
药物生物技术

吴梧桐

双月刊

1005-8915

ywswjs@cpu.edu.cn

025-83220372

210009

南京童家巷24号

药物生物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双月刊)。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食品化学、农业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应用文章。包括生物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基因治疗学以及生物成份的分离纯化和分析、新生物药物的开发和药理、药效及临床研究。本刊读者是从事生物技术科学研究人员,生物科学工作者,生物药物科技人员,药学工作者,医师,高等院校师生和工农业科技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结构计算设计提高费氏弧菌LuxR蛋白转录激活能力的策略

    徐依聪李家璜华子春
    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理性设计策略提高费氏弧菌转录因子LuxR蛋白的转录激活能力。利用蛋白质建模和分子对接方法构建了 LuxR同源二聚体-3-oxo-C6-HSL复合物,进一步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并进行结合自由能分析,寻找影响LuxR活性的潜在突变位点,最终借助虚拟饱和突变筛选有利突变体,并通过构建LuxR突变质粒验证突变体的转录激活能力。研究结果显示,Ser54对LuxR二聚化有重要影响,而虚拟饱和突变提示S54L、S54F、S54W与S54Y 4个突变能够提升LuxR二聚体的稳定性,这可能有助于提升其转录激活能力;实验验证发现当3-oxo-C6-HSL的浓度为10-5 mol/L时,S54W和S54L能够将LuxR的活性提高至WT的1。4倍。成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筛选出高活性LuxR突变体,为LuxR蛋白家族以及其他二聚体蛋白的改造提供新思路。

    LuxR蛋白理性设计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虚拟饱和突变定点突变

    能够诱导神经元hnRNPA1蛋白发生核-质易位方法的比较

    郭春艳靳占奎封青闫莉婷...
    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退行性病变是多发性硬化(MS)疾病进展的重要特征,异质核糖核蛋白A1(hnRNPA1)的功能障碍已被证明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临床研究发现,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促进MS患者病情加重,但具体机制不明。实验通过探讨影响hnRNPA1蛋白发生核质易位的可能因素,为MS的发生机制提供基础数据。首先培养人神经细胞SHSY5Y,然后检测该细胞中是否有hnRNPA1基因的表达;其次用细胞因子IL-17、TNF-α和IFN-γ及甲型流感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人hnRNPA1蛋白的自身抗体H1-84处理神经细胞;最后检测hnRNPA1蛋白的定位是否发生了变化。结果显示,用不同浓度的IFN-γ及抗人hnRNPA1蛋白的自身抗体H1-84均可引起SHSY5Y细胞中的hnRNPA1蛋白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发生错误定位,功能失调的hnRNPA1可能在流感病毒感染促进MS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均一性核糖蛋白细胞因子干扰素自身抗体流感病毒

    IGF2BP1表达水平对肺腺癌顺铂耐药性影响的研究

    张乐乐王学全丁嘉佩王微...
    23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先前的研究揭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IGF2BP1)在肺腺癌(LUAD)中高表达预示不良预后并影响免疫微环境,为了探讨其对LUAD顺铂耐药的影响,利用CTR-DB数据库揭示了 IGF2BP1在肺癌和间皮瘤等肿瘤中与卡铂联合紫杉醇、顺铂联合培美曲塞等药物抵抗相关;TCGA-LUAD转录组数据挖掘显示顺铂耐药组对奥沙利铂也呈现显著耐药。结果显示IGF2BP1表达与顺铂和奥沙利铂敏感性显著负相关,顺铂耐药组和敏感组的差异基因对甘油三酯代谢、氨基酸跨膜运输、加单氧酶活性和脂肪酸反应等生物功能有显著影响。IGF2BP1与46个顺铂耐药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共表达,预后分析揭示他们中有32个基因影响LUAD患者总体生存率,且28个基因是预后不良因素。体外实验表明敲除IGF2BP1的LUAD细胞对顺铂敏感性上升,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综上所述,LUAD IGF2BP1表达水平与患者顺铂敏感性显著相关,IGF2BP1共表达基因显著影响患者预后,通过敲除IGF2BP1能显著提高LUAD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本项研究可能会为LUAD的耐药带来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顺铂预后肺腺癌化疗耐药生物标记物m6A修饰

