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学刊
语文学刊

章也

半月刊

1672-8610

ywxk@imnu.edu.cn;1339808298@qq.com

0471-4393040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 内蒙古师范大学《语文学刊》编辑部

语文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CHSSCD
查看更多>>为高师函授中文专业教学与科研服务,为广大自觉青年,大中专院校师生及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学 习与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文心雕龙》中"博徒"一词的理解问题

    朱文民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徒"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词是"徒","博"字为修饰语.表示"局戏"的"簙"字,在古代典籍中大多写成"博"字,但只是音借,而非义借.如果"博"字是义借,就与表示"局戏"的"簙"为通假关系.如果把"博徒"的"博"字理解成"局戏"之意,就是借用了"簙"字的本义,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我们的"龙学"家把《文心雕龙》中的"博徒"理解成"局戏"之徒,由此将"博徒"引申理解为"赌徒""贱者""卑贱""低下"等贬词,这是受了汉儒的影响,而忽略了"博"字的本义."龙学"家既看到了刘勰在《辨骚》篇对楚骚的高度评价,又习惯于前人对"博徒"一词的误解,陷入了一个矛盾圈而不能自拔,笔者觉得只有通过训诂学才能跳得出这个矛盾圈.

    《文心雕龙》《辨骚》博徒训诂褒义

    杨慎批点《文心雕龙》考

    谢欣仪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慎是明中期重要文人,在明代文坛有很大的影响力.作为《文心雕龙》明代的首个批点本,杨慎批点本反映出杨慎本人乃至明代文学风向之转变,并开启了明代《文心雕龙》评点的潮流,这对明朝中后期的诸多文学流派借鉴、继踵六朝之风均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前人对批点本成书时间并无深入研究,忽略了杨慎其他著作中对批点本的征引及杨慎生平经历中存在的确定撰作时间的线索.考证可知,杨慎批点《文心雕龙》在嘉靖四年,这展现了杨慎与张含文学交往的一个侧面,印证了杨慎文学研究重心自先秦两汉至六朝的转变,以及其强调"情"的价值、将风雅传统与六朝绮靡风格进行弥合的尝试.

    《文心雕龙》杨慎《丹铅录》张含

    中国文章学巨著的阐释与应用

    彭笑远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心雕龙>精义今释》内容丰赡、精义迭出,呈现出"开宗明义、提出己见""以'文'为线,勾连各章""道以文明,泽被后世"等特点.全书论断明晰、指导现实,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本书也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龙学团队为龙学界奉上的又一部新的力作.

    中国文章学巨著文心雕龙精义今释阐释与应用

    超越教育场域进入学术场域——近现代应用写作生成场域和传播路径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科建设的影响

    张江艳
    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现代过渡时期,由于学科生成场域的特殊性,学界缺乏对关键词"应用文"的学理性分析和对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导致学科建设先天不足,没有完成应有的学科建树.进入现代,张鸿来、张须、陈子展、胡怀琛等同时代的一大批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改变这种状况,编写出版教材,发展和丰富了刘半农的应用"文字"说,使现代应用文概念在教育场域初步成型、学科体系初步生成.他们的研究与南京国民政府多次组织修订国语课程标准相辅相成,使得应用文在教育场域的传播路径发生变化,位阶有所提高,共同促进了教育场域对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然而,开展当代学科建设,还需要反思刘半农的应用"文字"说的局限,防止学科建设的衰变;更需要超越教育场域,进入学术场域,并通过应用文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史研究等方面的突破性成果,提升学科发展水平,反哺教育场域和应用场域.

    教育场域学术场域传播路径应用文概念学科

    公文传播与社会治理:历史回溯、现实命题及实践路径

    袁智忠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发生学的视角看,公文传播和社会治理相互依存.公文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公文传播是实施社会治理的过程.没有公文和公文传播,社会无法有效治理.进入媒介社会,公文传播必将承担更多、更复杂的社会治理议题,公文传播将成为推动社会治理规范、科学、文明化发展的必需工具和必要手段.

    公文传播社会治理实践路径现实使命

    应用文写作如何贯彻"两个结合"思想

    曾文芳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民族文明如何传承发展的重大理论,是党的第二个百年开展各领域工作的指导思想.应用文写作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创作中通过"两个结合",既能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涵养四个意识,用逻辑思维锤炼材料功夫、用主体思维升华人本观念、用历史思维推进理论创新,又能善于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历史营养,溯源寻根传承中华基因和人文精神,通过借鉴古代优秀文本感悟创作意图,从而提升写作技巧,逐步实现应用文高端写作.

    应用文写作"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传统应用写作资源

    《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义阙疑难字例释

    柳玉宏丁玉彬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杨宝忠先生"形音义用序五者互相求"的疑难字考释方法为指导,对《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中收录的"(虎)""肉舌""必文""(梁)"等四个义阙疑难字进行考释,认为"(虎)"为"虖"的讹字,"肉舌"为"胡"的讹字,"必文"为"弼"的讹字,"(梁)"为"梁"的增旁分化字.对这些义阙疑难字进行考释,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将这些义阙疑难字与其正字进行沟通并对其进行合理归部;二是可以纠正前贤在沟通这些义阙疑难字时的疏误;三是可以为汉字整理与规范贡献自己的力量.

    《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义阙疑难字以音考字

    "早就"的功能特征及成词过程考察

    沈江涛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就"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时间副词,因搭配的动词短语情状类型的差异,在不同语境中表现出不定时时间副词、定时时间副词和谓语评注性副词三种不同的功能.其中,在"早就+VP[达成]"语境中,"早就"的功能是凸显事件成真的可能性,是表动力意愿的谓语评注性副词."早就"和"早已"的功能和用法虽然相近但也有差别:"早就"比"早已"的主观性更强,更倾向于使用在非现实语境和言者主语语境;"早就"重在动力情态意义而"早已"重在强化动作的程度义.从"早就"的共时特征反观"早就"的历时发展:当时间副词并列结构"早+就"与达成情状动词短语组合时,"早+就"结构整体脱离时体意义,在语境中重新分析为表动力情态意义的谓语评注副词.

    "早就"时间副词动力情态词汇化

    中华本《事类赋注》校订

    王勇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吴淑撰并自注《事类赋注》三十卷,凡一百篇,以一题为一赋,注释广征相关典籍故实,引文简要精审,为后世文学家、文献学家所推重.因成书于一千年前的北宋,其文献价值较高.中华书局 2021 年出版点校本《事类赋注》甚便阅读,然该书主要做版本校勘,而对于书中征引的大量文献只是偶尔核校.因此,该版仍存在征引文献出处、引文、标点等方面的讹误.兹对所引文献进行校订,选出 16 条加以考证,以备修订及研究者参考,并请方家指正.

    中华书局吴淑《事类赋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新时代民族地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建设路径

    麻彩霞陆有富牛海龙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开展语言文字咨政研究,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推广基地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各推广基地要紧紧围绕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完善科学联动的工作机制,着眼重点领域和人群,提升语言服务社会的能力,建立标志性成果展示平台,加强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并积极打造少数民族大众广泛参与的语言文化平台与品牌,以开创民族地区推广基地建设的新局面,助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