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章也

月刊

1672-8610

ywxk@imnu.edu.cn

0471-4393040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Journal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earn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英语词汇的文化性

    吴莉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汇与文化关系密切,词汇是文化的工具和手段,而文化影响词汇方面表现在词汇数量变化和一词多义上。文化和语言血脉相连,因此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性。文章从历史、民族和社会角度论述词汇的文化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大力整合词汇教学和文化导入。英语词汇教学实为一门综合性教学,教师不仅要教授词法,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英美文化知识的沉淀,以期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词汇,从而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

    词汇文化文化导入教学

    从互文性看西方媒体香港“占中”事件报道

    魏小巧胡婷婷
    30-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文学理论,互文性的概念首先由保加利亚裔法国学者Kristeva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后经国内外多位学者研究运用于语言学。作者通过对比分析西方主流媒体(CNN、BBC、Newsweek、CBS、US Today等)对香港“占中”事件的报道文本,从互文性的具体表现手法,即转述语、仿拟、预设三方面入手,解析各大媒体机构对该事件的态度,揭示各方意识形态,探索新闻语篇的主要互文规律。

    互文性香港“占中”事件新闻语篇

    英汉否定结构对比浅议

    王赛君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否定是对句子含义作部分或全部的反驳,而英语和汉语由于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否定结构上也存在一些差异。通过从否定词缀、否定词和否定句三方面对英汉否定结构进行对比,列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英语汉语否定词缀否定词否定句

    比较过去分词作前置名词修饰语和后置名词修饰语的语法范畴

    胡惠玲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过去分词是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可以用来修饰名词,可以放在所修饰名词的前面或者后面,许多英语学习者认为过去分词用来修饰名词,其功能就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但事实并非如此。文章从次范畴的角度来分析并比较过去分词作前置和后置名词修饰语的语法范畴。

    过去分词前置名词修饰语后置名词修饰语语法范畴

    《近代女性杂志》中表“程度小”的副词的使用状况

    陈杰
    3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6年公开的《近代女性杂志语料库》,从中搜集到9个表“程度小”的副词共计1172例,对各个副词分别从使用数、书写、文体等使用特点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就使用分布而言,「少し」、「ちよつと」、「少々」是当时女性杂志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程度副词。从书写方式的变迁来看,以「ちよつと 」为例,在明治·大正时期写作「一寸」的占多数。而在现代日语中,基本都用平假名「ちよつと」书写。

    近代语日语程度副词语料库历时语言学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差异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刘一敏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虽属同一语言的两种变体,但在语音、词汇拼写与语法规则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大部分中小学乃至很多高校都没有对这些差异进行系统地区分,而是进行混杂式教学。英美式英语混杂往往会影响和干扰学生的听力、口语、词汇以及写作的学习,同时也不利于其准确地理解英美文化。本文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对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做一对比研究,找出其细微的差异,并从中发现语言学习的规律,这对于加深学生对英式和美式英语具有重要的意义。

    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差异对比研究

    再论《亨利四世》中哈尔王子性格的复杂性

    李霖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尔王子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历史剧《亨利四世》的主人公。表面上看这部剧的主题似乎是关于“浪子回头”,讲述哈尔王子如何从一个不羁浪子变成一个理想君主。然而哈尔王子混迹于土匪中并不是由于年少无知,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到哈尔王子性格的复杂性。

    莎士比亚哈尔王子复杂性

    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解读康拉德《诺斯托罗莫》中的人物异化关系

    罗旋吴雨缙
    42-4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诺斯托罗莫》被评论家们誉为康拉德最杰出的小说。这部小说以其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叙事结构独特以及揭示人性深刻著称,同时也因此而显得错综复杂,深奥难懂,引发后人评论无数,美衷一是。《诺斯托罗莫》之所以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探讨。在这部小说中,康拉德以存在主义的视角揭示出了人在荒诞世界中的存在状态,人所经历的异化,以及个人与他人的存在关系。这些存在主义因素在小说中得到了全面而深刻的体现。然而,由于缺乏坚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先前对于这部小说的研究未能全面地反映出这些存在主义思想。本文紧扣《诺斯托罗莫》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尝试应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来解读这部小说。

    存在主义思想荒诞异化诺斯托罗莫

    浅析《野草在歌唱》中自然伦理的违背

    袁彩荣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丽丝·莱辛的小说《野草在歌唱》堪称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杰作的生态文学作品,作者在小说中无情揭露和抨击了殖民霸权主义践踏自然的暴虐行为。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探讨了小说中自然伦理的违背从而看出莱辛想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期望。

    《野草在歌唱》自然伦理和谐共存

    印第安裔剧作家格兰丝戏剧作品中印第安人精神生存状态初探

    徐国婷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当代印第安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格兰丝的戏剧作品值得被研究。本文通过对印第安女作家格兰丝在她的戏剧集《战争的哭喊》中所表现的印第安人的精神挣扎状态做深入研究,梳理出此剧作家在这本戏剧集中所刻画的当代印第安人的几种生存类型。通过揭示印第安部落中的精神困境,格兰丝的作品迫使大众去面对当代混血印第安人这一窘境。

    戴安娜·格兰丝战争的哭喊格兰丝戏剧集精神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