    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对α-凝血酶生成活性的影响

    宋春雷丁亚凌侯仰帅李德款...
    241-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A型血友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Ⅷ(FⅧ)质或量的异常,以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以停止为特征,常在儿童期起病,反复关节出血可导致患者逐渐出现关节活动障碍而致残。男性人群中,A型血友病的发病率约为1/5 000,而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0 000人口,其中A型血友病占80%~85%。实验旨在探究重组人凝血因子Ⅷ(rhFⅧ)对下游凝血途经的激活能力,并与已上市同类产品进行比较。以缺凝血因子Ⅷ血浆为实验组样本,标准血浆为对照组,利用缓冲液将各个产品稀释至1、5和10 IU/mL,得到3个FⅧ活性工作液,所制备FⅧ工作液再用缺凝血因子Ⅷ血浆(模拟血友病甲样本)稀释10倍,制成0、0。1、0。5、1 IU/mL4种不同活性FⅧ血浆样本,利用凝血酶生成分析仪分别检测rhFⅧ、Advate和血源FⅧ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α-凝血酶生成速度及生成潜力的影响。与Advate、血源FⅧ相比,rhFⅧ具有相同的促α-凝血酶生成效果;且α-凝血酶生成的峰高随FⅧ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达峰时间随FⅧ浓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α-凝血酶生成曲线下积分面积随FⅧ浓度增加而增加。rhFⅧ与市售重组及血源性FⅧ产品相比,在体外具有相同的促α-凝血酶生成活性,具备良好的成药性,未来有望在国内获批上市。

    A型血友病重组人凝血因子Ⅷα-凝血酶生成速度凝血酶活性凝血功能

    A型肉毒神经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

    刘英张慧云高有为李晨昊...
    245-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A型肉毒神经毒素杂交瘤细胞中提取单抗基因并在哺乳动物系统中表达纯化,制备A型肉毒神经毒素单克隆抗体。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CLEIA),建立A型肉毒神经毒素快速检测方法。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检测杂交瘤细胞序列,以含有单抗基因的质粒为模板进行亚克隆,分别构建轻重链的表达质粒并转到JM108克隆菌株中,后通过质粒大抽试剂盒提取转染级质粒,再将质粒转染到哺乳动物细胞CHO中进行表达,最后亲和层析Protein G柱纯化抗体。利用双抗体夹心原理,优化出CLEIA法最佳检测方案。建立A型肉毒神经毒素CLEIA检测方法,并对该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专属性、耐用性逐一进行验证。制备了 A型肉毒神经毒素单克隆抗体且建立了 A型肉毒神经毒素快速检出方法,检测限为0。156 ng/mL;A型肉毒神经毒素与其他型别无交叉反应且其在不同溶剂介质中检测限不受影响,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和耐用性。应用该方法证明了 100 U衡力®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成品在0。02 mol/L,pH=7。8磷酸缓冲液中复溶检测效果最佳。本研究制备的A型肉毒神经毒素单克隆抗体和建立的A型肉毒神经毒素CLEI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A型肉毒神经毒素的临床检测及质控分析提供另一种思路和方法。

    A型肉毒神经毒素A型肉毒神经毒素单克隆抗体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双抗体夹心法

    外周血miR-21及miR-29a在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张娜王继宏侯鹏飞
    250-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外周血微小RNA(miR)-21及miR-29a在冠心病(CHD)并发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为寻找有效生物学标志物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入院的98例CHD并发CHF患者(CHF组)和94例CHD排除CHF患者(CHD组)为样本,两组均于入组次日采集基线资料,采用超声评估心功能,并检测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miR-21和miR-29a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CHD患者并发CHF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积差系数分析miR-21和miR-29a与CHD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CHF组年龄、病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以及血清NT-proBNP、miR-21和miR-29a水平显著高于CHD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CHD组(P<0。05);年龄、CHD病程、miR-21和miR-29a为CHD患者心力衰竭独立影响因素(P<0。05);CHD 并发 CHF患者血清 miR-21 和 miR-29a 水平与 LVEDD、LVESD、LVPWT、LVMI、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LVEF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血清miR-21和miR-29a用于预测CHD并发CHF均具有良好参考价值(P<0。05),且两者联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预测敏感度(P<0。05)。CHD并发CHF患者血清miR-21和miR-29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两者均为心力衰竭独立影响因素,且与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指标密切相关。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外周微小RNA-21外周血微小RNA-29a相关性预测

