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文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文学刊
语文学刊

章也

半月刊

1672-8610

ywxk@imnu.edu.cn;1339808298@qq.com

0471-4393040

010022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81号 内蒙古师范大学《语文学刊》编辑部

语文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CHSSCD
查看更多>>为高师函授中文专业教学与科研服务,为广大自觉青年,大中专院校师生及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学 习与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藏俞樾佚札考论

    郭香溢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东方文献中心藏《明清名家书札诗稿》中有俞樾致其弟子徐琪信札一则,以往相关书信集均未刊布过,可与俞樾其他书札及诗文呼应对读.经考证,此札作于 1891年 12 月 21 日,内容主要涉及俞樾与弟子徐琪之间的诗词唱和、著作刊刻及日常家事,反映了俞樾深厚的学术涵养、矛盾的著述思想、晚年的生活情趣及平和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晚清特殊文化背景下一代儒林宗硕与弟子的浓厚情谊.此札为研究俞樾的文学观、俞樾著作的刊刻情况及晚清士人生活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新史料.

    俞樾佚札海外汉籍

    穆旦:现实的苦难与历史的沉压相交融

    厉向君马宇范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穆旦有着独特而复杂的生活经历与际遇,在时代的动荡与转型中铸就了其诗歌独特的品格:立足于现实,通过丰富内敛的智性之诗对民族生存现状、残酷的战争、个体痛苦的生活进行了书写,抒发自己对个体、人民、民族的悲悯情怀,特别是对残酷战争记忆的独特书写、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讴歌,显示了穆旦不同于他人的痛苦体验与期盼.穆旦在体验人生苦难、表现生存痛苦,思索生命意义的诗歌创作中,真正地抵达了 20 世纪的前沿.他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对于后来新诗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苦难痛苦历史民族悲悯情怀

    稼轩词惯用的《史记》典故与心境表达——以司马相如、李广、张良为例

    孟祥璐乌玲花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稼轩词具有鲜明的学问化倾向,出现了大量运用《史记》典故的情况.然稼轩善于"掉书袋",词作所呈现的一些典故可能更多源于展现才学的考量而并非别有深意.因此,研究稼轩词的用典意图要尽量规避上述随机性的成分而更关注于反复出现的人物典故.在稼轩词中,司马相如、李广以及张良的相关典故出现次数最多,且断崖式领先于其他《史记》典故.总体来看,这些被频繁引用的人物典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稼轩特定时期的心境与思绪,相如倦游之典反映其宦海沉浮的政治失意;李广难封等典故契合稼轩本人的身世际遇;而张良从赤松子游则吻合稼轩退居时期暂避锋芒的时局考量.

    辛弃疾稼轩词《史记》典故心境表达

    评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研究

    张晓丽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认同需在文化经典的阅读与思考中完成.经典阅读推广是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组织学生经典阅读之际融入评点,在阅读与评点间碰撞出学生在经典细读后的生命感悟与理性思考.实践效果显示,经典阅读+评点的育人路径,虽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却不失为一条深化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

    评点经典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陶渊明田园情怀的成因评析

    涂平辉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岁月的洗礼,历史的沉淀,陶渊明因田园诗愈加璀璨,愈受读者的喜爱和学者的重视.其笔下的田园,是失意文人的精神家园,更是仕途偃蹇者的归宿.其田园情怀为人们经久称道,其田园情怀的成因评析,历来探究者各有说法,难成定论.本文着眼魏晋南北朝的史实,考察其家世,体会其处境,缕析其思想性格,参考历代名流的独到解说,综而述之为个人的天赋、家族的感染、时局的凶险、志虑的忠纯、理性的化归、中肯的评说这六个方面.

    陶渊明田园情怀成因评析

    2000-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汉字教学研究热点计量学分析

    张婧
    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中国知网 2000-2023 年刊发在CSSCI(含扩展版)和中文核心期刊的 93 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而揭示了国内近 20 多年来国际中文教育汉字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当下国际中文教育汉字教学研究正处于持续纵深的发展过程中,而且成果数量稳定.国际中文汉字教学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已经形成,对于学科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研究方法来看,以思辨类非实证类研究为主,而实证性研究数量较少.近二十多年来,国际中文汉字教学研究的研究热点分为汉字教学、汉字研究、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材研究和学习者研究六大主题.总体来说,国际中文教育汉字教学研究领域始终秉承着以"汉字研究为纲,偏误分析为主"的研究方向,积极探索汉字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的研究路线,力争早日解决汉字"难教"和"难学"的根本问题.

    国际中文教育汉字教学热点主题前沿演进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地缘文化视角下非遗嵌入高校设计教学的路径研究

    闫静莉郭秀娟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缘文化背景、实践性和创新性为设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嵌入性理论,深挖非遗本土化特色,有机融入设计教学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非遗的跨学科特性和实践创新价值为设计教育提供新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支持.本文在推动高校课堂精细型教学与田野粗放型教学的互补,建立知行合一的设计教学路径,为地方高校设计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地缘文化在地非遗高校设计教学高位引领有机互嵌