    顾氏中药消毒柱空气消毒的效果研究

    薛逸余海飞朱文静吴洁...
    256-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顾氏中药消毒柱的抗菌、抗病毒的效果。在空气消毒柜里,采用中药消毒柱直接熏香的方法,观察顾氏中药消毒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流感病毒FM1毒株的抑杀作用。取学生宿舍区域,进行直接熏香,分别于0、0。5、1、2和4 h取样,培养48 h计数活菌数,比较中药消毒柱作用前后空气中自然菌数量。结果显示:顾氏中药消毒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2%过氧乙酸相当(P>0。05);中药消毒柱对空气中自然菌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0。5 h就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消毒柱作用前后流感病毒血凝滴度显著下降,在熏香后1 h,99%的病毒失去感染力,并有伴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清除率增加的趋势。顾氏中药消毒柱对细菌、空气中自然菌和病毒均有清除作用,并且相对于过氧乙酸更易为患者接受,可在有人的情况下进行空气消毒。

    顾氏中药消毒柱中药熏香抗菌抗病毒流感病毒空气消毒

    丁苯酞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晶晶杨超田珊珊
    260-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丁苯酞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常规治疗结合长春西汀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37),常规治疗结合长春西汀、丁苯酞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35),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神经炎症反应、认知功能、生活能力、血管内皮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治疗后两组左上肢肌力、左下肢肌力、右上肢肌力、右下肢肌力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精神状态(MMSE)评分、Barthel指数(BI)、认知功能(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MESS评分、BI指数、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显著升高,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栓素B2(TXB2)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PAI、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HSV)、血浆黏度(PSV)、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收缩期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水平降低,平均血流速度(Vm)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Vm水平高于对照组,RI、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较佳,可显著改善神经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脑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

    丁苯酞注射液长春西汀注射液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神经炎症反应认知功能脑血流动力学

    头孢曲松钠结合青霉素对妊娠晚期GBS感染患者凝血功能、母婴结局、血沉及C反应蛋白、PCT水平的影响

    宋风丽马丽丽贺笑茜
    26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头孢曲松钠结合青霉素对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患者凝血功能、母婴结局、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妊娠晚期GBS感染患者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予以青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NR)、纤维蛋白原(FIB)]、ESR、CRP、PCT水平。研究组治疗后APTT、PT、INR水平分别为(28。62±4。05)s、(12。37±1。64)s、1。09±0。10,均高于对照组;FIB、ESR、CRP、PCT分别为(2。27±0。68)g/L、(18。92±2。15)mm/h、(12。73±2。26)mg/L、(0。64±0。12)ng/mL,均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研究组孕妇不良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均为5。66%,均低于对照组的20。75%、18。87%(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头孢曲松钠结合青霉素治疗妊娠晚期GBS感染患者可改善凝血功能与ESR、CRP、PCT水平,降低孕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头孢曲松钠青霉素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凝血功能母婴结局

    替格瑞洛体外抗炎活性及机制研究

    关童张文佳杨晓霞
    27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替格瑞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和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构建NLRP3炎症小体抗炎活性的影响。LPS诱导HUVECs体外炎症模型,ELISA试剂法检测替格瑞洛对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的表达情况;LPS+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诱导BMDMs NLRP3炎症小体,ELISA试剂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小体激活情况;诱导BMDMs NLRP3炎症小体前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替格瑞洛干预,ELISA试剂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TNF-α、Caspase-1表达情况;LPS诱导小鼠脓毒血症模型,替格瑞洛干预治疗,ELISA试剂法检测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1。LPS诱导HUVECs炎症模型呈浓度依赖性,随浓度的增加,细胞活性逐渐降低;中间质量浓度100、200 ng/mL诱导效率最高,随诱导时间增加,细胞活性稍增加或基本不变。2。不同浓度的替格瑞洛作用于LPS诱导的HUVECs炎症细胞模型中,均能下调TNF-α、IL-6、IFN-1β炎症因子,上调IL-10炎症因子水平,且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均呈现剂量浓度依赖趋势。3。炎症小体激活前、后进行药物干预,均能抑制炎症因子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并且其抑制程度呈剂量依赖性;而激活前药物干预,TNF-α的表达量下降;激活后药物干预,TNF-α的表达量则基本不变。4。LPS诱导小鼠脓毒血症,替格瑞洛治疗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显著降低。替格瑞洛在体外HUVECs细胞试验中,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通过构建小鼠BMDMs炎症小体,研究替格瑞洛在免疫细胞上对炎症的调控作用,发现其可以作用于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启动阶段,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阻止炎症反应的继续。

    替格瑞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炎症因子NLRP3NF-κB小鼠脓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